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实现滦河下游灌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从灌区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用水分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社会调查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洗漱、洗澡和做饭用水是生活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用水结构中,水稻、小麦和玉米是主要的耗水对象,三者灌溉用水量占总灌溉用水量的比重达99.4%.在保证生活用水和基本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对于工业用水优先于农业用水的分水模式,大多数农民采取了反对态度,因此在水资源分配时,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农业用水的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滦河下游灌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从灌区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用水分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社会调查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洗漱、洗澡和做饭用水是生活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用水结构中,水稻、小麦和玉米是主要的耗水对象,三者灌溉用水量占总灌溉用水量的比重达99.4%.在保证生活用水和基本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对于工业用水优先于农业用水的分水模式,大多数农民采取了反对态度,因此在水资源分配时,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农业用水的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吉林省白城地区具有洪水资源利用的地区优势,利用系统论中信息熵的概念分析该地区洪水资源利用前后对用水结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城地区地下水利用中,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比例最大(1995—2009年比例均值为88.2%),而洪水资源利用后,洪水的水量补给使其比例降低至87.0%,弱化了用水结构的单一性,提高了用水结构的信息熵.洪水资源的适度利用有利于用水结构向合理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沧州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之一,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水资源尤为重要。水平衡测试的目的在于挖掘企业用水潜力,寻找节水途径,提高企业节水意识。文中分析了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分厂用水工艺和水平衡测试方案,对企业用水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企业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用水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涵义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方面是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包括环境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统计资料表明,无论是从时间过程还是从不同国家的横向对比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用水将大量被工业和生活用水所取代.另一方面则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促使各部门或各行业内部高效用水.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在宁夏的产业规划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信息熵原理,运用信息熵和均衡度分析了宁夏用水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用水量和用水结构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识别了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其对用水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宁夏用水结构的均衡度由1998年的0.28提高到2017年的0.40,上升趋势显著;对用水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工农业用水效率;对用水结构均衡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该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南文山州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文山州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最大经济效益的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并以文山州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对象,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先保证文山州生活、生态用水,并对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用水进行约束的条件下,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普遍存在缺水现象,其中以农...  相似文献   

8.
根据黑龙江省历史用水情况,利用灰色理论和指数平滑法建立了用水模型,资料验证表明这两种方法建立的用水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9.
大功引黄灌区是河南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也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灌区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解决此问题,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理论基础,结合大功引黄灌区现状年水资源实际供需和开发利用状况,确定包括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用水顺序、水质、纳污控制和生态保护共计6项水资源分配原则,建立规划年多目标多水源的优化配置模型,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求解,并提出适宜的规划年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以及灌区管理制度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农业用水推估与雨养农业刍议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根据黑龙江省实测资料推算新理念的"农业用水".按土地利用系数0.7计,各种不同水旱种植比例的农业用水为382.2~582.0 mm/a,而我省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多为400~600 mm,因而具有雨养农业潜力.并可作为黑龙江省排灌、环境建设规划设计研究的新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基尼系数的相似方法构建区域基尼系数模型,根据河南省2014年的水资源统计数据,绘制水资源利用总量与地区GDP、农业用水量与第一产业值、工业用水量与第二产业值、农业用水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及耕地面积之间的洛伦兹曲线,并依次计算其基尼系数,分析河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总量、产业间水资源分配、农业生产要素间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总量与地区GDP处于相对匹配状态;农业、工业用水量与第一、第二产业值均处于相对匹配状态;农业用水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处于相对匹配状态;农业用水量与耕地面积处于比较合理匹配状态。同时,通过对2010—2014年河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要素的时空匹配关系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匹配状况多年均处于相对匹配状态。通过对地区差异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河南省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地区应采取用水管理措施,为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从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化周期性、经济社会需用水规模难变性和未来水资源供需关系入手,介绍近60年以来华北平原水资源情势,特别是该平原水资源量、实际用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变化特征,并结合未来10到30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用水量趋势,识别和诊断华北平原水资源紧缺因源。结果表明:由于降水量减少导致华北平原缺水(自然资源性缺水)占该平原总缺水量的15.1%~16.4%;因管理缺陷导致水资源浪费的缺水(管理性缺水)占22.1%~24.2%;人口数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过大导致用水量超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缺水(政策性缺水)占59.3%~62.5%。自然资源性、管理性以及政策性缺水的解决对策不同:自然资源性缺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惟有从外域适量调水才能解决;管理性缺水可通过社会文明进步和科技进步不断修正;政策性缺水宜因势利导进行经济社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限制高耗低效用水产业。即使南水北调工程70.3×108m3/a水进入华北平原,该平原地下水超采情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性扭转。有新增水源调入或华北平原严控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同时大幅压减农业用水量,因势利导优化和逐步调整经济社会布局和产业结构,特别是灌溉农业进行规模化减蒸、降耗、节水的改造,将是缓解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和水资源紧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节约水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首先必须明晰水权,国家对地方政府进行水资源使用权一级配置。地方政府以取水许可制度为基础向水用户进行二级配置.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水权转让制度,促使水资源向使用效率高的方向流转.水资源利用的边际效益或开发的边际成本不相等是水权转让的充分必要条件,还就水权转让的价格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山西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山西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水资源缺乏,地下水超采严重,制约了当地人民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引黄工程是解决山西省城市人民生活及工业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根本举措.需水预测是确定工程规模的重要依据,为了确定引黄工程的规模及其经济效益,分别于不同年份对太原供水区进行了三次需水预测研究.由于影响需水预测的因素众多,致使三次需水预测值有所不同,重点分析了工业用水定额的变化对需水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结构、生产工艺、设备、规模和工序对万元产值取水量和复用率等工业用水定额影响较大,而工业用水定额的变化将引起需水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工业用水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城市工业用水量占城市总用水量的2/3,城市工业总产值也占全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0%,所以预测城市工业用水量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解决缺水问题,采取节水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我国某城市的工业用水统计资料,采用龚帕兹模型y=e(k ab'),或lny=k十ab'进行预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并对成果进行了分析,这对指导城市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宁夏中部干旱区马铃薯种薯耗水规律及水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开展马铃薯种薯覆膜与露地滴灌田间试验,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种薯产量的影响及马铃薯耗水规律.结果表明:覆膜地马铃薯种薯产量极显著地高于露地马铃薯种薯产量;不灌水处理马铃薯种薯产量极显著地低于其他各灌水处理,灌溉定额越大,马铃薯种薯产量越高;灌溉定额一定,产量、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灌水2次>灌水1次>灌水3次的规律;灌溉定额越大的处理耗水量越大,在全生育期马铃薯的耗水规律为现蕾期>花期>苗期>成熟期,现蕾期耗水量最大.露地比覆膜耗水量大18.43 mm,膜下滴灌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露地,说明膜下滴灌马铃薯技术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有效节约水资源,适宜在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地区属于“资源型”缺水区域,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2003~2017年京津冀地区用水量及经济指标等相关数据,利用变异系数和泰尔系数揭示了该地区的用水演变特征,同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核算了其水资源利用的边际效益。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农业、工业和生活多年平均用水边际效益分别为8.17元/m3、97.88元/m3、112.52元/m3。其中,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农业用水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其余各地区、各产业用水边际效益均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8.
黄淮海平原区农业用水量估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计算多个典型灌区的实际农业用水量 ,并分析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 ,提出了农业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该成果对于正确评价区域农业水资源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水是日常生活消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消费模式的变化与水资源的消耗有着直接关系.对郑州市1999—2008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虚拟水消费量分别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郑州市城镇居民虚拟水消费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农村居民虚拟水消费量略有下降;城镇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是农村居民消费量的1.6倍左右;城镇居民的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均高于农村居民.这就需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同时还要正确引导人们的消费习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其节水的意义重大。文中以沧州、衡水地区为例,在分析了黑龙港区域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水平以及现状水平年农业种植结构与农业需水量关系的基础上,在粮食安全的目标下提出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