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和目的  研究烘焙与否对白肋烟膨胀烟丝质量的影响。  方法  分别采用烤烟烟片处理线(不加料)、白肋烟烟片烘焙处理线(不加料)对单品种白肋烟进行烟片处理,切丝后分别进入二氧化碳烟丝膨胀线,经290℃热风温度膨胀处理制成膨胀后烟丝,再经回潮加料,制成成品白肋烟膨胀烟丝,对上述两种不同工艺路径处理的试验样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并对比分析。  结果  (1)未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的整丝率、填充值显著高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2)未经烘焙处理的膨胀后白肋烟丝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3)未经烘焙处理的膨胀后白肋烟丝的NNN、NAT、NNK含量显著低于经烘焙处理的膨胀后白肋烟丝。(4)未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的烟气特种成分CO、NNK、NH3、苯酚、巴豆醛释放量均低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且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低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达10.07%。(5)未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感官质量得分高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  结论  对于白肋烟膨胀烟丝而言,不进行烘焙处理不仅可以简化工艺流程,更有利于卷烟减害。   相似文献   

2.
温湿度对白肋烟处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行白肋烟处理工艺主要通过控制加料含水率、烘焙温度、烘焙时间、干燥含水率等工艺参数来控制白肋烟的处理质量。从工艺的角度来讲,白肋烟的烘焙处理也是一个烟叶干燥的过程。本文通过对烟叶干燥特性的分析,论述了影响白肋烟烘焙质量的主要工艺控制因素,并通过不同温湿度条件的加工工艺试验,提出干燥区气流湿度影响白肋烟烘焙质量的观点和针对不同质量特点白肋烟所应采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白肋烟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白肋烟处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控制进行了探讨.改进后的白肋烟处理工艺提高了各工序烟叶含水率的均匀性和加料的控制精度,有利于所加料液的充分吸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在白肋烟处理过程中,各工序工艺参数的确定和控制是白肋烟处理的关键.实验发现真空回潮后,烟叶的主要致香成分略有增加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白肋烟烘焙前的含水率有利于提高白肋烟的吸味品质;提高白肋烟烘焙前的温度,有利于提高白肋烟的香气质量.白肋烟烘焙温度的选择要结合致香物质分析和感官质量评吸的结果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安毅  徐丽霞  杨靖  李斌  毛多斌 《烟草科技》2012,(10):56-60,84
选择适宜的烘焙温度、空气含湿量和终端含水率等配套参数,以不同烘焙条件处理白肋烟,测定了处理后白肋烟中脯氨酸-葡萄糖Amadori化合物和13种碱性香味成分的含量,结合白肋烟处理前后两类致香成分总量的变化和感官质量评吸结果确定了白肋烟最优工艺处理条件.结果表明:①经不同条件烘焙处理后,白肋烟样品脯氨酸-葡萄糖Amadori化合物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即烘焙处理有利于Amadori化合物的生成.②碱性香味成分的总量在低温(100℃)下随空气含湿量的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在高温(140℃)下随空气含湿量的增大则呈现上升趋势.③感官评吸结果与白肋烟中Amadori化合物和碱性香味成分总量的实验测定结果一致,即,最佳工艺处理条件为:烘焙温度120℃,空气含湿量400 g/kg,终端含水率8%.该工艺处理条件下,白肋烟致香成分含量较高,香气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白肋烟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对4种国产白肋烟进行加工工艺试验,并对白肋烟处理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白肋烟烘焙质量不仅与干燥区气流温度有关,而且与烘焙时的湿度条件密切相关,干燥区气流湿度是影响物料温度和白肋烟处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根据所要处理白肋烟的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特点确定加工工艺条件,对总氮和总挥发碱含量较高、劲头较大、干燥感强、刺激性和杂气较大的白肋烟应采用高温处理,在处理温度较高时宜采用相对较低的湿球温度条件.对于总氮和总挥发碱含量适中、香气较好、劲头适中、干燥感不明显、刺激性和杂气较小的白肋烟应采用低温处理,并选用较高的湿球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6.
白肋烟烘焙关键工艺参数设置与加工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白肋烟烘焙过程中干燥气流温度与干燥终端含水率之间的关系,选择确定适宜的热风风量和排潮风门开度、铺叶厚度、烘焙时间等配套参数,进行了白肋烟叶组不同干燥模式、干燥气流温度及干燥终端含水率等关键工艺参数与烘焙处理后白肋烟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采用“先高后低”的干燥气流温度模式,选择130℃、130℃、110℃、110℃的干燥气流温度和4%~6%干燥终端含水率的参数设置,最适于F白肋烟叶组感官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加料改善国产白肋烟吸味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国产白肋烟烟碱含量过高、氮碱比失调、烟气强度大、呛刺感较强、烟味单薄、吸味欠舒适的缺陷 ,在一定的工艺参数条件下 ,根据国产白肋烟的化学组成特点 ,选取糖类、含氮化合物以不同的用量加入 4种国产白肋烟中 ,经 14 0℃烘焙处理后卷制成烟支进行评吸。评吸结果表明 :添加适量的糖和含氮化合物对改善白肋烟吸味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电热鼓风烘箱烘焙白肋烟效果不佳、与生产线烘焙效果差异大以及工艺研究中的原料浪费和能耗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实验室用的白肋烟烘焙设备。该设备采用三段式烘焙设计和PID自动控温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在线生产中白肋烟的烘焙过程,满足白肋烟烘焙工艺研究、产品开发及配方维护需求,填补了国内白肋烟实验室三段式烘焙设备的空白。验证设备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对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使用该设备处理后白肋烟中主要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和感官质量能够达到与在线烘焙机一致的效果。②该设备稳定性良好,同一叶组,经不同批次烘焙后,其主要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和感官质量均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升白肋烟烘焙后的香味物质含量。方法:建立烘焙后还原糖含量与3个干燥区温度之间的模型,并以烘焙后白肋烟香味物质总量为标准对3个干燥区温度进行优化。结果:所建模型R2达0.947,拟合效果较好。干燥二区和干燥三区的温度对白肋烟烘焙增香的效果大于干燥一区,且此类型白肋烟烟叶的最佳烘焙条件为一区110 ℃(3 min),二区145 ℃(3 min),三区135 ℃(3 min)。结论:最佳烘焙温度下,白肋烟中还原糖含量较低且香味物质总量最高,白肋烟烘焙增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白肋烟在不同烘焙条件下对白肋烟致香成分、常规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性致香成分中吡嗪类、吡啶类、碱性致香成分总量以及常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达到了显著相关,同时结合白肋烟感官评吸结果以及白肋烟化学成分含量确定了最佳烘焙条件:烘焙温度120℃,空气含湿量400 g/kg,终端含水率8%.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解法和高温烘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白肋烟进行处理,与单用高温烘焙法相比,处理温度由原来的120℃~140℃降至110℃~120℃,在有效去除杂气、减轻刺激性的同时,很好地保留了其特征香气.  相似文献   

12.
"双马"牌低焦油混合型卷烟产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白肋烟化学成分和香味成分进行了比较.通过对白肋烟进行烘焙试验,确定的白肋烟烘焙条件为100℃,高湿处理,烘焙时间10min.在分析国外低焦油混合型卷烟产品的基础上确定产品设计指标.利用不同的低旦丝束滤棒与不同透气度的卷烟纸进行组合试验,表明在较低的丝束旦数和较低的卷烟纸透气度情况下,不仅焦油产生量较低,而且内在质量最好.在配方中掺兑一定量的膨胀烟丝、膨胀梗丝和造纸法薄片有明显的降焦效果.根据各项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了叶组配方和料、香配比,并给出了烟气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转化酶水解蔗糖加料烘焙对白肋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白肋烟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转化酶水解蔗糖和柠檬酸水解蔗糖的加料烘焙试验,并进行了加料烘焙前后烟叶还原糖、总糖、烟碱、钾、氯、氨基酸、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分析及卷烟评吸。结果显示:①与加酸转化糖里料相比,采用加酶转化糖里料对烘焙后白肋烟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影响基本相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碱性香味成分增多;②加酶转化糖里料的白肋烟的感官质量总体上比加酸转化糖的略有改善,其中香气质和香气量有较大改善,烟气浓度和凝聚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白肋烟香和刺激性增强,杂气、干燥感、舒适程度等指标差异不大。酶转化糖可以替代酸转化糖进行白肋烟的加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白肋烟不添加料液、不进行烘焙处理的生产模式对混合型膨胀烟丝综合质量的影响。  方法  设计了不加料、不烘焙白肋烟烟片处理线的混合型膨胀烟丝生产工艺流程,同时,研究了切片、松散回潮工序白肋烟和烤烟烟片分组加工技术,并对膨胀工序热风温度进行了优化设置。  结果  经对比,白肋烟不添加料液、不烘焙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较传统工艺路径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的质量指标有以下变化:(1)膨胀烟丝的结构变化不显著、填充值显著升高。(2)总糖含量显著降低,总烟碱、总氮、总挥发碱、总氯含量显著升高,总钾含量变化不显著。(3)烟气烟碱、焦油、一氧化碳量显著降低;HCN、NNK、B[a]P、苯酚、巴豆醛等释放量以及卷烟危害评价指数均不同程度降低。  结论  与传统工艺路径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相比,白肋烟不添加料液、不进行烘焙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不会对卷烟感官品质造成不利影响,降焦减害效果则更加明显,且能大大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采用OPA、FMOC联合在线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烘焙过程中加料和未加料的白肋烟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①烘焙过程中未加料白肋烟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烘焙18min后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19%,其中降幅20%以上的有Asn、Asp、Arg;②加料白肋烟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烘焙18min后其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37%,其中降低50%以上的有Glu、Phe,降低40%以上的有Asn、Val;降低30%以上的有Asp、Ser、Arg、Lys、Pro;③未加料和加料的白肋烟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均主要发生在140℃。  相似文献   

16.
酶解法改善烟叶吸味品质的试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降低烟叶中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 ,改善烟叶的吸味品质 ,采用不同种类的酶处理了烤烟烟叶和白肋烟烟叶。烤烟烟叶 (B3F和B4F)用蛋白酶和淀粉酶、糖化酶混合处理 ;白肋烟先用蛋白酶处理 ,再进行加料和烘焙处理。结果表明 :①不同种类的酶同时施加在烤烟烟叶上的处理效果与各种酶在最佳条件下单独处理的效果比较一致 ;②与未经酶处理的白肋烟相比 ,蛋白酶处理的白肋烟吸味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自动分析仪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茚三酮为显色剂(溶液流速:0.30mL/min),柠檬酸钠水溶液为缓冲液(流速:0.45/min),在柱温53℃、反应温度138℃及570nm和440nm检测波长下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国产和进口18种白肋烟烟叶和11种混合型卷烟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①进口白肋烟烟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国产烟叶;②进口白肋烟中的天冬氨酸、谷氨酸含量高于国产烟叶,而国产白肋烟中的脯氨酸含量高于进口烟叶;③进口混合型卷烟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国产卷烟,尤其是天冬氨酸、白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  相似文献   

18.
对部分国产白肋烟与津巴布韦、马拉维和美国白肋烟的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比较结果认为:在外观质量方面,国产白肋烟的叶片组织尚不够疏松;燃烧性方面较差,主要是钾含量偏低,硫酸根含量偏高,导致有机钾指数偏低,而且灰分也偏低;在吸湿性方面,国产白肋烟的吸湿速度慢,平衡含水率低;在化学成分方面,国产白肋烟的氮碱比严重失调,烟碱含量明显偏高,而总氮含量明显偏低,氨态碱、蛋白氮及烟丝水浸液pH值也偏低;在感官质量方面,与美国白肋烟相比质量明显不佳,表现为香气特征不够明显,香气量不足,烟气单薄欠细腻丰满,强度偏大、呛刺感较强,凝聚性较弱,特征香气回味短少、吸味欠舒适  相似文献   

19.
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国产白肋烟烟碱含量偏高、白肋烟特征香气不显著等问题 ,提高其质量及可用性 ,于1999- 2 0 0 1年对我国白肋烟的品种选育、高香味适宜烟碱栽培调制技术、质量与香味成分的关系、醇化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目前国内产区生产优质白肋烟的品种 ;明确了降低烟碱含量和生产优质白肋烟的关键技术措施 ;揭示了国内外、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白肋烟的香味物质组成及其异同 ,考察了生长、采收和调制过程中国产白肋烟 2 0种重要香味成分的变化 ;找到了白肋烟醇化过程中烟叶品质的变化规律及醇化的最佳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弄清烘焙工艺参数对白肋烟评吸总分的贡献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对热风温度、热风湿球温度、干燥时间和铺叶厚度等主要烘焙工艺参数进行了组合试验和逐步回归分析,并利用贡献率分析法分析了烘焙工艺参数对白肋烟评吸总分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建立的逐步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99,回归模型(P=0.0246)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经过验证表明,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值相对偏差较小。在试验范围内,4个烘焙工艺参数对白肋烟评吸总分的贡献率大小为:热风温度>热风湿球温度>干燥时间>铺叶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