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军民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4,(6):36-36
“我自己是农民出身,最能体会农民的需求,保护农民的利益应该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农民是靠土地生存的,没了土地,农民靠什么吃饭?”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广厦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楼忠福在接受采访时,神情激动。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尺.不管当地农民收入有多高,只要农村人居环境不从根本上改变,就不能说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成就."周强说,要切实将村庄治理工作与各地农村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村庄治理切实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3.
住房保障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好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秦光荣表示,今年,云南省把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作为政府的工作重点,以满足城镇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求为目标,加大廉租房建设,力争四年内解决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4.
5.
6.
前不久,记者曾在建设部全国市长之家采访过张志银市长,这次是老朋友见面分外亲切,采访进行的很顺利。 相似文献
7.
举世瞩目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不久前业已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我们对“两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年的“两会”是继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次换届的大会,意义十分重大。全国各地、各民族、各行业的代表群贤毕至聚首北京“沐浴三月春风、策论安邦治国”。建设行业因涉及面广、影响遍及千家万户,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成为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计和参政议政的热门话题。本刊记者今年有幸获准采访“两会”,亲眼目睹了“两会”的盛况,亲耳聆听了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见证了“盛世盛会”这一历史的华彩篇章,期间也访问了十多位与会代表、委员,他们的真知灼见确是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很有启迪。现择其要者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用裴春亮的话说,没有裴村父老,就没有裴春亮的今天。裴村虽然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但是裴村人的良心不老,裴村人的情意不老。正是裴村人的深情厚意才有了裴春亮今日的成功。他今天的善举也是为了回报少年时代父老的真情。 相似文献
9.
举世瞩目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不久前业已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我们对“两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年的“两会”是继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次换届的大会,意义十分重大。全国各地、各民族、各行业的代表群贤毕至聚首北京“沐浴三月春风、策论安邦治国”。建设行业因涉及面广、影响遍及千家万户,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成为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计和参政议政的热门话题。本刊记者今年有幸获准采访“两会”,亲眼目睹了“两会”的盛况,亲耳聆听了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见证了“盛世盛会”这一历史的华彩篇章,期间也访问了十多位与会代表、委员,他们的真知灼见确是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很有启迪。现择其要者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近几年全国各地“两会”讨论的热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更加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对如何建设新农村,各种意见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政策的倾斜和大量财政的投入,2006年的新农村建设注定将发生质的变化。3月9日下午,“可再生能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在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召开。两会代表、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出席了会议,为到会的数十家媒体和记者讲述了他在两会上的提案──倡议国家推动“新能源、新农村”运动,即在农村大力推广太阳能建筑和设施,并解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在前不久的国新办新闻… 相似文献
11.
伍鹏程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8,(5):18-18
去年12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六个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之一。作为节能减排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2.
胡轾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9,(5)
天津市千方百计为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问题,通过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多项住房保障政策,使许多困难家庭受益。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建委主任李全喜。 相似文献
13.
3月7号全国人大上海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开放团组活动,本来预定下午3点开始,可当记者2点半到达上海厅时,却见各路记者早已携带“长枪短炮”占据了各处“有利地形”,上海团受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正钱七虎,中国著名防护工程和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首任院士。总参科技委常委、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的防护及地下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钱院士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以他为主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全军工程兵发展趋势动态模型》和我国确定人防工程防护标准的若干模型,开创了我军工程兵工程保障及我国人防工程领域的软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