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针对现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群的发展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群区域公共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的协调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协调发展的模式,并对我国未来城市群发展的方针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布局模式的选择决策,对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和服务目标、提高整体运营效益、促进我国城市群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服务需求和规划的角度,对系统功能定位选择、服务匹配的系统布局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州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城市群、江苏省城市化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回顾和反思徐州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徐州城市群建设应该凸现生态审美的指导性原则,注重对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城市文化的美学建构,不断提高城市的审美文化能力,形成以传统、区域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多样性城市文化形态,以此体现徐州城市群独特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的集群化、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呈现出一体化共生、网络状格局、嵌套式结构等特征。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有:完善基础设施,密切城际联系;推进产业转移,优化资源配置;注重规划引导,强化城际对接。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群一体化的生动实践启示我们,市场驱动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逻辑起点,政府推动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联动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三大中心城市,其适度的人口规模与密度以及一体化的体育基础设施与发达的通讯和交通网络设施,为长株潭城市群构建都市休闲体育圈创造了基本条件;这一体育圈的构建可以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都市体闲体育在整个湖南省的示范与辐射功能。长株潭城市群都市休闲体育圈可构建为内圈层、中间圈层和外圈层三个部分。为了实现三个圈层之间的互动,长株潭城市群必须选择合理的空间发展模式,打破城市群内行政区划界限,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打追城市群快速交通圈。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都存在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首先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特点进行描述;然后根据区域发展和生物群落的密切相关性,提出了基于生物群落原理的区域发展战略,即产业集群战略和城市群发展战略。阐述了区域产业集群战略框架模型、战略内容和措施,以及城市群发展战略模式的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科学方法推进城市群空间结构特点和演变的相关研究,对于剖析城市群人口空间、经济空间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了解城市群区域城市化、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系统剖析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演变和特征;并从空间结构优化角度对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包括城市化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结构、城市化模式选择、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各地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9.
浙江山区是发达地区中的相对欠发达地区,但工业化、城市化已有一定基础,部分县市综合实力已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考虑到浙江地少人多,山区只有通过高端要素的培育、集聚,才能有效改变粗放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可持续动力缺乏、生态环境压力巨大、居民生活品质提速缓慢等问题。相对沿海地区,浙江山区更需把新型城市化作为区域发展的主动力。只有如此,浙江山区发展才能走出一条新路,逐渐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多样模式的科学选择,也可为我国其他沿海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及其相当部分内陆地区的新型城市化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相对传统的城市化以单个城市为主,以城市规模扩大为重点,根据浙江山区县市不同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现代服务功能强弱、城市间联系密切度,以及区位、交通、自然地貌,其新型城市化模式可主要选择三类:都市区模式、次经济区模式、小县大城模式。具体到某一县市,其新型城市化模式并不是唯一,如在都市区模式主导下,还可以小县大城模式为辅,协力共促。  相似文献   

10.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群和城市群脉的空间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以往国内外区域城市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城市群”和“城市群脉”两个概念的定义、区别、产生及发展;分析传统城市群(脉)研究方法的不足;指出数字技术在城市群(脉)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并着重提出基于数字技术进行城市群(脉)研究的构想,即从研究城市群(脉)空间发展的背景和演替历程,到研究影响城市群(脉)空间发展以及其与乡村发展关系的因素,到研究具体区域内城市群(脉)的空间发展模式,最后到研究城市群(脉)空间发展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对于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和生态环境对城镇化进程形成的约束作用具有积累性和长期性。针对基于历史数据分析中未考虑到的滞后性问题,以黄河流域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兰西、关中平原、中原、山东半岛和晋中等7个城市群为基本研究单元,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9年黄河流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建立ARIMA-BP组合模型来预测2020~2025年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部分城市群出现波动,耦合协调特征由轻度失调、濒临失调转为勉强协调、初级协调; 对未来6年耦合协调度预测发现,7个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未来皆表现出上升趋势,但不同城市群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城市群在2025年依旧未能突破轻度协调达到更加理想的耦合协调阶段。未来应不断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竞争力,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次级中小城市成长壮大,并且要格外关注呼包鄂榆城市群、晋中城市群依靠资源发展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污染防治问题,加强宁夏沿黄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补齐流域发展短板,早日实现流域城市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最活跃的单元,其质量与效率的高度耦合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助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区27个城市为例,运用AHP与熵值法、DEA-BCC模型,分别从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效率选取指标,并借助耦合协调模型,以探究二者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①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质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高西低”的格局特征;城镇化综合效率发展稳定,综合效率达到“有效”的城市呈现由东向西的扩张趋势;②2010~2014年,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发展态势基本一致,均呈现上升趋势;2014~2018年,耦合度呈现弱下降趋势,协调度保持上升态势。研究期末,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效率的耦合度、协调度在空间上大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研究希冀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构建人口-经济-生态-地理的改进引力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方法从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与边缘、凝聚子群以及高铁因素等方面探讨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空间关联网络,网络密度较低,上海和苏州的节点中心度最高,上海、杭州等8城市出入度的差值为正值,其城镇化发展对长三角其他城市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2)以上海为核心城市,南京、苏州等为重要中介城市,总体呈现由内到外的圈层结构,发展联系度由核心向边缘城市圈层递减,上海、苏州、杭州等8个城市为核心子群,形成“全国经济中心+重要节点城市+强关联省会”城市组合;3)高铁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空间关联性影响显著,高铁通达性可促进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基于分析,提出核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边缘城市发展,突破区域行政划分,完善都市圈布局,从人口、经济、生态等方面协调并进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优化提高长三角高铁网络密度,通过资源流通促进长三角新型城镇化一体化发展的结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间频密的经济联系是城市群的重要特征,并随城市群发育程度的提升而增强。本文以我国发育程度最高的城市群之一?珠三角城市群为实证案例,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二次指派程序(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QAP)分析法,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对2000~2019年城市间经济联系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不断提升,其中广州与其余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增量最多,深圳市的增幅最大;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方向呈现稳中有变的趋势,且各个城市的相对地位因此不断发生变化。经济距离差异、经济发展与城镇人口增长、产业分工与产业联系、政策推动是影响经济联系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经济距离差异是基本原因,与经济联系总量高度负相关;经济发展快慢与城镇人口增速是直接原因,与经济联系的增强保持同步性;产业发展与产业分工则是间接因素,与经济联系的变化具有正相关性;政策因素则是重要推手,在影响经济联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有助于厘清近20年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制定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与政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镇发展和城镇环境质量两个维度构建辽宁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辽宁省城镇化质量及空间分布规律、空间演变趋势及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9年辽宁省总体城镇化质量指数呈现上升态势,由2.74提高到4.74,经济城镇化子系统质量上升最大,社会城镇化和环境治理子系统质量上升趋势明显,环境状态和环境压力子系统质量相对平稳.2)各市城镇化质量指数在0.087~0.740之间,空间分布上主要呈现沈阳为“大核心”,大连为“小核心”的区域聚集发展格局.3)研究区城镇化质量标准差椭圆重心位于辽阳市,2005—2019年偏转轨迹是“东南—西北—西南”,且标准差椭圆重心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逐年增加.4)影响辽宁省城镇化质量的子系统主要有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环境治理因素;具体到指标层上,影响综合城镇化质量的主要有建成区面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生活垃圾清运量和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且指标影响力在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化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学术界和地方政府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合肥地位背景入手,对合肥城镇化建设现状格局进行分析,结合其他类似城市建设经验,从构建特大城市空间体系、合理发展大中城市、积极发展中心镇和新市镇、分层推进四个方面探讨合肥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