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菊生 《治淮》1998,(1):6-8
“九五”期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价格收费体系的建设已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如何把握大局,抓住机遇,继续推动淮委水利价格收费工作再上新台阶,是“九五”期间摆在全委职工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水利价格收费作为筹集水利资金的重要渠道和建立水利“五大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水利走向市场的突破口,也是建立水利良性运行机制的前提。水利投入要有产出,工程运行中的耗费需要补偿,产出和补偿效益要通过价格和收费来实现。搞好价格收费工作,建立完善的水利价格收费体系,对实现水利经济良性循环,促进水利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水利价格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张扣兄 《治淮》2003,(1):17-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水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将日趋规范化、透明化和法制化。正确认识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特点,规范收费管理,完善收费机制,对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增强水利工程抗洪减灾能力,落实水利产业政策,推动水利事业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合理水价机制是水利改革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合理水价机制是水利改革的关键刘占周(华北水电学院郑州450045)水利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良性运行机制,走产业化的路子,关键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价格机制。这既是新形势对水利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水利改革的关键。1水...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我国把它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水利作为基础产业,它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上,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  相似文献   

6.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水利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兴衰。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水利价格收费体系,理顺水利价格收费关系,是水利各项经济改革的关键。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水利产业的主要产品——供水和水电,作为国民经  相似文献   

7.
1提高公开制度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水利企业不断深化改革,逐步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企业的活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有些企业的领导,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有所淡漠,职工代表大会形同虚设,企业的事情搞少数人甚至个别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加之,水利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水利企业还具有自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太相适应的一些特点,如底子薄、进入市场晚、竞争力弱、“等靠要”思想严重…  相似文献   

8.
王宏升 《中国水利》2000,(10):31-31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则,运营水利国有资产,盘活水利国有资产,使水管单位从根本上走出困境,真正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实现水利经济良性运行,笔者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 水管单位要走出困境,必须进行体制改革。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思路来指导改革。即水管单位必须逐步企业化。 水管单位类型多,结构复杂,改革难度大,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以能促进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近市委又提出了“学先进、赶江南,三年实现再翻番”的经济发展目标,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水利行业,要适应这场改革,必须以发展壮大水利基础产业为目标,以加强水利经营管理为重点,以转换机制、创办实体、完善收费制度为突破口,建立起适应水利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孕育和建立,水利在整个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实现了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的飞跃。这一方面说明,水利的作用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对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这样的要求,就要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建设完整意义上的社会水利体系。目前最紧迫的就是要大力发展城市水利。 一、城市水利的基本内容及与传统农业水利的关系 所谓城市水利,是指为加强城市水的兴利防害作用,而建立健全的规  相似文献   

11.
康万营 《治淮》1999,(12):31-3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面临着如何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以及怎样推动经济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水利建设中重投入轻产出,重建设轻管理,只注重社会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的问题较突出。其结果是作为回报率最高的水利产业,自身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自身消耗得不到合理补偿。这是水利行业难以走出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尽快改革现有的水利经济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水利行业也由单纯的建设生产管理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并逐步建立起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经营管理为重点的水利新体制及相应的运营机制。水利事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据统计,山东省临沭县水利职工中,经济类人才不足5%,企业职工人数也仅占23%。以这样的一种现状,面对发  相似文献   

13.
由广东水利改革谈水利与市场经济接轨杜淡娟,徐广生(河海大学南京210024)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下,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水利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体...  相似文献   

14.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5年来水利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作为基础设施,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应该予以大力扶持。但作为基础产业,它必然要走向市场,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富有活力的产业发展机制。然而,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水利完全作为公益事业发展,行业内部重建设、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不但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使水利行业工作和生活条件陷入困难的境地。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行业对水利经济工作的认识也…  相似文献   

15.
1 基本概况 建国以来,蒙阴县人民为控制洪水,除害兴利,大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以91座中小型水库为主体的水利工程体系,其中4座中型水库在防洪、灌溉、城市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水利机制已缺乏应有的活力,严重阻碍了工程效  相似文献   

16.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水利要加快产业化步伐,尽快进入市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壮大水利产业的必由之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士。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辽宁省白石水库在工程建设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国家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要求水利要加大改革力度,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扭转行业贫困局面。水利要改革、发展,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有资金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水利财务改革的力度,实现水利财务状况根本好转,而加快水利价格收费体系建设则是实现水利财务根本好转的突破口。 在我国由国家定价的垄断性商品中,价格形成机制基本沿袭计划经济体制而来,其公式:价格=成本 税金 合理的利润,这里的  相似文献   

18.
水利作为基础产业,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自我维持,自我发展,这就要求人们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赶超意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水利良性发展机制,调整水利产业结构,大力兴办经济实体,发展壮大水利经济实力,形成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作为水利行业应如何进入市场呢?笔者认为,应使水利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虽然因素有许多,但单从市场来看,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占领现实市场;一是抢占潜在市场。占领现实市场,也就是水利跟着市场走,根据人们业已形成的消费需要,组织生产和服务。这样可使水利行业获得现实利益,维持生存,并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水利行业对农  相似文献   

2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意味着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而且要求政府角色的实质性转换。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的基本前提。水利要走向市场,同样要求各级水利政府部门彻底转变职能,培育和建立良性水利市场运行机制。一、统筹规划、宏观调控从建立良性水利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出发,无疑必须逐步减少政府对水利微观经济的直接控制。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放活水利微观经济,绝不意味着政府对水利宏观经济可以采取优任自流,-“放”百了的态度。发展水利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各级水利政府部门运用科学的计划、规划、法律、规章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