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河入海水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境内,经过清浦、楚州、阜宁、滨海4县(区)。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紧靠其北侧,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工程分两期实施。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建成后,洪泽湖及淮河下游地区防洪标准由目前的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同时将苏北灌溉总渠渠北地区1700多km2的排涝标准由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为淮河下游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简介  相似文献   

2.
淮河入海水道 (参见本期封面、封底图片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境内 ,经过清浦、楚州、阜宁、滨海、射阳等 5县 (区 )及淮海农场 .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 ,紧靠其北侧 ,西起洪泽湖二河闸 ,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 ,全长 163 .5km .工程分两期实施 ,近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2 2 70m3/s,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原来的 5 0年一遇提高到 10 0年一遇 ,同时将苏北灌溉总渠渠北地区 170 0多km2 的排涝标准由 3年一遇提高到 5年一遇以上 ;远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 70 0 0m3/s ,洪泽湖防洪标准可进一步提高到 3 0 0年一遇 .淮河入海水道南北堤距…  相似文献   

3.
1 工程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为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200万hm~2耕地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3.5km。其主要作用是与入江水道、灌溉总渠、分淮入沂等工程共同分泄洪泽湖以上15.8万km~2的来水,并兼顾渠北地区1710km~2的排涝,为改善环境和结合航运制造条件。 工程远景防洪标准按3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系淮水向东外排入海通道,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灌溉总渠北侧与总渠平行成二河三堤,东至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3.5km。滨海枢纽系入海水道第四级控制建筑物,位于入海水道CS111+800桩号、滨海县城南约6km处。本期实施为近期工程,设计流量2270m~3/s,校核流量2890m~3/s,设计防洪标准结合远期为300年一遇。 人海水道与通榆河正交处,两河最大运行水位差8m以上,滨海枢纽立交地涵的兴建,将使行洪高水及南北偏泓涝水穿越低水位的通榆河东流入海,保证两河水系独立,并解决入海水道南偏泓高片涝水、污水与北偏泓低片涝水,清水分流。  相似文献   

5.
刘松 《治淮》2001,(3):6-8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干河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工程远景按洪泽湖300年一遇洪水设计,行洪7000m~3/s;近期工程100年一遇设计,行洪2270m~3/s,挖泓筑堤,结合渠北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  相似文献   

6.
刘松 《治淮》2001,(3):6-8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干河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工程远景按洪泽湖300年一遇洪水设计,行洪7000m3/s;近期工程100年一遇设计,行洪2270m3/s,挖泓筑堤,结合渠北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  相似文献   

7.
戴清华  夏军  杨敏 《江苏水利》2004,(1):16-17,19
1 工程概况。淮河入海水道渠北片原属里下河地区水系。苏北灌溉总渠形成以后。截断了原排入里下河湖荡的涝水出路.后经多年治理,排涝条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着地势低洼、排水出路不足、排涝标准偏低等问题: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的实施,将妇女河入排水渠的口门切断.为解决妇女河涝水及滨海县城区污水的外排出路.兴建  相似文献   

8.
庄亚洲 《治淮》2002,(5):31-32
一、概述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3000万亩耕地、2000多万人口安全的战略性工程。由于大堤施工接头多,地质条件差,延伸距离长,薄弱环节多,南堤又与苏北灌溉总渠北堤嵌接,因而防洪与抢险任务较重。  相似文献   

9.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的主要骨干工程。入海水道行洪前,排涝达到了高低水、清污水分开的设计要求,但行洪时,因洪水未漫滩,造成南、北泓水头差相差较大。致使部分隔堤损坏,甚至影响调度闸的安全。因而有必要进行南北泓水位调节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一、前 言 洪泽湖是淮河中下游结合部的巨型平原水库,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堤、灌溉总渠堤等是苏北里下河、渠北、白宝湖地区的重要防洪屏障。洪泽湖下游洪水出路历来不足。历史上里运河大堤曾多次溃决,造成里下河地区大面积毁灭性灾害。建国后,经过40多年的治理,排洪能力由80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13000立方米每秒~1600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尽管如此,洪泽湖的防洪标准不足百年一遇,若遇  相似文献   

11.
董开友 《治淮》2000,(12):15
淮安枢纽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南郊,京杭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北侧,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二级枢纽,近期工程包括:入海水道穿越京杭运河立交地涵、古盐河与清安河穿堤涵洞、淮扬上堤路及渠北闸加固等建筑物组成。其作用是实现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的交叉,维持京杭运河航运现状,同时满足入海水道泄洪及渠北运西地区排涝要求和连接淮扬公路交通。 淮委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盐城市境内苏北灌溉总渠北侧,是承泄淮河洪泽湖洪水的重要防洪工程,配合现有的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等工程,可使淮河下游和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近期达到100年一遇,远景达300年一遇。洪泽湖是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km2洪水的大型湖泊型水库,总库容176亿m3,其下游洪水出路历来不畅。建国后经过40多年的整治,其下游排洪能力已由8000m3/s提高到13000~16000m3/s,但防洪标准仍不足100年一遇。若遇淮沂并涨,则只能防御约50年一遇洪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茨淮新河工程竣工,特别是怀洪新  相似文献   

13.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于1995年10月24日~27日在京通过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的技术审查。审查认为,尽快实施入海水道工程,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十分必要;报告推荐入海水道采用远期开挖深泓、近期泓滩结合,滩地居民全部搬迁的方案,以利于顺利泄洪,保持行洪道通畅,并使群众有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工程总体布局合理可行;入海水道工程实施后,配合入江水道、灌溉总渠和分准入沂等工程,近期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不低于100  相似文献   

14.
王军  张丽娟 《江苏水利》2002,(Z1):21-21
1工程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布置,与其形成二河三堤,苏北灌溉总渠北堤成为入海水道南堤,相应堤防等级由2级提高为1级,其穿堤建筑物等级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刘玉年  王世龙 《治淮》1994,(6):15-16
淮河入海水道规划是自洪泽湖东二河起,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东经淮安、涟水、阜宁,至滨海县入海,全长165公里。 入海水道工程酝酿已久。早在五十年代治淮初期,政务院作出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即确定开辟入海水道。1964年水电部规划局在《淮河流域治理初步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为保障洪泽湖大堤和里运河堤安全,必须扩大入江入海泄量;除继续完成分准入沂相机分泄淮河洪水经新沂河入海外,考虑在灌溉总渠以北,结合当地排涝开辟入海水道。在以后的历次治淮规划中均肯定了实施入海水道的作用。1991年国务院治淮治太会议决定中,把入海水道工程作为洪泽湖及淮河下游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的骨干性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工程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泽湖)洪水出路、保证洪泽湖大堤安全的一项战略性骨干工程.它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布置,并与其形成两河三堤,该处现有建筑物较多,且已形成泄洪、调水、灌溉、排涝、发电、航运和公路交通等多种功能的水利枢纽.  相似文献   

17.
周和平  袁聪 《治淮》2005,(2):40-41
一、工程基本情况 淮河入海水道为洪泽湖泄洪入海通道之一,设计流量为2270m3/s,西起洪泽湖,东至黄海扁担港,全长163.5km,沿程建有二河枢纽、淮安枢纽、淮阜控制、滨海枢纽、海口枢纽五大枢纽建筑物,淮安枢纽以下有两条泓道,主要用于排泄淮安、盐城两市渠北地区1710km2的涝水、污水.  相似文献   

18.
1工程概况淮河入海水道是洪泽湖最大的入海通道,设计流量为2270m3/s,西起洪泽湖,东至黄海扁担港,全长163.5km,沿线建有二河枢纽、淮安枢纽、淮阜控制、滨海枢纽、海口枢纽等5大建筑物,淮安枢纽以下有两条泓道,主要用于排泄淮安、盐城两市渠北地区1710km2的涝水和污水。入海水道  相似文献   

19.
黄琨  查红  王琪  单帅 《陕西水利》2022,(1):37-39
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排洪入海通道之一,也是引洪泽湖入废黄河以南地区灌溉的重要引水渠道,兼有排涝、引水、航运、发电、泄洪等多项功能.2019年苏北地区遭遇60年一遇的气象干旱灾害,主要湖库接近死水位,对苏北地区造成重大损失.旱限水位是确定干旱预警等级的重要指标,因此,对苏北灌溉总渠(盐城段)旱限水位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  相似文献   

20.
淮河入海水道在2003年大洪水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成后于2003年汛期首次启用,历时33 d,共分泄淮河洪水44亿m3。文中回顾了入海水道分洪的背景及过程,客观地分析了入海水道工程的启用对有效降低洪泽湖水位、减轻入江水道、分淮入沂、苏北灌溉总渠防洪压力发挥的作用,可为今后入海水道工程的调度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