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广宇 《石油化工》2003,32(2):149-152
通过优化工艺条件,严控进料质量、改造循环氢压缩机油系统、调整二甲苯塔操作等措施,使催化剂在运行末期,也能发挥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并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提高了催化剂处理C10芳烃的能力,降低重芳烃产率,提高经济效益。为催化剂运行末期操作和正常操作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根据加氢裂化技术对原料油的适应性强以及产品方案灵活的特点,通过采用中间馏分油选择性高的催化剂,改变循环油切割点以及用加氢裂化末转化油替代直馏柴油作为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原料等途径能达到增产柴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焦化汽油加氢装置反应系统压降升速过快、循环氢压缩机发生喘振、装置运行周期短等问题,对换热器和反应器系统压降进行分析,认为高压换热器壳程和反应器结垢是造成装置系统压降上升快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垢物组成进行分析,发现焦化汽油原料中二烯烃缩合及胶质缩合生焦是垢物生成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加强原料管理、扩大反...  相似文献   

4.
某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压力降急剧升高,影响了循环氢压缩机的平稳运行和正常生产,装置被迫平均每3个月进行一次"撇头"操作。分析发现,该反应器压力降高的直接原因是原料携带的腐蚀性产物和预加氢系统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产生的结焦物在开停工或操作异常波动时被带到反应器床层顶部,并形成滤饼和硬盖。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对预加氢进料加热炉炉管进行通球清焦;②对预加氢进料换热器进行化学清洗;③增设预加氢循环氢流量低低切断进料联锁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压力降维持在400 kPa以内,装置无需撇头已连续平稳运行了8个月以上。提出了长周期运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Hysys(V73),以英国Davy公司开发的联甲醇合成工艺为对象,针对甲醇合成过程中循环气流量高于设计值问题,建立稳态工艺过程模拟,并通过模拟计算分别考察了合成气进入两反应器比例、闪蒸罐分离温度、反应器出口温度和驰放气流量对循环气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料比例在01~1 mol、粗甲醇闪蒸罐分离温度在40~80℃、反应器出口温度在240~280℃、驰放气质量流量介于4~20 t/h之间变化时,循环气的质量流量会在409~1300 t/h之间变化。当有更多原料进入低压甲醇合成反应器,分离温度处于较低值,反应温度处于较低温度区间;驰放气量较大时,甲醇合成系统中循环气的流量会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提高驰放气质量流量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循环气的流量,减少循环气压缩机负荷,提高甲醇合成系统的操作弹性。  相似文献   

6.
弹丸焦生产方案的经济效益和实施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多数延迟焦化装置加工重质或劣质渣油时,为避免弹丸焦的生成,采取降低炉出口温度和提高循环比等措施,虽能确保安全生产,但降低了装置的经济效益.介绍了延迟焦化装置加工沥青质含量较高的原料时,弹丸焦的形成过程和条件,分析了产出弹丸焦的结果和装置的效益,指出弹丸焦已成为国内目前许多延迟焦化装置安全运行和炼油厂提高效益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在检修期间发现的分馏塔顶部塔盘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造成分馏塔顶部塔盘腐蚀的主要原因为焦化原料和回炼重污油的盐含量高、分馏塔水洗操作不当。结合装置的原料性质、操作参数及设备条件,采取加强原料盐含量监控、改善分馏塔上部热量分布、增设分馏塔顶部水洗专用线、优化分馏塔侧向回流等一系列改进措施,改善了分馏塔的结盐现象,为保证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在开发渣油固定床加氢技术(RHT)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渣油加氢-FCC双向组合技术——RICP。该技术的特点是将加氢后的渣油作为FCC的原料,并将FCC的回炼油循环到渣油加氢反应器的入1:3,而不是自身循环。该技术可使渣油加氢装置进料粘度下降,掺入10%的FCC循环油,渣油加氢催化剂的脱硫率可提高5.1个百分点,脱残炭率提高10.9个百分点。当渣油掺入20%循环油时,FCC装置的汽、柴油收率可提高3.2个百分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渣油加氢技术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百万吨级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加氢稳定单元进料为加氢原料,在处理量300 mL加氢实验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温度对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性质的影响,并采用0.5 L搅拌式高压釜研究了煤在不同加氢深度循环溶剂中的液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溶剂加氢反应温度的升高,循环溶剂的硫、氮含量逐渐降低,氢/碳原子比增加;加氢反应温度由340℃升至380℃时,循环溶剂的芳碳率(fa)不断减小,供氢指数(PDQI)逐渐增大,供氢能力增强。采用380℃加氢反应的循环溶剂进行煤液化时,煤的转化率和油收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8.64%和57.63%。当溶剂加氢反应温度达到390℃时,循环溶剂的供氢指数出现降低,芳碳率增加,供氢能力减弱,煤在此溶剂中加氢液化的转化率和油收率均有所降低,分别为88.22%和55.17%。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已工业化应用的加氢精制催化剂A,在中型试验装置上考察了原料油种类、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体积空速等对深度脱硫反应过程的影响,加氢脱硫反应存在平衡硫浓度,在氢分压6.0 MPa、体积空速1.0,2.0 h-1、氢油体积比400的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常三线+催化裂化混合柴油的加氢脱硫情况,发现在体积空速为1.0,2.0 h-1时,生成油硫含量-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分别在370℃和375℃下出现拐点,拐点之前生成油硫含量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降低,进一步提高反应温度,产品硫含量有所提高。在生产超低硫柴油工艺条件选择上,过高的温度不利于超深度脱硫反应的进行,而较高的反应压力和较低的体积空速以及适宜的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进行。研究表明,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当反应压力低于4.0 MPa时,深度脱硫反应效果明显下降,生成油硫含量是反应压力为6.0,8.0 MPa时的3倍以上。此外,循环氢中的硫化氢以及原料中的氮化物对脱硫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是深度脱硫反应的毒物。  相似文献   

11.
辽河超稠原油延迟焦化不产生弹丸焦工艺条件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石化分公司1.0Mt/a延迟焦化装置加工辽河超稠原油。由于辽河超稠原油密度大、盐含量高,焦炭塔焦炭中经常出现大量的弹丸焦,导致焦炭塔放水不畅,严重时堵塞放水管道。为此,通过工业试验考察了加热炉出口温度、进料金属含量、循环比、焦炭塔操作压力对弹丸焦形成的影响,得到了基于辽河超稠原油的适合该装置特点的不产生弹丸焦与黏焦的合适工艺条件,并绘制出了寻找合适加热炉出口温度、循环比及焦炭塔塔顶压力的工作曲线。工业试验数据表明,弹丸焦的形成不仅与工艺条件和进料的沥青质含量有关,进料的金属含量过高同样会加速弹丸焦的生成。与一般实验室结果不同的是,工业试验数据表明,降低循环比反而有利于减少弹丸焦的生成,这一发现应引起同行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6 Mt/a延迟焦化装置开工后一段时间,炼制劣质油后顶循系统结盐严重,造成顶循泵密封失效,导致密封更换过频。对结盐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减少了系统结盐,降低了密封更换频率。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3号催化裂化装置上考察了喷气燃料馏分进入提升管反应器的LTAG喷嘴回炼对产品分布、产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裂化装置重油进料量、进料组成及主要操作条件维持稳定的前提下,喷气燃料馏分回炼后,干气、液化气、汽油产率上升,柴油、油浆、焦炭产率下降;所得液化气产品的(C3+C4)烷烃含量上升,(C3+C4)烯烃含量下降;在保持重油进料量为210 t/h左右的情况下,与没有回炼的空白工况相比,喷气燃料回炼量分别为11.2 t/h和21.1 t/h的两种工况下,所得产品汽油的芳烃体积分数分别下降0.2百分点和0.5百分点,苯体积分数分别上升0.05百分点和0.07百分点,研究法辛烷值(RON)分别下降0.2和0.6。  相似文献   

14.
加氢裂化装置高压换热流程火用损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某加氢裂化装置为研究对象,在运用流程模拟软件PRO/II对加氢高压换热流程进行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火用分析,借助能级-热量(ε-Q)图,找出换热过程瓶颈。分析结果表明,原有的换热流程循环氢与原料油的热量分配比例不合理,循环氢载热量达31.49 MW,占反应物总需热的61.3%,导致循环氢加热炉的出口温度高达442 ℃,与仅306℃的原料油混合造成混合火用损达1.304 MW。优化方案中通过调整高压换热网络物流换热次序,循环氢与原料油换热量分配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53.2%和46.8%调整至40.0%和60.0%,优化后的流程提高能量回收率,减少了加热炉负荷,传热火用损减少了0.061 MW,混合火用损则减少了1.229 MW。  相似文献   

15.
在已有固定床工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分子管理的液相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工艺以实现石脑油中的正构烷烃与非正构烷烃的分离。考察了模拟移动床工艺的操作温度、切换时间、进料流速、脱附剂流速以及脱附油抽出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也考察了后续脱附剂精馏回收过程。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操作条件为操作温度170℃、切换时间900s、进料流速5 mL/min、脱附剂流速20 mL/min、脱附油抽出流速10 mL/min。经过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工艺,脱溶剂脱附油中正构烷烃质量分数达到98%,脱溶剂吸余油中非正构烷烃质量分数也达到92%。与原料石脑油相比,脱溶剂脱附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时,乙烯收率可以提高约17百分点;脱溶剂吸余油的芳烃潜含量提高了约10百分点,其研究法辛烷值提高了约20个单位。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污水汽提机理的基础上,运用流程模拟软件PRO/II、选择酸水工艺包对污水汽提双塔工艺流程进行模拟。重点探讨H2S汽提塔冷污水进料比例、热进料温度、热进料位置和NH3汽提塔进料温度、进料位置、循环冷凝污水比例等对污水汽提装置能耗的影响,提出以下装置优化工艺参数:H2S汽提塔冷污水进料比例0.02,热进料温度408 K;NH3汽提塔进料温度435 K,进料位置为第2块塔板,取消循环冷凝污水。基于流程模拟分析提出污水汽提双塔工艺流程用能改进措施:取消H2S汽提塔热进料污水与含NH3污水换热,增加NH3汽提塔塔顶气、装置蒸汽冷凝水与H2S汽提塔热进料污水换热。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以上措施进行用能改造后,装置能耗降低了22.3%。  相似文献   

17.
催化重整装置粗汽油开工技术工业应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不需要外来氢气和精制油的重整装置开工技术。采用该技术制取的氢气进行氧化态双(多)金属重整催化剂的还原和开工,其效果与电解氢相当,比重整氢优越。与传统方法比较,该技术具有投资少、安全性好、操作简便、操作费用低等特点。根据大量的工业数据提出产氢量与操作条件和原料性质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工业应用和基础设计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加氢裂化装置高压换热流程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燕山石化中压加氢裂化装置在运行中,其进料/反应产物换热器因结垢而导致进料加热炉的热负荷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结合本装置的具体工艺流程,对进料/反应产物高压换热流程进行了优化调整,使循环氢加热炉的入口温度降低,原料油的换热后温度升高,解决了这一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9.
炼油厂酸性水原料罐恶臭气体综合治理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供了一种对酸性水原料罐排放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法。该法不同于以往的吸附法、吸收法或冷凝法,而是根据酸性水汽提装置的工艺特点,通过改变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酸性水原料罐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实现污染治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将酸性水脱气罐操作压力降低到0.05~0.10MPa;②用汽提塔塔底净化水的低温余热将进酸性水脱气罐的酸性水加热至55~60℃,使酸性水脱气罐在较高的操作温度下操作;③将单塔汽提中的一、二、三级分凝液或双塔汽提中的氨汽提塔塔顶回流罐的液相返回物流送入一个循环液缓冲罐中,然后用泵升压并送至酸性水原料泵出口的酸性水管线上;④将酸性水原料罐中油层厚度适当增加至600~900mm,形成油封,以有效地阻止H2S等恶臭气体组分从酸性水原料罐中逃逸等。上述措施实施后,酸性水原料罐在正常操作状态下无恶臭气体排出。该法具有不需要外部的吸附剂、吸收剂或冷冻剂,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没有二次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催化裂化回炼油加氢精制反应特点,运用集总方法对催化裂化回炼油及其加氢精制油中烃类组成进行十一集总划分,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各集总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催化裂化回炼油加氢精制反应十一集总宏观动力学模型。所建模型可体现不同烃类间加氢反应性能的差异;加氢反应网络可反映催化裂化回炼油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在计算过程中设定各集总质量分数反应级数为一级,求出其他动力学参数数值。验证实验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催化裂化回炼油在一定加氢条件下的烃类组成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