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熊干清 《治淮》1999,(5):6-7
淮河入江水道是洪泽湖以下排泄洪水入江的主要河道,兼有除涝、灌溉、航运等综合功能,是保障淮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水利设施。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造成入江水道水文条件产生了变化,使洪水下泄不畅,过水断面的糙率加大,下游洪水位抬高等,形成了中小流量高水位,加大了沿线的防洪压力,影响洪水调度决策,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高福生  朱玉龙 《治淮》1994,(7):24-24
1991年汛期,淮河入江水道自5月31日至8月25日连续行洪118天,宣泄淮河上中游来水444.68亿立方米,为确保淮河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河道中存在诸多行水障碍,尤其是改道段大面积的阻水柴草,使得入江水道自尾渡至漫水公路水面曲线全面超过设计值,在三河闸下泄8900立方米每秒时,金湖站水位达11.69米,相当于设计行洪10000立方米每秒时的水位。入江水道上段在长时间、高水位的浸泡和冲刷下,出现了多处险情。当年入江水道除险  相似文献   

3.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泄洪河道,自三河闸起至江都市三江营止,全长156公里,流经淮阴、扬州两市的洪泽、盱眙、金湖、宝应、高邮、邗江、江都和扬州郊区等8个县(市、区)。50年代初期,入江水道按设计行洪8000立方米每秒、高邮湖水位8.5米、三江营5.24米的标准,加固、兴建水工程。1969年重新编制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采用金沟改道段做大汕子格堤方案,按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高邮湖水位9.5米、三江营水位5.66米设计。 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由  相似文献   

4.
刘松  周维军  奚斌  张瑾 《治淮》2015,(4):19-21
为了研究淮河入江水道改道段的苇草对其综合糙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河工模型试验采集了分析所需数据,利用资料提出的公式从流量、水位、水面覆盖率三方面对其综合糙率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淮河入江水道改道段的综合糙率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变小,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水面覆盖率ki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游行洪的干流,全长157.2km,设计行洪流量为12000 m~3/s,承泄淮河上中游约80%的洪水。沿线河、湖、滩串联,湖滩长度约占50%;地形、地貌、植被复杂实际河道糙率增大,致使水位抬高,行洪能力降低。该文分析了入江水道行洪能力降低的原因及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钱睿智 《治淮》2013,(12):36-37
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游主要排洪走廊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其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非常重要。本文从水源涵养、湖泊湿地建设与恢复和水利风景区水生态保护三个方面提出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措施,恢复湖泊景观湿地生态功能,促使水生生物生境得到进一步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7.
张锦家 《治淮》2004,(8):9-10
一、工程概况 淮河入江水道工程于1969年10月开工,1970年夏堤防主体工程完成.它是淮河下游的主干道,也是洪泽湖泄洪的最大口门,设计行洪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分洪流量目前占洪泽湖总泄洪流量70%以上.在淮安市境内自三河闸至高邮湖,河道总长56公里,堤防长149公里(其中左堤防98.4公里,右堤防50.6公里),沿堤涵闸(洞)77座,流经盱眙、洪泽、金湖三县.  相似文献   

8.
朱玉龙  高福生 《治淮》1997,(3):30-32
1991年淮河大水中,设计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的入江水道,最大行洪8900立方米每秒时,沿线穿堤涵闸大多漏水严重,闸门明显薄弱,防洪大堤也发生多处窨潮和渗漏,在外洪内涝夹击下,给入江水道度汛造成极大困难。经沿线广大干群奋力拼搏,采取打土坝堵闭穿堤涵闸、在渗漏堤段帮后戗或圈堤蓄水等方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安全度过了汛期。淮  相似文献   

9.
10.
11.
盛家宝 《治淮》1996,(10):21-22
江苏地处淮河流域下游,承担着河南、安徽等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除通过苏北灌溉总渠(设计流量800立方米每秒)分泄入海和淮沭河(设计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分淮入沂外,主要经过入江水道(设计最大排洪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排泄入江。目前,入江水道工程承担着江苏75.9%的淮河设计排洪任务,在淮河流域排洪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自三河闸起经金沟改道至高邮  相似文献   

12.
由于滩地阻水,以致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为寻求有效的治理措施,建立了该河道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值模型,并采用实测地形断面资料以及2007年和2003年两次洪水的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成功模拟了二次洪水的行洪过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切滩工程实施后的水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对观音滩、大墩岭、新民滩、邵伯湖滩群实施切滩工程,可有效降低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水位,增大入江水道行洪能力。  相似文献   

13.
董毅 《江苏水利》2000,(7):20-21
1 概述 淮河入江水道承担洪泽湖以上15.8×10~4km~2和三河闸至邵伯湖区间6633km~2的排洪任务,设计流量为12 000m~3/s,其下游段通过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及芒稻河四条河道泄洪入江。从近30年的水情资料来看,淮河上中游地区发大水时,下游地区往往也是降雨频繁之时,洪涝并发,因而入江水道行洪通过芒稻河排洪的机会很少,一般由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担负。1962年、1972年、1973年先后建成的万福闸、太平闸、金湾闸一起构成了淮河入江水道的最后口门。根据资料分析,金湾河行洪能力远未达标,限制了入江水道工  相似文献   

14.
扩大洪泽湖中等水位入江水道泄量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在苏北灌溉总渠未开挖之前,淮河洪水几乎全部走入江水道下泄,即使在总渠开挖之后,淮河90%的洪水仍由入江水道承泄。入江水道经过三次加固扩大,现设计行洪能力为12000m~3/s,为排泄淮河洪水,免除淮河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设计流量所对应的洪泽湖水位偏高,使得洪泽湖中等水位时泄量还没有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同时现状设计水位条件下的控制运用又与现有几条泄洪道的运用方案有不尽合理之处。从几十年来的运行情况和现有工程优化调度等方面着眼,扩大洪泽湖中  相似文献   

15.
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游最大的泄洪河道,承担着淮河上中游70%以上的洪水泄入长江。根据1961—2018年大洪水期间的实测资料,利用水位流量法计算分析入江水道的泄洪能力和防洪能力。结果表明:因历史客观条件限制以及4个梯级控制河段整治的难度与复杂性,在不同时期各控制河段的行洪能力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经过多年持续有效治理,河道行洪能力整体得到提高;由近年来实测资料推算,各控制河段的行洪能力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对入江水道行洪能力的分析为淮河下游区的防汛抗洪和降低特大洪水威胁提供借鉴和参考,对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淮河入江水道金湖段全长31km.两岸防洪圩堤115km,设计行洪流量12000m^3/s。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由入江水道经高邮湖、邵伯湖下泄入长江。该行洪道以束堤漫滩行洪为主。保持设计行洪能力,对淮河下游地区的防洪保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6—2010年枯水期6幅TM遥感影像数据和2010年、2015年典型断面测量数据,从不同尺度对鄱阳湖入江水道区冲淤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入江水道主槽总体表现稳定,不存在游荡现象;入江水道主槽总体表现为冲刷,年冲刷速率为0.01 m;濂溪区朱家村以北河段、星子水文站断面附近因受人类活动较少,主槽岸线未发生显著变化,表征为冲刷集中区,年冲刷速率分别达0. 08 m、0. 04 m;濂溪区至庐山市老虎垄之间河段、庐山市陶子发河段在2000—2010年间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在2010年后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减弱情况下分别表征为冲淤平衡区和淤积区。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水利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的前提。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高度重视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从制度建设、过程管理、监测分析等方面层层把关,狠抓"三同时",为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鄱阳湖入江水道的总磷时空分布规律,区分水文自然节律与采砂影响的主次关系,结合区间纳污情况,对老爷庙、星子及蛤蟆石断面的总磷监测数据进行了时空变化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入湖水量差异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与纳污能力的变化,鄱阳湖入江水道主要断面的总磷指标存在"丰水期优于枯水期"的周期性波动规律;老爷庙-星子段总磷浓度总体呈现优化趋势;星子-蛤蟆石段则呈劣化趋势;鄱阳湖采砂相关作业对断面水质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其本质是底泥扰动带来的内源性污染迁移,其影响较入湖排污带来的外源性污染要小.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理性地分析采砂对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应用模糊评价模型对淮河入江水道夹江段左岸带的结构稳定性、景观适宜性、生态健康性、生态安全性及其总体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段结构稳定性属于不稳定等级,景观适宜性属于高度适宜等级,生态健康性属于健康等级,生态安全性属于次安全等级,总体生态状况属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