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为研究某桥塔身U形预应力束两端张拉时的孔道摩阻损失,利用索塔节段模型进行全U形孔道一端张拉时的摩阻测定,介绍了孔道摩阻测试的基本步骤,探讨了空间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理论计算方法及塑料波纹管孔道摩阻系数的测定,以验证孔道摩阻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由规范中的公式推导预应力管道摩阻的计算公式,结合顺德大学特大桥悬臂浇筑施工连续箱梁预应力管道摩阻的现场测试,计算出实际预应力管道摩阻系数,并与设计值和规范值比较,表明管道成孔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预应力孔道摩阻系数测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端采用异型锚预埋固定,另一端进行单端张拉的特殊预应力结构孔道摩阻系数测试方法的思路,并通过理论试验确定了实践中常用的特定P型锚具的特殊力损失α值,同时对新测试方法中传感器的布设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结合试验室的试验数据对新测试方法的误差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8.
9.
结合广珠铁路工程北江特大桥,运用数值最小二乘法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所采用的塑料波纹管材料的摩阻系数☆泓值,并简要叙述其与设计值产生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黄龙特大桥主梁预应力管道摩阻系数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油压传感器和电脑采样来实时测取千斤顶张拉力,简单易行,数据量大;并根据测量目标为常数而提出利用平均法来剔除异常和误差,使结果更逼近真值,为工程测试提供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
联长达520m的某黄河桥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结构,基于《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采用先进传感器,进行预应力束摩阻损失系数测定及研究。试验结果指导施工的同时,也表明试验方案的正确可靠性,试验方案可以为类似桥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大跨度6线铁路桥梁,从分析铁路钢桥双线系数的制定方法入手,根据列车的运营情况,应用概率理论分析6线列车通过长大桥梁时的相遇情况,确定6线列车过桥时各线的相遇次数。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STAAD/CHINA计算列车过桥时桥梁各控制杆件的受力情况,运用线性累积损伤理论,通过各线的损伤之比求得疲劳设计6线系数。 相似文献
13.
结合港珠澳大桥桥梁试桩工程,采用自平衡法进行2组共4根桩(每组2根桩)的中风化花岗岩与基桩的侧摩阻性能现场试验。试验时,将荷载箱埋设于中风化岩层内的桩身进行测试,并同步观测不同试验荷载下桩顶、中风化花岗岩层顶面对应的桩身截面、荷载箱和桩底的位移和桩身轴力。2组试桩桩位处岩石强度有一定差异,且岩石完整程度不一,但各试桩荷载箱上方桩身的荷载–位移曲线均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处于岩石强度小、破碎岩层内的试桩组,其荷载箱上方岩层与基桩侧摩阻力小于荷载箱下方岩层与基桩侧摩阻力;处于岩石强度高、较破碎岩层内的试桩组,其荷载箱上方、下方岩层与基桩侧摩阻力基本一致。荷载箱以上桩段岩石侧阻发挥系数实测值表现为岩石强度愈高,岩石侧阻发挥系数实测值也愈高;而荷载箱以下桩段,在本项目的试验条件下则表现为岩石强度愈高,侧阻发挥系数实测值愈低。 相似文献
14.
15.
16.
基于Midas Civil的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运用了大型专业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动力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动力反应谱分析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分别计算了结构的地震响应,并对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为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抗震分析和设计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的铁路桥梁已从单线逐步发展到双线。近年来为适应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同时为节约航道资源,一桥多线的铁路钢桥形式逐步出现,并将成为发展的主流。而我国的TB10002.2-99《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对钢桥疲劳设计仅有双线系数的取值规定,通过对多线系数计算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已有多线桥梁多线系数的计算分析,得出影响多线系数大小的因素,为今后制定统一的多线系数取值方法提供初步研究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