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上海市郊区空间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的协调关系从空间规划入手,构建"建设用地交通发生量法",测算由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需求,分析轨交需求和规划轨交线路承载能力的协调关系,又从轨交规划入手,构建"轨交支撑范围法",通过分析轨交线路对沿线规划建设用地的支撑能力,评价规划建设用地和轨交线路在空间布局上的协调关系表明:通过对空间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需求进行测算,发现郊区轨交规划基本能够满足郊区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需求,但部分线路仍存在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发生量与轨交承载能力不匹配的现象;而通过分析轨交规划对规划建设用地的支撑能力,发现轨交规划与空间规划之间的空间布局协调性良好,郊区规划建设用地中50%以上处于轨交沿线3km的范围内,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轨交线路与规划建设用地布局不相匹配的问题。此外,两种方法适用于快速粗略地估算空间规划所产生的交通量,以评价城市轨交规划是否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轮国省干线公路网规划修编是在1999年的《上海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0-2020年)》和《上海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00-2020年)》以及2003年的《上海市国省干线公路网规划(2000~2020年)》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向上承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向下服务于具体的公路建设实施规划,亦为公路行业管理提供依据,也是下一层次农村公路规划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南汇县为例,论证了快速干道建设与上海市郊区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影响,指出快速干道的合理布局与建设并以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将极大地促进上海市效区的城镇发展;同样,科学的城镇发展规划也将有利于上海市快速干道网络系统的顺利建设和运营。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利用是引发城市生态问题的根源。回顾总结我国当前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问题,基于生态规划视角剖析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并从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选择、功能结构布局、生态技术使用、详细场地设计给出相应层次的土地利用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晓 《中州建设》2007,(10):50-51
1.工程概况 平顶山至临汝高速公路是交通部“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所确定的16条东西向干线之一的上(海)洛(阳)国家重点公路之重要段落,也是河南省干线公路网规划确定的“五纵、四横、四通道”其中的一横,其建设实施是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实现河南省公路网总体规划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是我国最大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随着近年来上海市郊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江浙两省沿沪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市省界两侧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干线公路的交通压力逐日加重。从两省一市的连接道路现状交通分析出发,对未来出省公路的规划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单位/上海公路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昆阳路越江及配套道路工程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奉贤区交界处,是上海市公路网规划中一条连接闵行、奉贤、金山三区的南北向的重要干线公路之一。昆阳路越江工程  相似文献   

8.
宝山顾村大型居住社区将是上海市最大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人口29.1万人,相当于中等城市人口规模。根据交通需求预测,重点进行了道路专业规划。社区北、西、南为高速公路,东和中间东西干线为一级公路,通往上海中心城的中间南北干线为主干路,再加上社区内部的次干路和支路,构成了五级路网图。最后,对主干路道路红线和主要节点进行了规划;为减小进中心城的道路压力,建议大力发展以地铁和公交车为主的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9.
罗永嘉  黄建云 《规划师》2010,26(5):31-35
土地集约利用是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提高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土地集约利用视角下,需强化对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潜力的分析,从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两个方面转变思路,使之更好地引导城市近期建设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矛盾。  相似文献   

10.
对接南京城区打造浦口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晶夫 《现代城市研究》2004,19(12):51-52,57
南京市浦口区行政辖区总面积902km^2。其中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北部至浦口区行政界线,东部到长江,南部至三桥外线.西部到老山林场行政界线及宁淮高速公路.总面积约为310km^2,其中可建设的用地约为165km^2。规划预计至2020年,全区总人口1123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上海郊野公园建设在存量规划发展背景下采取不同的思路,以土地整治平台和政策设计实现郊野公园的生产、生态和游憩等功能。面对多地类的郊区控规单元规划中游憩功能有效叠加的难点,通过研究7个郊野公园试点规划,总结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功能的叠合过程,提炼对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具有实施性的功能叠合策略。对运用风景园林学科方法探索城市发展转型下郊区多地类用地性质与功能设置的规划编制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路网规划是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合理的规划可提高公路的运输效益,如何制定合理的公路网规划才是公路建设中的重点。公路网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以科学的观点实事求是,分析公路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本文以“四阶段”法及交通增产率的分析法来对公路网交通量的预测,对比和分析了两组方法的预测结果,从而进一步研究两组方法在干线公路网规划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加快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各地均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农房建设的新高潮。新一轮农房建设是广大农民奔小康的重要举措。就西北地区而言,如何促进农村农房建设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一、村庄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新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按照法律的规定,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为油协调。在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宝安体育中心,是拟建于宝安新中心区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宝安新中心区作为深圳市特区西部的次中心,将规划建设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高效率的花园式海滨城区,而宝安体育中心亦将建成为深圳市跨世纪标志性的体育建筑群。 一、用地利用条件及设计基本要求 宝安体育中心位于由宝安新中心区的行政中心、中央广场、海滨广场形成的城市景观主轴北端,总用地面积约32.7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30.8公顷,绿化用地面积约1.9公顷,地块南面为滨海区,东北侧临新城大道(快速干道),西南侧临创业路,其他二侧为中心区规划道路,新湖路穿过用地中部。新中心区通过广深一级公路,新城大道和滨海大道等三条快速干道及地铁干线与外部联系,路网布局可满足未来繁忙的现代交通。基地及周围自然环境无污染,视野开阔,有较好的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15.
土地储备作为土地市场管理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已成为上海土地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和工作重心。土地储备规划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针对收储城市可开发建设用地资源编制的土地储备总体规划,也是制订土地储备年度计划的一种方式。通过比较分析宝山区2006年和2010年两次土地储备规划的编制背景和成果内容,并结合上海郊区当前发展的现状实际和未来预期,重点对土地储备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与城市近远期发展的关系提出基于管理实践的规划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上海长江大桥工程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况上海市崇明越江通道工程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上海-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连江苏海门青龙港,接宁通启高速公路;南接杭州湾通道工程,直达浙江东部沿海地区。该项目南起浦东新区外高桥五号沟,经长兴岛,止于崇明陈家镇,全长约25.5km。其中以隧道方式穿越长江南港水域,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曹建丰  许德林 《规划师》2004,20(6):80-82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分别由国土(土地)管理部门与规划(建设)部门编制,使“两规”相互脱节成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重视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统一用地分类标准,协调人口与用地指标,并在法律和制度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8.
论上海市松江新城突进式发展模式的典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上海市郊区松江新城突进式发展的宏观政治经济背景以及上海“一城九镇”战略决策的形成过程 ,在对松江新城作了简要剖析之后 ,指出我国当前大都市郊区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工业化、城市化与郊区化的共同作用 ,并分析了松江新城突进式发展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进入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有助于统一上海市雨水泵站用地标准,促进上海市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基于上海市现状雨水泵站数据资料,研判了本市当前雨水泵站用地标准的合理性;通过关键节点雨水泵站统计分析、标准泵站校验,研究出了一套新的贴合本市雨水泵站实际用地需求的雨水泵站用地标准;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新的雨水泵站用地标准的适用性,为本市雨水泵站用地标准修订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1.高速公路骨架网。5年内实现21个地级市通高速公路,新建高速公路1,350公里,投资600多亿元人民币。   2.国、省道公路网。加快国、省道改造主区域干线及广东与周边省的公路干线连接线的建设,新改建国、省道一级公路2,025公里,二级公路3,377公里,投资约300亿人民币。   3.县乡公路网。重点加快县乡网建设,提高全省镇通村委会的公路基本硬底化路面的铺装率和道路抗灾能力,计划投入40-50亿元人民币。   4.公路、水路运输网。通过公路、水路运输网路连接铁路、民航,实现广东省交通运输“达三江、跨四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