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一种新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的一种新的快速算法,对于N×N DCT(N=2^m),只需用N个一维DCT和若干加法运算。与常规的行-列法相比,所需的乘法运算量减少了一半,也比其它的快速算法的乘法运算量要少,而加法运算量基本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一种新的快速算法,对于N×NDCT(N=2m),只需用N个一维DCT和若干加法运算,与常规的行一列法相比,所需的乘法运算量减少了一半,也比其它快速算法的乘法运算量要少,而加法运算量基本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用多项式变换及W变换计算二维卷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六丁 《电子学报》1994,22(2):40-46
本文先给出了一种用W变换计算模(Z~N+1)多项式积的新算法。然后将它与多项式变换结合用于计算N×N(N=2~t)二维复值圆卷积。这种结合法完成上述卷积仅需2N2·(log_2N+3/2)次实乘及10·N~2·log_2N+N~2次实加.该乘法量仅为常规多项式变换法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二维旋转因子的分解算法.并以此提出了一种小N点二维离散余弦变换(2D—DCT)的快速算法,可比传统的2D—DCT算法节约42%的乘法,加法数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5.
李在铭  周宁 《通信学报》1993,14(6):94-98
本文研究了图像的(8×8)像素DCT快速产现的基本方法,分析了直接(8×8)2-DDCT和8点1-DDCT实现(8×8)2-DDCT的两步算法的两种矩阵分解模型,并对这两种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选用两步快速算法实现图像DCT。在硬件实现中,研究了DSP芯片TMS320C25的特点,提出了软件设计的准则和技巧,确定了硬件配置。通过上机与实验测试,取得的结果是:使用一片TMS320C25,  相似文献   

6.
区域分裂法在电大尺寸柱体电磁散射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雷  洪伟 《电波科学学报》2000,15(3):317-322
基于区域分裂算法(DDM)提出了一种精确高效的算法。通过沿二维物体表面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问题,使得原问题中的稀疏矩阵变换为各子域中带宽极窄的带状阵,计算时间从O(N^2)下降为O(N)。同时,由于每个子域可以单独求解,使内存开销从O(N^2)下降为O(N/m)(m为子域个数),从而可以很好地处理电大尺寸或超大尺寸柱体的散射问题。文中成功地计算了周长为10万个波长的几个电大尺寸二维柱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图像的一类卷积逼近公式,称之为图像的正则变换,其变换核是无穷次连续可微的二元函数,并具有局部支撑性质.以此变换为基础,以最小二乘为准则,构造了基于低松弛迭代格式的反卷积快速自适应滤波算法.对于一个N×N输入图像,由于变换核的局部支撑性质以及低松弛迭代算法的引入,使得最小二乘滤波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降为O(N2),比不动点(FP)迭代算法的O(N3)及预处理共轭梯度(PCG)算法或小波重构算法的O(N2·logN)都好,从而使最小二乘滤波算法真正成为高维信号处理中的一类实用有效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算法对Gaus白噪声及均匀分布的噪声都有良好的抑制特性.  相似文献   

8.
静像数据压缩及其标准JPEG(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像数据压缩及其标准JPEG(下)曾国良,丁宗豪七、离散余弦变换DCT图2中方框5的作用是将“二维”空间的图像数据用离散余弦变换DCT公式变换到二维频域成为二维频率系数。在叙述二维DCT公式以前,在此补充一些基本知识。我们知道离散傅氏变换DFT及其快...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W.Li(1991)循环斜郑积算法和分布式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软件模拟和具体硬件设计,利用FPGA完成了可用于高度电视核心器及其它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的8×8二维DCG/IDCT处理器的全部电路设计工作,它采用一根信号线控制计算DCT/IDC箕输入、输出为12位,内部数据线及内部参数均为16位。  相似文献   

10.
用YBCO/LaAlO_3薄膜制成的1mm红外探测器,经技术保护之后,寿命已达3年。其D(500,10,1)=3.7×10 ̄9cmHz ̄(1/2)W ̄(-1),NEP(500,10,1)=2.4×10 ̄(-11)WHz ̄(-1/2);超导微桥(50μm×10μm)红外探测器,其D(500,10,1)=1×10 ̄9cmHz ̄(1/2)W ̄(-1),NEP(500,10,1)=2.3×10 ̄(-12)WHz ̄(-1/2)。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种快速计算离散余弦变换的递归算法结构。该结构给出了用两个2^N-1点DCT去代替2^ 蝶CT,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用开关控制的DCT/IDCT相结合的实现结构,在该 ,仅有正系数的乘法运算和基本的蝶形运算。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在边界环绕阵列机环境下,稀疏带状循环矩阵与任意矩阵乘积的成本最优并行算法,并根据二维离散小波变换(DWT)的矩阵表示,提出了一种与边界环绕阵列机环境相适应的图像小波变换并行实现算法,该算法具有计算成本最优和通讯要求低的特点.最后,对于32×32的边界环绕阵列,给出了模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推导了一种计算二维数组卷积的快速算法,该数组由d_1×d_2个复数点构成,其中d_2=2~m和d_1=2~(m-r+1)(1≤r≤m)。与计算二维卷积的常规FFT法相比,这种新算法所需的乘法次数较少而加法次数相近。它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避免数据矩阵的转置运算。  相似文献   

14.
王盛利 《电子学报》1996,24(7):104-10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维信号DFT快速算法,该算法是将多维DFT转变成多组一维奇频率DFT进行运算,那么其运算量主要取决于一维奇频率FFT算法,同时,这有很强的结构,可实现同址运算,文中例举了二维信号时,它与多项式算法的比较,结果是实数据时,两者相同,复数据时,本文算法比文献在加法运算量方面略优,文中还给出了三维四维的运算量。  相似文献   

15.
制作光伏型碲镉汞(MCT)探测器PN结常用的方法是离子注入法。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低能离子束成结更适合制作长波光伏型MCT探测器。本文报导了低能离子束成结的10.6μm光伏型碲镉汞探测器的性能,衬底为载流子浓度在0.8~6×10 ̄(16)cm ̄(-3)范围的P型MCT材料,离子束能量范围为100~600eV,通过离子束处理,可在P型MCT表面形成一薄层较低载流子浓度的N型区,而制成NP结,利用该技术成结制作的大面积、四象限10.6μmMCT探测器,在-20mV的偏压,80K的温度下,器件的峰值响应率和峰值分别为324.5V/W和1.13×10 ̄(10)cmHz ̄(1/2)/W,每元光敏面积为6.88×10 ̄(-3)cm ̄2。  相似文献   

16.
石峻  余松煜 《电子技术》1999,26(10):12-14
结合软件实现PSTN可视电话的实际应用,针对MMX技术单指令多数据(SIMD)的特点,讨论了MMX技术在视频编码的实时软件实现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将MMX技术同具体应用结合的途径,并以二维DCT快速算法的MMX优化为例,分析、比较了算法的MMX技术优化前后的算法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专为时分复用系统设计的时院分配计算算法。这种算法中主要用到的技术是从一个话务矩阵的各行选出一个区别代表的系统方法。对于任何话务矩阵,这种算法的分配效率都能达到100%,所产生的模式矩阵个数最多为n2-2n+2个(对于n×n矩阵)。  相似文献   

18.
二维离散W变换的多项式变换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多项式变换将二维离散W变换直接转移为一系列一维离散W变换,从而得到2DDWT的多项式变换法,算法不需复运算,结构简单,同上前使用的行列算法相比,该算法的乘法次数减少一倍,加法次数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9.
张力宏 《电信科学》2001,17(12):72-73
随着数据业务的发展和网络规模的扩大 ,DDN网络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DDN是一种基于时分复用(TDM)传输技术 ,它不能满足数据业务的突发性要求。·DDN设备只能为用户提供低速率接入(N×64kbit/s) ,中继速率低(N×E1) ,网络结构层次多 ,运营管理维护难。·用于管理的开销字节少 ,网管功能弱 ,故障排查时间长 ,运营维护成本高。·带宽时隙始终独占 ,电路利用率不高。·DDN链路不具备自恢复功能 ,不支持点到多点连接。·DDN节点机的帧中继板处理能力较低 ,DDN网络开展帧中继业务能力很差。·当需…  相似文献   

20.
赵滨  黄大庆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4):126-129
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DCT和IDCT的FPGA实现结构,采用行列快速算法将二维算法分解为两个一维算法实现,其中每个一维算法采用并行的流水线结构,每一个时钟处理8个数据,大大提高电路的数据吞吐率和运算速度。通过Modelsim仿真工具对该设计进行仿真,证明该算法的功能的正确性,进行一次8*8的分块二维DCT变换仅仅需要16个时钟,满足图像以及视频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