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经二氯甲烷浸提,进行GC/MS分析,对通风、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21种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风度20%卷烟2、5 mm滤嘴卷烟与参比卷烟(20 mm滤嘴、不打孔)相比,21种酸性成分总量分别减少了22.1%、26.3%。通风、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不同酸性成分减少的程度不同,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物质减少较多,而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物质减少较少。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卷烟滤嘴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卷烟及滤嘴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简要概括了卷烟中滤嘴的组成结构及其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相关工作的归纳和总结,着重探讨滤嘴技术在卷烟降焦减害中的应用,对今后卷烟行业滤嘴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为新型功能化卷烟滤嘴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滤嘴通风率对加热卷烟气溶胶主要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滤嘴通风率及打孔位置的加热卷烟烟支,并测定了气溶胶中烟碱、水分和丙三醇的捕集量及滤嘴中的截留量。结果表明:(1)随滤嘴通风率增加,气溶胶烟碱、水分捕集量呈降低-升高(70%~75%滤嘴通风率时达到峰值)-降低的变化趋势;气溶胶丙三醇捕集量呈升高(70%滤嘴通风率时达到峰值)-降低的变化趋势。(2)随滤嘴通风率增加,滤嘴中烟碱、水分截留量呈降低-升高-降低或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滤嘴通风率70%左右截留量最低;滤嘴中丙三醇截留量呈降低-稳定的变化趋势,在70%滤嘴通风率时截留量最低,且滤嘴中丙三醇截留量远大于气溶胶捕集量。(3)流经烟丝段气流体积约为11 mL时(80%滤嘴通风率),单位气流体积中主要成分捕集量较高;流经烟丝段气流体积约为16.5 mL时(70%滤嘴通风率),单位气流体积中主要成分截留量较低。(4)打孔位置远离唇端有利于增加气溶胶主要成分的捕集量,同时有利于降低滤嘴中主要成分的截留量。(5)滤嘴通风率、打孔位置对气溶胶主要成分捕集量均有显著影响,且两者间存在显著交互效应;滤嘴通风率对气溶胶中主要成分捕集量的影...  相似文献   

4.
凹凸棒石吸附剂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实验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为寻求一种能够有选择性地去除卷烟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吸附剂 ,进行了凹凸棒石在卷烟滤嘴中的添加应用实验。在滤棒成形机上将 3%的凹凸棒石悬浊液均匀施加到开松后的醋酸纤维丝束上 ,制备成合格的滤棒样品 ,控制每支滤棒中的吸附剂含量约为 1.5mg ;取普通醋酸纤维滤棒作对照 ,与添加凹凸棒石吸附剂的醋酸纤维滤棒于同一卷接机组、同一原材料、同一卷制条件下卷接成烟支 ,进行卷烟烟气分析和评吸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在醋酸纤维滤棒中添加凹凸棒石吸附剂 ,能使焦油降低 1.4mg 支 ,一氧化碳降低 1.1mg 支 ,而烟碱量保持不变 ,且卷烟的内在质量不受影响 ,能够保持卷烟原有的吸味风格。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测定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的烟碱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探讨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烟碱的原理和方法,并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两者的测定结果非常接近。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气相色谱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滤嘴长度和通风度对一些酯类香料在卷烟中转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滤嘴长度和通风度对酯类香料在卷烟中转移率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不同长度不同通风度滤嘴卷烟注射一些酯类香料于22 ℃±2 ℃和RH 60%±5%环境中密封保存一周的转移率,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多因子及互作项逐步回归法分析了滤嘴通风度和滤嘴长度与香料转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滤嘴通风、滤嘴长度对肉桂酸酯类香料在烟丝中的持留率和主流烟气中的转移率几乎无影响;②若不考虑香料单体物理特性,滤嘴长度与酯类香料的烟丝持留率显著负相关,与滤嘴迁移率显著正相关,滤嘴通风度与烟丝持留率相关性不显著,与滤嘴迁移率微弱正相关;③滤嘴长度、通风度与酯类香料主流烟气转移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 ,一次进样同时完成一个卷烟烟气总粒相物样品中烟碱和水分的定量检测。讨论了内标物的选择 ,以及使用茴香脑作为内标物时的注意事项。该试验首次使用国产色谱仪和国产色谱工作站 ,并和进口仪器进行了比对试验 ,相对偏差均小于 3% ,方法快速、准确、操作方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一种具有能持久贮存真实电荷(静电)能力的聚丙烯驻极体纤维制成的卷烟滤嘴,比醋纤、丙纤滤嘴的滤效高100%~120%,能捕获烟气中40%~60%的焦油,是一种成本低、见效快、产出高的高效滤嘴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不同圆周、不同滤嘴通风率卷烟主流烟气酸性成分逐口递送的变化,分析了 17、20和24 mm圆周卷烟,0、25%和50%滤嘴通风率下主流烟气酸性成分的逐口释放量,比较了相同滤嘴通风率、不同圆周卷烟烟气酸性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差异,考察了相同烟支圆周、不同滤嘴通风率下单位焦油酸性成分逐口释放量均值的差异、逐口释放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卷烟降焦技术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卷烟焦油产生量的主要因素有叶组配方、烟支结构、卷烟纸透气度和滤嘴的过滤效率。欲将卷烟焦油量大幅度降低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试图通过在卷烟配方中选用一些燃烧后焦油产生量较低的烟叶来达到降焦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在卷烟中加入一定量的烟草薄片和膨胀烟(梗)丝、改善烟支结构,均可降低卷烟焦油量。将卷烟纸的透气度控制在70coresta以下,适当提高滤嘴吸阻并降低烟支吸阻,不仅有利于降低卷烟焦油量,而且有利于改善卷烟的吸味品质。滤嘴通风的降焦效果取决于稀释率的大小,过高的稀释率不利于卷烟的吸味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滤嘴通风率对不同类型卷烟烟气气溶胶释放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滤嘴通风率的两用型烟支(可燃吸、配套加热烟具加热后抽吸),采用气相色谱仪(GC)和DMS500快速粒径谱仪,研究了点燃和加热条件下烟气气溶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1)在点燃和加热条件下,烟气出口温度均随滤嘴通风率的增加逐渐降低。(2)随着滤嘴通风率从0增加至64.08%,在点燃条件下,总粒相物及粒相物中烟碱、丙二醇、丙三醇和水分的释放量减少;在加热条件下,总粒相物、粒相物中烟碱和丙三醇的释放量先增加后略微减少,粒相物中丙二醇的释放量增加,粒相物和气相物中水分的释放量减少。(3)随着滤嘴通风率的增加,在点燃条件下,烟气气溶胶粒径均分布在60~2 000 nm范围内,粒数浓度减小,粒数中值粒径(CMD)增大;在加热条件下,滤嘴通风率为0时,烟气气溶胶粒径主要分布在40~500 nm;滤嘴通风率为47.86%和64.08%时,粒径主要分布在40~1 000 nm,粒数浓度与粒子体积浓度先增加后减小,CMD和体积中值粒径(VMD)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为卷烟通风打孔工艺参数的选择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卷烟降焦综合技术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影响卷烟焦油量各主要因素的分析,对各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卷烟焦油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增加滤嘴过滤效率,对保持卷烟风格和吸味效果较好,但降焦效果有限;使用通风技术虽降焦效果显著,但对卷烟风格和吸味影响较大;加入烟草薄片和膨胀烟(梗)丝,可改善烟丝结构,明显降低卷烟焦油量,但易影响卷烟的香气品质.因此必须综合利用这些降焦技术并有步骤地进行,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总通风率和吸阻是评价卷烟卷制技术和影响卷烟内在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分别选取采用和未采用滤嘴通风技术的两组真、假卷烟样品,测定它们的总通风率和吸阻,并且运用假设检验分析指标总体平均值的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真、假烟的吸阻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滤嘴通风技术的真、假卷烟,其总通风率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两项指标在判断卷烟真伪时可作为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卷烟焦油量 ,对卷烟密度和丝束单丝线密度与卷烟焦油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制丝线关键工序的工艺加工参数 ,提高过程加工精度 ,稳定提高了烟丝的填充能力和耐加工性 ;对卷烟机风力送丝系统及后身进行改进 ,稳定和降低风速 ,减少风送及卷制过程中烟丝的造碎 ,降低了烟支密度 ;采用低线密度的丝束卷制高吸阻滤棒 ,在保持卷烟吸阻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增大滤嘴吸阻占卷烟吸阻的比例 ,同时研究了烟支密度和滤嘴吸阻的变化对卷烟焦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烟支密度每降低 1mg/cm3 ,卷烟焦油量平均可降低约 0 .1mg/支 ;滤嘴吸阻占卷烟吸阻的比例每提高 1% ,焦油量平均降低 0 .3mg/支左右。综合运用上述 2种稳定和降低卷烟焦油量的措施 ,使“群英会”牌系列产品的焦油量平均值下降了 1.1mg/支 ,焦油量稳定在设计值± 1mg/支以内。  相似文献   

15.
摘 要: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经二氯甲烷浸提,进行GC/MS分析,对通风稀释、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45种挥发性、半挥发性中性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通风稀释20%卷烟、25mm滤棒卷烟与参比卷烟(20mm滤棒)相比,45种中性成分总量分别减少了19.0%、30.7%。通风稀释、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不同中性成分减少的程度不同,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物质减少较多,而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物质减少较少。    相似文献   

16.
近红外光谱法预测烟气总粒相物中的烟碱含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直接扫描烟叶粉末,建立了预测烟气总粒相物中烟碱含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内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86.57,均方差(RMSECV)为0.385;外部验证的决定系数(R2)为81.32,均方差(RMSEP)为0.398,近红外预测值与标准测定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8.89%。通过配对t-检验,该方法与标准方法测定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精密度高,可用于烟气总粒相物中烟碱含量的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通风分配对主流烟气酮类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规律,采用两种色谱分离柱的GC-MS法测定了卷烟主流烟气中酮类化合物的释放量.结果表明:①定性定量共鉴别出56种酮类化合物,其中有27种酮类化合物的释放量>1μg·支-1,且其总量占56种酮类化合物释放总量的91%以上,表明这27种酮类成分是烟气中重要的酮类化合物.②滤嘴通...  相似文献   

18.
用炭纸做卷烟复合滤嘴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粉状活性炭、某些经改性的矿石粉和木浆经调浆后,或涂布或抄纸,制得的活性炭吸附纸(简称炭纸)疏松多孔、质地均匀、无毒无味,具有一定强度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尤其对极性大分子有机物质有独特的吸附作用,可去除卷烟燃烧时产生的焦油和杂味。与醋纤制成复合滤嘴并接烟测试,比醋纤滤嘴降焦油效率高15%~30%。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不同滤嘴通风中细支卷烟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规律,分析17 mm和20 mm圆周卷烟在0%、25%和50%滤嘴通风度下主流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比较相同滤嘴通风、不同圆周卷烟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的差异性,考察滤嘴通风对中细支卷烟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均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色谱柱内标法对烟气总粒相物中烟碱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两种不同的毛细管柱应用于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烟碱的测定,并与一种填充柱进行了对比.3种不同条件下的测定结果显示,烟碱含量与峰面积比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填充柱相比,两种毛细管色谱柱表现出更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同时体现了柱效高、分离时间短等优点,可更好地用来检测烟气总粒相物中的烟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