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伊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快速进展.中国和伊朗是东亚和中东重要的国家,东亚和中东正创造一个新的贸易圈,同时也在重新分配世界经济格局,中伊之间的经贸关系不仅影响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亚洲的经济合作和整个亚洲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中伊经贸关系的相互依存度,指出中伊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中伊经贸关系做了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中国则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本文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 订为背景,从两国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与特点入手,对1993—2014年间双边贸易发展趋势与特征展开分析,重点 对2014年中国向澳大利亚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特征进行梳理,从贸易政策、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三个方面解释了 中澳贸易商品结构变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梁歆歆 《商品与质量》2012,(Z2):300-301
2011年,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更为中国企业到东盟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与东盟双方的相互投资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继续推进投资合作的潜力巨大。无论是我国企业要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还是推进投资合作,都需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了解该国的自然、经济、政治、政策、社会、法律等方面的情况,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的预期效益。本文依据国际投资环境理论建立了一套东盟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中国对东盟各国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中国则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本文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为背景,从两国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与特点入手,对1993—2014年间双边贸易发展趋势与特征展开分析,重点对2014年中国向澳大利亚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特征进行梳理,从贸易政策、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三个方面解释了中澳贸易商品结构变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贸易竞争力和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发现中国与欧盟间贸易紧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贸易竞争性较低。通过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测算中欧双边贸易发展潜力,发现双边贸易发展潜力趋近于贸易"饱和"。建议强化双边政治互信,开启中欧自贸区谈判,多渠道深化双边贸易合作深度;加快国内改革进程,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积极创造条件,深入推进投资便利化,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东盟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2010年和2015年中国-东盟部分和全部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双方贸易发展将会大大加快。2005年7月,中国-东盟货物贸易降税计划启动,相互给予7000多种商品优惠关税待遇,其中大部分产品将于2010年降为零关税,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中国与伊朗贸易关系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中伊贸易现状和影响双边贸易关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以促进中伊贸易关系在新时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老区的发展相对迟缓,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短板”。社会平衡机制承担社会利益协调的功能,它可以用和谐的办法解决利益分配中的不均衡问题,以维护和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与平衡。河南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立社会平衡机制,采取加大对老区的扶持力度、优化老区产业结构、加强老区职业培训、开发老区“红色旅游”资源等举措,用和谐的手段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语言服务已上升到国家层面。东盟小语种翻译教育的升级,对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语言服务视角分析中国东盟小语种翻译教育面临的制度、行业、技术和高校支撑力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从全球化战略视角入手,完善顶层政策、小语种翻译教育产业结构、智能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强化高校教育职责等策略,以形成多主体共同推进语言服务水平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选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东盟6个主要国家2008—2014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整体水平。运用市场准入、边境管理、运输和基础设施、商业环境4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对应的12个二级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来测算东盟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准入、运输和基础设施是阻碍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关键因素。提出搭建便利化的组织与协作机制,深化沿线国家海关港口合作,加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构建和互联互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由于不同的政治原因均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一度繁荣。自清康熙年间起,清政府对贸易的控制由严变松,日本则由松转严。以清初两国之间的铜贸易为例,分析了这种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区域联动防治是解决以雾霾污染为主的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机制的实施中,区域内立法差异和冲突对区域联动防治造成制度规范层面的制约,区域内各地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平衡机制的缺失导致区域联动防治的实质不公平,区域内大气环境信息不通畅影响区域内政府合作与信任,以及区域联动执法监督薄弱制约联动防治目标的实现。通过完善协同立法机制构建区域内协同一致的规范体系,建立大气污染监测信息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健全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和通报机制,建立区域一体化大气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联动各方积极性,以及实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执法、强化区域执法监察等措施,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机制可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及其所提供的服务是直接用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需求,文化产业已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当前宁波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同时,也存在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产业规模占GDP的比重较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未来宁波文化产业发展要在推进文化管理职能转变、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和加强引导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低碳成为城市生态治理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国城市生态治理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城市环境破坏、城市生态结构失衡、公共设施不配套和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不完善等。城市生态治理要从政策、技术和社会等层面着手。首先,政策层面,要完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低碳经济政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设生态城市;其次,技术层面,要推广低碳技术,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推动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建设完善的城市生态结构和智慧城市;最后,社会层面,要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加强社会组织参与,完善市民参与机制。城市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以推动低碳目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由于不同的政治原因均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一度繁荣.自清康熙年间起,清政府对贸易的控制由严变松,日本则由松转严.以清初两国之间的铜贸易为例,分析了这种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媒介资源分配是传播研究领域中一个很重要的领域,资本化对媒介资源分配有重要影响。经济不平衡直观地反映在了媒介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上,要重视政策和管理层面的改革与完善,让国家政策、资本和传媒业三者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与东盟诸国经贸往来中,争端的解决机制就变得愈加举足轻重。本文拟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行的争端解决机制优缺,以及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可借鉴性,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和南海问题、台湾问题都是制约中国与东盟的伙伴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同东盟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同时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南海问题,以促进我国与东盟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93—2016年数据,在马歇尔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加入成本因素,采用协整检验和UECM模型分析了中国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的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对进口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粮食进口需求对生产成本、贸易成本、国民收入、进口价格具有长期和短期协整关系.生产成本、贸易成本及其组合作用在长期对我国进口国外粮食具有促进作用,即中国农业支持及进口管理政策实施没有扭曲国际市场价格机制作用,阻碍粮食进口.据此,中国在农业领域实施的相关政策完全符合WTO宗旨、《农业协定》相关规定及中国入世承诺.最后,文章提出调整农业支持政策、完善进口贸易措施和政策通报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10年之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协定。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束埔寨)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签订了《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启用,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将不断深化,为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带来互利双赢的局面。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