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双轮驱动战略的全面实施,电力行业"两化融合"也在深入推进。电力"两化融合"需要实现信息资源与企业人财物资源之间的融合,需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电力工业技术、装备和生产管理之间的融合。实施信息通信市县一体化管理是实现电力系统"两化融合"的必经之路。湖南省乃至全国各市县供电企业信息和通信专业过去一直存在着三大不足:一是信息通信两大专业各自为政,资源分散且存在壁垒,管理平台和管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和信息化建设对信息通信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信息通信融合不是信息通信专业的简单整合,而需要从电网和企业发展的核心需求出发,面向信息通信融合,建立一个系统、完善、开放的信息通信业务模型体系。文章通过分析电力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现状,以及信息通信融合的业务需求,提出了以多业务统一为目标的信息通信融合条件下的业务支撑模型的构建方案,实现信息通信资源的统一调度和集约化管理,以更好地满足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新形势下的多样化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为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通信支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打破专业技术壁垒,积极推进信息通信融合,统筹优化信息通信业务流程,着力完善信息通信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实现信息通信专业统一客服、统一运维和统一管控,加快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了管理效率、运维质量、服务能力和安全水平,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4.
2012年,全球通信产业进入了大融合、大变革和大转型时代,中国通信产业也总体呈现出融合、智能、宽带、移动的发展趋势。随着两化融合逐步深入,信息通信技术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产品流通、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日渐丰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手机视频等互联网应用加快普及,行业转型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信息通信产业整体上处于智变融合的过程中。视频语音通信、食品追溯网络……在日前召开的2012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云集了"宽带中国"、"两化"融合行业应用、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网络安全与互联网管理、云计算、绿色通信等领域的最新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能源革命条件下,电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电网将成为全社会重要的能源输送和配给网络。与传统电网相比,未来电网将发生诸多变化,其中就包括与信息通信系统广泛结合,成为集能源、电力、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传感网络技术及物联网等技术将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融合通信技术是指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的新通信模式,将计算机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融合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数据传输,满足多种应用服务;融合通信方式是多种通信方式的  相似文献   

6.
电力信息通信融合的重要意义是改变传统的业务应用系统需要依赖多个分离的系统,并且只能提供部分通信与信息服务的局面,把语音和数据业务放在统一的网络基础架构上传输,利用统一的设备来传输与处理两种不同的业务,开拓企业新的应用和服务,使电力信息通信系统成为方便实用的业务应用工具。电力信息通信融合对传统电力工业与信息化融合、智能电网、智能电厂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构建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建设和运维体系,白银公司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坚持信息应用以通信为平台,通信管理以信息为支撑,安全第一,一体化融合发展。公司扎实开展信息通信资源整合工作,以推动信息通信专业深度融合为重点,以单个专业为基础,相互融合为手段,并驾齐驱,提高信息通信系统运维水平,保障信息网络安全可靠运行。实现信息通信运维与检修工作科学有序联动,实现信息通信专业间及专业内部的协同配合、资源共享,有效推动应用集成、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网规模和信息通信网络覆盖地域的不断扩大,为了提高信息通信专业集约化管理水平,建立一套市县信息通信运行监控一体化平台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分析了信息通信专业集约化管理的需求,以“建设一个平台,实现两个融合,形成三项标准”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一体化平台,为实现信息通信专业集约化管理迈出了坚实一步,为进一步深化信息通信专业融合积累了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通信》2012,(9):80-80
日前,信息与通信、自动化、生产、管理等应用日益走向融合,信息网络与通信网络融合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了数据信息传输、音视频会议、电话、传真、即时通信等多种类型的应州服务,  相似文献   

10.
电网企业内部信息与通信各自相对独立的业务范围、技术架构以及管理模式,已经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智能电网、信息化企业建设的新需求不相适应。如何高效高质构建信息通信业务新模式,实现两大专业的融合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结合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融合的深度探索和实践,提出了融合框架,具体阐述了信息通信在管理、建设、运行、客户服务、人才队伍等方面融合的主要做法以及融合推进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电力通信与信息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电力通信与信息专业融合的必然性,提出融合思路,并结合地市公司信息通信工作实际,阐述信息通信融合发展,提升信通精益管理水平的措施与成效。  相似文献   

12.
构建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电网是电力、控制与信息结合的新技术领域,其通信网络建设,尤其是在电力配电网段的建设,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从工业控制角度讨论了智能配用电网的通信需求,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设计应考虑的技术适应性问题和定制改造方向。讨论了现有局域工业通信技术和广域电信技术的标准体系,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应参考电信的技术发展路线以及网络设计关键点。进一步讨论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深度融合的信息结构。讨论了电力公司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的工程建设路线,提出了"专网"与"公网"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3.
智能电网是电力、控制与信息结合的新技术领域,其通信网络建设,尤其是在电力配电网段的建设,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从工业控制角度讨论了智能配用电网的通信需求,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设计应考虑的技术适应性问题和定制改造方向。讨论了现有局域工业通信技术和广域电信技术的标准体系,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应参考电信的技术发展路线以及网络设计关键点。进一步讨论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深度融合的信息结构。讨论了电力公司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的工程建设路线,提出了"专网"与"公网"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篇之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的总体工作思路是"规划引领、创新发展、协调应用、确保安全"。四川省21地市信息通信运维管控工作按照"业务向上集约、管理向下延伸、一体化管理"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管理架构,加强调控管理,规范业务流程,以提升信息通信专业管理水平及建管能力为目标,深入推进信息通信"集约、偏平、高效"管理,全系统、全方位、全业务覆盖式的提升信息通信专业的支撑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夯实"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工作,提升数据质量,为全面支撑运营监测(控)中心业务正常运转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专栏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大量传感、通信、计算、控制设备和电气一次设备通过电力基础网络和信息通信网络两个实体网络紧密互连,成为一个具备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融合能力的多维异构复杂系统,即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在电力CPS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力》2019,52(1):1-1
<正>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流与信息流通过计算、通信、控制等过程融合交互,形成了开放互联、稳定自治的复杂异构系统,即信息物理电力系统(cyber physical power system, CPPS)。CPPS的核心内涵在于物理电网、传感器网络、计算单元、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的广泛互联与有机融合,使电力系统运行在安全可靠、自治兼容、可观可控、高效实时的模式下。  相似文献   

17.
信息家电是近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含义是将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融入传统的家用电器之中,使之智能化并具有网络信息终端的功能,可以主动地发布、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从而使传统家庭信息化与现代信息社会"信息高速公路"通信网络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8.
正"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专栏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大量传感、通信、计算、控制设备和电气一次设备通过电力基础网络和信息通信网络两个实体网络紧密互连,成为一个具备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融合能力的多维异构复杂系统,即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在电力CPS环境下,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近年来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部分下属单位信息与通信专业合并管理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发展的新要求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电力信息和通信专业在不同阶段的融合方式,提出信息通信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发展、统一运行维护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的快速有效决策需要多媒体信息,各个团体协同作战需要统一指挥和信息交互,目前专网之间、专网和公网之间存在割裂,信息无法有效联通融合并智能数据分析.研究以IP为基础的专网和公网信息融合,兼有卫星通信、WiFi、电脑、PAD、物联网、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通信网络融合,实现多媒体调度指挥中心适应现代应急通信的需求.给出了网络融合方案以及个人移动终端和PC升级对讲系统的方法,分析了网络融合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网络融合在公共安全的具体应用说明网络融合的重要性,展望坚持专网发展,借助公网优势,并逐步扩大专网的覆盖范围是未来网络融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