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唐凤  孙雪艳  侯卫权  薛宁娟  赵大明  李睿 《炭素》2023,(1):20-23+19
作为C/C复合材料浸渍剂之一的沥青,因具备价格便宜、流动性好、易石墨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其低残炭率及炭化、卸压时的反渗问题严重阻碍了低成本C/C复合材料制备的进程。因此,通过改性浸渍剂沥青来制备低成本C/C复合材料是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综述了浸渍剂沥青中喹啉不溶物和甲苯不溶物的含量对其浸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了物理调配、热处理、化学改性和沥青树脂共混等方法对C/C复合材料用浸渍剂沥青的改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炭/炭复合材料用浸渍剂煤沥青的结构组成与性能特点,分析了影响煤沥青浸渍性能的关键因素,总结对比了近几年浸溃用煤沥青改性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煤沥青的开发和生产应该兼顾残炭率、流动性、黏度和软化点等因素,从而减少浸渍次数,降低炭/炭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吴书锋  刘建军  邹武  程文 《炭素》2008,16(1):20-25
综述了影响沥青基C/C复合材料氧化性能的一些宏观和微观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表明:沥青浸渍剂的组分与性能及热处理温度影响沥青基C/C复合材料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使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性能;不同类型与织构的纤维其抗氧化性能也不相同,亦影响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用两个批次不同截面形貌的同种碳纤维,以高温煤沥青为前躯体,采用液相浸渍-碳化-石墨化相结合的技术制备了C/C复合材料.通过电镜图像分析计算,两个批次的碳纤维圆整度分别为0.87和0畅35.对两种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以及烧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碳纤维截面形貌对C/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热学性能及烧蚀...  相似文献   

5.
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志安  崔红  李瑞珍 《炭素》2006,(1):12-16
综述了国内外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阐述了C/C复合材料的氧化机理,具体介绍了内部改性和表面涂层抗氧化研究现状,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三种致密化工艺对2D炭布针刺预制体进行致密,得到三组C/C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力学、热学性能检测及微观结构分析,并用C/C复合材料抗热震指标对三种致密化工艺所制备试样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考察并比较了不同致密化工艺对C/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沥青高压浸渍炭化及树脂常压炭化工艺所制备的RLS试样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沥青基C/C复合材料的浸渍过程,把沥青对预制体的浸渍分为束间浸渍和束内浸渍两个阶段,并同时考虑了浸渍过程中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在预制体表面的沉积,建立了束间浸渍模型和束内浸渍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实现了模拟结果的图形化。结果显示:浸渍效率随浸渍压力、浸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速率逐渐变缓;浸渍效率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加,速率逐渐增大;浸渍效率以近似正比关系随纤维束平均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并随浸渍过程的进行逐渐减小。验证显示模拟结果较好地符合了实验数据,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李铁虎 《炭素科技》2004,14(1):23-27
本文介绍了炭/炭复合材料用基体前躯体煤沥青的几种改性方法,重点阐述了不同改性方法对煤沥青的残炭率及高温流变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煤沥青是制备低成本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采用轴棒法4D预制体、煤沥青为前驱体,经过常压、高压相结合的液相浸渍一炭化的致密工艺,制备出高密度轴棒法C/C复合材料。研究了轴棒法C/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对轴向室温、高温(2800℃)拉伸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棒法C/C复合材料轴向增强体采用炭棒,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界面,即炭棒与基体的“间隙”,主要原因是炭棒内部结合较强和纤维、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引起的;间隙的存在,使得轴棒法C/C复合材料的轴向室温、高温拉伸破坏形式出现较大差异,室温拉伸由于界面结合强度弱而引起的炭棒完整的拔出,未起到纤维应有的增强作用;高温拉伸却由于受热膨胀,间隙愈合,界面结合变强,试样从有效部位断裂,纤维增强作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自制的羟基和酯基型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其表面活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研究表明,羟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接触角随疏水链长度的增长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其中C12-OH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效果最好;对于m-n-m酯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而言,接触角随疏水链长度的增长而降低。当疏水链长度一定时,m-6-m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效果比m-2-m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10-OH、C12-OH和12-2-12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与其在煤沥青表面黏附张力呈线性关系。煤沥青表面的Zeta电位随Gemini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煤沥青基MCMB为前驱体,采用模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C/Cu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组分对C/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Cu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着Cu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摩擦系数随着石墨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石墨添加量大于15%时摩擦系数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肖南  邱介山 《化工进展》2016,35(6):1804-1811
我国煤沥青资源丰富,但深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实现煤沥青高附加值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介绍了以煤沥青为原料合成高性能功能碳材料的主要技术,重点阐述了以煤沥青为原料制备中间相沥青、多孔碳材料、碳纤维、二维纳米碳材料及碳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高芳香性和高缩合度分子结构所引起的强π-π相互作用是阻碍煤沥青基高性能功能碳材料设计合成的瓶颈问题。通过催化聚合、氧化、共热解等技术手段可有效改善煤沥青分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结合模板复制、物理/化学活化、界面诱导以及催化石墨化等技术可实现多种功能性碳材料结构设计与表面化学性质调控。发展煤沥青分子结构调控新技术作为改善煤沥青基碳材料性能的重要策略,需要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加压焙烧工艺制备了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研究了基体材料配比及纤维含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基体材料中粘接剂沥青的最佳含量为30w%,当炭纤维含量小于8.3vol%时,随着炭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逐渐升高,之后,随着炭纤维的体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二乙烯基苯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林起浪  李铁虎  赵勇  单玲 《煤炭转化》2003,26(3):77-79,83
进行了二乙烯基苯(DVB)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DVB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结构;采用FT-IR和元素分析研究改性煤沥青的热解过程.研究表明,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组织结构显著改善,随交联剂DVB用量的不同,可得到超镶嵌(SM)、广域(D)和小域(SD)三种光学结构;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改性沥青中的甲基和亚甲基特征峰的吸收强度逐渐减弱,C/H原子比增加,芳构化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炭材料用改性煤沥青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对甲基苯甲醛(4-MB)改性煤沥青(CTP)的中间相微观结构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4-MB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改性后煤沥青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组织结构显著改善,随交联剂4-MB用量的不同,可得到超镶嵌(SM)、广域(D)和小域(SD)三种光学结构;改性后煤沥青出现纤维结构,煤沥青的残碳率显著提高.因此,改性后的煤沥青有望作为优质的炭材料基体前驱体.  相似文献   

16.
初步探讨了活化剂的加入对煤沥青的焦化活性、沥青焦的结构、氧化活性和导电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化剂改性后的煤沥青,固定碳含量提高。用这种煤沥青制得的沥青焦,其抗氧化性提高,在活化剂加入量适宜时沥青焦的导电性能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The ab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towards hydrogen of obtained by ball milling under argon atmosphere magnesium based composites (containing respectively 95 wt% Mg and 5 wt% activated carbon (AC) derived from bean pods (BP), apricot stones (AS) and mixture of coal tar pitch and furfural (CTPF)), were investigated. Actually there is no substa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ate of hydriding and the absorption capacity for magnesium composite with AC derived from apricot stones, and for magnesium composite with AC derived from a mixture of coal tar pitch and furfural — the capacity is 6.13 wt% for the former and 5.98 wt% for the latter.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vestigated composites was observed for the dehydriding process. The magnesium composite with synthetic carbon (from furfural and coal tar pitch) desorbs at 623 K and 0.15 MPa and the absorbed hydrogen about twice faster than magnesium composite with AC from bean pods. The activated carbon derived from a mixture of coal tar pitch and furfural has the highest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obviously this characteristic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especially on the dehydriding kinetics of magnes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