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亮 《互联网周刊》2007,(16):18-18
刚刚站稳脚跟,联想就有了新的狩猎目标。"我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整合过渡阶段,这个并购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成功的并购。"8月2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2007/ 2008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用这样的一句话回击了当初质疑公司并购IBM PCD前景的人。对于日益在西方媒体圈树立起东方  相似文献   

2.
快公司     
<正>快公司曾被用来指通过资本运作创建的公司,这种描述稍有偏颇。因为,"快"已经成为互联网化时代的重要生命体征。IT行业里有两件事百说不厌,一是裁人,二是并购。如果说前者是对业务产品链的重组和舍弃,那么后者则是快速部署新业务的制胜法宝。被并购公司的加盟,能使并购主体公司获得扩大规模和创新所需的技术、专业知识和资源,最关键是这一切的"占有"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快,符合现代IT的节奏,是胜利者的一路狂歌,也是IT使命与先机最后终结的魔咒,几乎每一个能生存的IT公司都是一家快公司。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并购重组不会直接带来1 1>2的效果。恰恰相反,带给公司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我们即将要收购APC公司,成立全新的APC-MGE公司,我希望你能来做这个公司的CEO。"就在2006年10月30日施耐德公司正式宣布收购APC的前几天,施耐德公司太平洋地区副总裁Laurent Vemerey接到了CEO赵国华的电话,当时,他正在施耐德澳大利亚的办公室办公。  相似文献   

4.
作为专业打印的"领头马"美国斑马技术公司,希望通过一系列并购实现业务的扩张和自身的转型。这匹斑马,"不吃素"。  相似文献   

5.
微软选择了放弃收购雅虎,放弃了坚持个性的雅虎。从1月31日,微软正式向雅虎"求婚"到5月4日微软宣布放弃收购雅虎。历时三个月的并购大戏终于以"分手"为结局。杨致远坚持了他所坚持的雅虎的独立性,这也许就是雅虎名字后面"!"的真正含义。475亿还是530亿并不是问题的核心,在此次并购中,微软并没有表现出以往剑不空回的气势,  相似文献   

6.
这组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偏安青岛一隅的民营企业家,因为意气用事愤而赴美抄底的故事。他甚至戏剧性地因此一夜成名,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老板,摇身一变成为海外并购新拿来主义的诠释者。他的刺刀永远为理想服务,并宣示着这样一个事实:民营航空制造业正在与中国商用大飞机一同崛起。这不是产业巨头海外并购的典范,却是民营企业完成技术国际化的样本。中国直升机大王的欢笑与辛酸、成就与泪水,和那些已成往事的一点一滴,都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19日.卓灵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并购世界名企德围汉森EIB事业部的签字仪式在深川顺利举行。当天,300余位中外来宾见证了这次并购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实现企业规模扩大的重要方式之一。联想通过并购IBM PC业务,一举跃升为世界第三大PC制造商;国美电器曾经因为并购永乐、大中而坐上了国内家电零售业的头把交椅。像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但它们都反映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企业并购可以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  相似文献   

9.
《软件工程师》2001,(9):27-29
<正> 在CA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兼并无疑是使其得以飞速扩张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创业之始,王嘉廉就以他的卓识远见选择了兼并,并睿智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策略开始了一系列的兼并活动:将瑞士加盟公司、卡培兹公司、IUS公司、莱金特公司等都收归旗下……以后,成为CA盘中餐的公司已达70余家,并购金额从10万美元增长到18亿美元。兼并使他以最迅速便捷的方式获取了人才、技术、资金和市场,从而使公司的发展如  相似文献   

10.
周颖微 《程序员》2001,(4):78-80
2000年全球并购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并购规模巨大。尽管动用资本越来越大是经济发展中顺理成章的事,但达到某种程度后,事件的性质便有了变化。比如,当一次商业并购动用的资本足以与一国的财力抗衡时,就无法平心静气地在理论意义上讨论并购的动因、过程与效果评价了;当一次跨国并购形成的新公司资产超过一国甚至同一区域几国的全部资产总和时,也很难把它仅仅当作是商业并购。  相似文献   

11.
年度新闻     
2010~2011年,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有的战争结束了,有的战争开始了。而在PLM领域,同样发生了很多大事,而且其中的火药味,一点不逊色于真正的战争。抛开人事更迭、公司并购这类"简单粗暴"的竞争,最引人注目的是,在  相似文献   

12.
李兆勇 《软件》2005,(8):76-77
小刘在一家公司供职,平时没事喜欢弄些电影来看看。久而久之,许多同事都迷上了他的电脑。这下就让小刘为难了,因为电脑上还有很多公司的保密文件呢!看着他着急的样子,我决定帮帮他。  相似文献   

13.
冯华 《微电脑世界》2004,(21):43-43
刚到公司的第一天,他就拿着机票出门了,先用三个星期拜访了中国的合作伙伴,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又与台湾、美国、上海的同事进行交流,他就是刚上任不久的优派中国区总经理黎德孝先生。为何他如此匆忙?因为他担负着优派下一阶段的目标——重返第一,并在适当的时候超越第一。  相似文献   

14.
2005年8月22日,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后,齐向东走出了雅虎(中国)公司的办公室,留在屋内的是他的雅虎中国副总裁的职位。不过,他并没有就此停下来,因为第二天他就到属于自己的公司上班。  相似文献   

15.
布丁 《软件世界》2005,(3):23-23
卡莉的前车之鉴并不能阻挡上市公司的并购热潮。联想集团 并购IBM PC业务的新闻直到今天依然吸引着媒体的视线,而最近 传出的盛大收购新浪19.5%的股权更成为IT行业里最吸引眼球的 事物。一边是因为收购消化不良而被迫辞职,一边却是敲锣打鼓 热火朝天的并购景象。  相似文献   

16.
孙科 《玩电脑》2005,(6):40-41
小刘在一家公司供职,平时没事喜欢弄些电影来看。久而久之,许多同事都迷上了他的电脑,这下就让小刘为难了,因为电脑上还有很多公司的保密文件呢!看着他着急的样子.我决定帮帮他。  相似文献   

17.
木子 《信息网络》2007,(12):42-44
今天,望着"嫦娥一号"舒袖奔月,孙家栋,这位"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75岁高龄的老人,又是淡淡的一笑,因为他已习惯了一次次飞天的成功,一次次地抬头看天。不过,这次他只是抬头望月,因为月亮的周围,有他送上去的"嫦娥"在飞……  相似文献   

18.
开源ERP崛起     
《软件世界》2006,(14):12-15
由于担心商务软件公司之间的并购会伤害公司的ERP投资,John Rogelstad正在寻找一个替代产品。他正不经意地拐入开源ERP的轨道。Marena是一家做手术后服装的工厂,Rogelstad是运营主管,他原本有一套融合ERP系统的Lilly软件,但是在Lilly被INFOR全球咨询公司收购后,他发现Lilly的ERP支持明显下降。Rogelstad说,“我们感觉自从INFOR并购了Lilly,他们变得非常官僚、无组织性,Lilly对并购的兴趣比对制造、开发核心产品的兴趣更浓。”在努力寻找替代品的过程中,Rogelstad发现Lilly不是惟一被收购的公司。除了Lilly之外,INFOR还并购…  相似文献   

19.
赵天利 《计算机》2001,(28):29-29
门户网站的繁衍.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新时代。随着NASDAQ的疯狂,中国网站均数量急剧膨胀。进入2000年,NASDAQ的大跌,高科技般的每况愈下.使风险投资者不再一掷千金。网络公司不再烧钱如烧纸,此时的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尤其是对互联网业来说.更是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寒冬,于是,并购开始大行其道!他们希望通过并购整合,达到1 1>2的效应.从而改变目前网络业只会“烧钱”而不盈和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不是因为从师范院校毕业了就会教书的,更不是因为拿到了"教师证"就能受学生欢迎。而这其中的"会"与"能",显然不是"教师证"自带的软件,而是因教师的实践和不断研修所致。一个拒绝"长大"的教师,永远都只能在"似会不会"与"似能不能"前徘徊。●拒绝"长大"的后果吕老师的学科功底在全县是没人敢与他比肩的,不仅学生,就是许许多多的同科教师,只要遇到了解答不了的物理习题,也都会去向他求助。然而好景不长,在随后的日子里他的粉丝却越来越少,他竟然到资料室当了一名管理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