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固相法制备出了Eu^2+,Dy^3+共掺杂Sr4Al7O25:Eu^2+,Dy^3+、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了硼酸含量对其制备过程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用XRD对所合成材料进行物相分析,用荧光光谱仪记录其发射光谱,并在暗室里拍摄紫外激发下的发光照片。结果表明:随着硼酸加入量的不同,Eu^2+、Dy^3+共掺杂铝酸锶的发光效果、形貌特征均不同。在某一范围内,随着硼酸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发光性能、发光亮度均有所提高,烧结温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不同沉淀剂下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出掺杂不同金属离子(K^+,Mg^2+,Ba^2+)的Y2O3:Eu^3+荧光粉。通过XRD、IR、激发与发射等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结构与发光性能,考察了沉淀剂、掺杂的金属离子种类对Y2O3:Eu^3+发光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尿素作沉淀剂制备的发光性能明显强于用草酸作沉淀剂的Y2O3:Eu^3+荧光粉。其中,在草酸系列中,同时掺杂K^+离子能显著增强Y2O3:Eu^3+的发光强度,而掺杂Mg^2+,Ba^2+离子则会减弱其发光强度;而在尿素系列里,掺杂离子都会增强样品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借助材料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掺杂B对SrAl2O4:Eu^2+,Dy^3+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合适的加入量。结果表明:B的加入量影响着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质,B的最佳加入量为58%。  相似文献   

4.
微波合成条件下Sm3+对CaS:Eu2+红色发光的增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次在微波场作用 下快速合成了类球形亚超细CaS:Sm^3 ,Eu^2 磷光体,平均粒径为240~450nm,系统考察了Sm^3 ,Eu^2 双掺离子在没掺杂浓度时对CaS磷光体荧光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Sm^3 →Eu^2 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燃烧合成方法,在600℃温度条件下,首次合成镱/钕掺杂的SrxCa1-xAl2O4:Eu^2+,Dy^3+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发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镱或钕的掺杂几乎没有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以及Eu^2+发光中心电子的4f^65d→4f^7的跃迁环境。余辉衰减特性曲线显示,与SrAl2O4:Eu^2+,Dy^3+相比较,SrAl2O4:Eu^2+,Dy^3+,Yb^3+的初始发光亮度有明显提高,余辉时间略微减小,而SrAl2O4:Eu^2+,Dy^3+,Nd^3+的初始亮度却大幅度的降低,同时余辉时间也降低。热释发光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发光体存在不同深度的陷阱能级,而且陷阱能级的深度与余辉时间相对应。  相似文献   

6.
以高纯度的硝酸锶、硝酸钙、硝酸铝和稀土氧化物为原料,以硼酸为助溶剂,采用燃烧法在600℃的低温条件下合成SrxCa1-xAl2O4:Eu^2+,Dy^3+(x=0、0.6、1.0)长余辉发光材料。光致发光光谱分析表明样品发光光谱均为宽带谱,样品CaAl2O4:Eu^2+,Dy^3+和样品SrAl2O4:Eu^2+,Dy^3+的发射谱峰值分别位于442和511nm左右,样品Sr0.6Ca0.4Al2O4:Eu^2+,Dy^3+有两个发射峰,分别位于442和507nm左右。余辉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余辉衰减都是由初始的快衰减过程和其后的慢衰减过程组成,但不同样品衰减快慢不同。利用热释光检测结果对样品中存在的陷阱能级进行了计算,讨论了样品的余辉衰战机制。通过对锶钙配比(X值)不同的样品余辉发光性能的比较分析,研究锶钙配比对余辉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调节锶钙配比(X值)的方法,能有效调控余辉发光颜色和衰减快慢。  相似文献   

7.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ZnO:Eu^3+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氧氩比和退火工艺对其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均呈现ZnO的六角纤锌矿结构,适当的氧氩比有利于ZnO的C轴择优取向的形成,高温退火会使晶粒尺寸增大;合适的氧氩比,尤其是退火工艺(700℃)可以促进ZnO基质(372nm)到Eu^3+离子(^5Do-^7F2)之间的能量传递,但过多的氧及高温退火不利于稀土Eu^3+离子465nm(^7Fo-^5D2)到611nm(^5Do-^7F2)的直接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8.
采用燃烧法在550℃合成了红色纳米发光材料ZnAl2O4:Eu^3+,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证实样品具有尖晶石结构的ZnAl2O4相。测定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光谱数据表明: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的发射强度。^5D0→^7F0,1,3,4跃迁的发射强度,ZnAl2O4:Eu^3+ 形成红色发光材料,推测是由于基质结构的不对称性,Eu^3+在基质ZnAl2O4中占据非对称中心的格位所致。并考察了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样品Eu^3+的^5D0→^7Fj跃迁辐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Eu3+掺杂新颖铝硅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发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和的固相反应条件下,通过水解反应制备了与NaGdSiO4同构的Eu^3+掺杂的新颖铝硅酸盐晶体发光材料NaAlSiO4:Eu^3+,样品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表征,实验结果表明,Eu^3+掺杂铝硅酸盐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够发射出较强的红色荧光,文章也讨论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掺杂浓度对材料发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磷石英结构的碱土铝酸盐MAl2O4:Eu^2 ,Re(M=Mg,Ca,Sr,Ba;Re=Y,La,Sr,Pr,Nd,Sm,Gd,Tb,Dy等)是典型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已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这类材料在水溶液中极易水解,抗湿性差,严重制约了其应用,为此我们利用solgel法在CaAl2O4:Eu^2 ,Nd^3 的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均匀的SiO2膜并证实了膜的存在,且对CaAl2O4:Eu^2 ,Nd^3 包膜前后的发光性能及耐水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包膜对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却大大提高了其耐水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CaO:Eu^3+,Na^+等一系列红色荧光粉。研究煅烧温度和Eu^3+、Na^+离子的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驱物的煅烧温度在950℃以上时,分别作为激活剂和敏化剂的Eu^3+和Na^+离子全部进入到CaO晶格中并占据Ca^2+的位置,其最佳掺杂量分别为1.5mol%和10mol%;Na^+离子的掺杂不仅有利于基质的稳定,而且可以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煅烧温度升高有助于样品发光强度的提高;在波长为200~400nm氙灯的激发下,最强激发峰值为244nm,属于Eu^3+-O^2-的电荷迁移跃迁;最大发射峰值位于592nm,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1跃迁,并且Eu^3+离子在CaO基质中主要处于严格对称中心的格位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均匀沉淀法制备氯型层状钆铕氢氧化物Cl-LRH,(R=Gd0.95Eu0.05),采用离子交换法将层间Cl^-交换为酪氨酸根(Tyr)得到Tyr/LRH复合体,研究其发光性能,Cl-LRH前体出现Eu^3+的^5Do-^7FJ跃迁发射,对应Eu^3+特征红光,相比Cl-LRH,Tyr/LRH复合体的发射峰强度大大减弱,表明将Tyr引入LRH层间对Eu^3+发光有显著淬灭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尿素和硝酸盐溶液为反应介质,在600℃用燃烧法一次合成出了Eu^2+,Nd^3+掺杂的铝酸钙磷光体。用XRD研究了产物的物相组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产物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在442nm处有很强的发射峰。并探讨了该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光激励发光材料BaFCl:Eu的发光机理,采用高温固相扩散的方法制备BaFCl:Eu,并分别从烧结气氛和烧结次数对发光性能的影响方面作了实验。得出了Eu^3+对Eu^2+的发光具有促进作用,采用二次烧结有利于增旨BaFCl:Eu的发光性能的结论。文中也对此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浓度Sm^3+掺杂的CeO2荧光粉,样品粉末在紫外激发下发出明亮的橙红色光。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光致荧光光谱(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在掺杂浓度小于4mol%时,Sm^3+离子完全替代Ce^4+离子进入基质CeO2的晶格而形成Ce1-xSmxO2固溶体。PL谱表明Sm^3+的发射峰强度最初随Sm^3+掺杂浓度提高而迅速增强,在Sm^3+掺杂浓度为1mol%达到极大,随后出现浓度猝灭。  相似文献   

16.
溶胶-冷冻法制备纳米Gd2O3:Eu3+发光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溶胶-冷冻法合成了粒径为20nm左右的近似于球形的Gd2O3:Eu^3+发光材料.XRD和FTIR分析表明:所合成的前驱体样品为带有结晶水的晶态氢氧化物,经过热处理后得到了立方相的Gd2O3.荧光光谱测试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具有良好的Eu^3+特征红光发射,Gd^3+到Eu^3+之间具有有效的能量传递过程.随着灼烧温度的升高,发射峰和激发峰的强度有所增强,荧光寿命变长,这是由于热处理温度升高,晶体生长变好,表面缺陷减少,使表面的猝灭中心减少,从而提高了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17.
以EDTA为络合剂,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六方相NaYF4:Eu^3+ 六角微米棱柱,晶粒大小均一,长度为2—3μm,直径为500nm。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不同温度煅烧后的产物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荧光性能和掺杂状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NaYF4:Eu^3+的晶体结构影响不大,仍为六方相晶型,但对晶粒形态和形貌有显著影响,改善了Eu^3+在基质中的掺杂状态及NaYF4:Eu^3+的荧光性能,其中在300℃下煅烧,样品仍能保持稳定的六角棱柱形状,可获得最佳的荧光性能。在395nm光激发下,NaYF4:Eu^3+样品显示出较强的橙色(590nm)和红色(615nm)发光,分别来自于Eu^3+离子^5D0→^7F1和^5Dc→^7F2的跃迁.  相似文献   

18.
用电场辅助电沉积的方法,在多空有序氧化铝模板(AMM)中成功合成了Eu^3+掺杂的Y2O3纳米管阵列。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这些稀土化合物纳米管是均匀、连续的、且相互平行。纳米管的外径大约60nm、壁厚3nm。实验中得到的全是纳米管,没有发现纳米丝。XRD、Raman光谱、XPS和荧光光谱表明Eu^3+离子确实进入了晶格。大部分Eu^3+离子占据缺少反对称中心的C2位置,只有少量的Eu^3+离子占据具有对称中心的S6位置。在394nm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Y2O3纳米管阵列的发射光谱仅在612nm处有一个峰,这对应于Eu^3+中电子的5^D0→7^F2跃迁。当Eu^3+与Y^3+的摩尔比为7.5%时,纳米管阵列的发光最强。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纳米包覆技术制备了掺杂不同含铁量的发光粉SrAl2O4:Eu^2+,Dy^3+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纳米氧化铝水合粒子的包覆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谱测量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铁杂质对发光粉}生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铁的引入没有使发光粉的晶相结构发生变化,但却大大降低了其发光强度。随着铁含量从0.001mol增加到0.01mol,余辉平均发光强度下降了50%,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Fe^3+-O^2-知中心将一部分能量传递到红外区域引起的,同时首次发现了铁在铝酸锶晶体中的红外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20.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n共掺杂CaZrO3:Eu^3+发光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后样品CaZrO3:Eu^3+,Gd^3+为CaZrO3的钙钛矿结构。详细研究了Gdn共掺CaZrO3:Eu^3+体系的发光性质,激发光谱显示,在200~550nm波长范围,主要强的激发峰位于395nm和465nm处,其中以395nm的激发峰最强。取395nm为最佳激发波长研究发射光谱,结果显示,出现了590nm和613nm两个发射峰,且613nm处^5Do→^7F2跃迁强度大于590nm处^5Do→^7F1跃迁强度。同时研究了Gd^3+掺杂浓度及C/M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发现Gd惨杂浓度为8%、C/M值为1.5:1时发光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