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地浸采铀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要综述国内外生物浸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开展的砂岩型铀矿生物地浸采铀的室内与现场试验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浸出比常规的酸法浸出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选取南方某铀尾矿库的浅层尾矿砂为研究对象,研究铀在浅层尾矿砂的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尾矿砂样进行酸浸试验,发现在酸浸过程中浸出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不同深度尾矿砂中的铀浸出量差异明显,但各层的浸出量并不与深度呈线性关系,深度80cm处的铀浸出量最高,可达25.63mg/g,明显高于其他各层。尾矿砂中铀的这种分布特征可能是由于在氧化、降雨淋滤作用下,铀发生了溶解迁移和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对不同灰砂比、膏体浓度、减水剂含量的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进行了坍落度试验和粘度试验, 并结合CFD方法对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流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满足管道输送的最优配比为:质量浓度75%、灰砂配比1∶5、减水剂含量0.6%~4.4%; 最优配比下屈服应力53.96~131.38 Pa, 塑性粘度0.866~1.325 Pa·s。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的管道阻力损失随质量浓度增加呈非线性增大, 随流速增加呈线性增大, 随管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 随管道弯曲半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5.
6.
高锡珍 《铀矿冶》1997,16(1):6-12
研究了从铀矿石浸出液中回收铀的化学沉淀法,该法主要包括石灰沉淀铁,氢氧化铁浆体预测处理和H2O2沉淀铀。浸出液用石灰乳中和至PH3.7沉淀氢氧化铁,此沉物经絮凝和预处理后返回原矿浸出工序,从而省支了氢氧化铁浆体的过滤工序。用H2O2从除铁浸出液中沉淀铀,同时加入MgO浆体,维持PH3.5。研究结果表明,用石灰H2O2和MgO就能从浸出液中制取铀含量高于65%的过氧化铀产品,并且上述试剂均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7.
微酸地浸采铀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林  雷泽勇 《矿业工程》2007,5(2):20-22
浸出技术是地浸采铀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微酸浸出工艺的选择、溶浸液配方与使用方法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与常规开采比较,论述了微酸地浸采铀新技术的特点,并从施工技术管理角度验证和完善浸出理论,以期保证和提高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8.
钟平汝  王德圣 《铀矿冶》1995,14(2):113-117
本文阐述了用堆浸法从一种含氯化物较高的铀矿石中提取铀的工艺。根据水源水质条件,即有淡水时,采用选矿-堆浸-离子交换-中和沉淀的提取工艺;无淡水时,采用海水配浸出剂浸出-碳酸盐纯化-热分解沉淀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疆某地浸采铀矿床品位低、硫酸消耗大的特点,利用设计加工的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生物地浸采铀试验研究.2年多的现场试验表明:抽液孔反注菌液较反注硫酸溶液优势明显,其浸出液铀浓度峰值高,可达178 mg/L,维持时间长,可获得较高的500 mV以上高氧化还原电位;使用菌液连续抽注一个月后,浸出液铀浓度由12.8 mg/L上涨至25.2 mg/L,说明菌液中高浓度的Fe3+可将矿层U4氧化为U6,从而获得较高的铀浓度.针对生物地浸采铀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对某铜铀共生矿尾砂进行放射性监测,根据再次选铜后尾砂的铀质量分数及砂土中钍、钾的比活度,论证了经再次选铜后的尾砂作为建筑材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5年来华北片区铀矿冶辐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实践,对华北片区铀矿冶设施的特点、铀矿冶辐射安全监管现状、辐射环境安全状况、产生辐射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相关管理措施与建议,为我国铀矿冶设施的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疆某铀矿空气预氧化矿层地浸采铀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成因试剂地浸采铀在我国是一项较新的铀矿开采方法,空气预氧化矿层技术是其核心内容。空气预氧化铀矿层的基本原理是向矿层送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中的氧氧化铀矿石,再利用地下水中的碳酸氢根或碳酸根将铀浸出。为了积累更多的基础资料和经验以便在我国推广应用空气预氧化铀矿层技术,在新疆某铀矿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中浸出液铀浓度最高达230mg/L,钻孔抽液量可逐渐恢复到原始抽水试验最大值10.5m^3/h。该结果表明:空气预氧化工艺可成功实现矿石中铀的氧化,节约氧化剂成本,提高铀的浸出率,并且对矿石渗透性能影响较小,可以避免高矿化度地下水条件下的化学堵塞。  相似文献   

13.
以补连塔风积沙矿区12407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开采因素和地质因素2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作为开采沉陷的影响因子,建立了风积沙矿区开采沉陷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构造了5个具有不同松散层厚度、基岩厚度、沙基比和覆岩综合普氏硬度的数值实验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表明,采深保持不变时,松散层厚度和沙基比与地表最大下沉值正相关,基岩厚度和覆岩综合普氏硬度与地表最大下沉值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结构合理的覆盖系统是有效降低铀尾矿(渣)库氡析出率的重要措施。在总结国内外铀尾矿(渣)库覆盖系统研究成果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辽宁某铀尾渣库现场覆土降氡试验成果,提出该尾渣库退役治理多层覆盖系统结构型式设计,并确定了覆盖材料、厚度和组成。设计的覆盖系统结构型式简单,施工方便,满足将氡析出率降至规定限值以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崔拴芳  杨帅 《铀矿冶》2020,(2):75-78,86
介绍了中国铀矿勘查开发现状,系统总结了近20年来低品位硬岩型铀矿选矿和水冶技术的新进展,重点阐述了放射性选矿、重选、浮选、选矿与水冶结合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实例。在分析低品位硬岩型铀矿勘查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浸采矿影响因素众多,具有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为了分析砂岩型铀矿床地浸开采的可行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地浸采矿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客观地确定各因素的权重,最终建立了基于AHP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HP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以很好的评判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矿可行性,既能反应工程实际,又避免了专家在判断各种影响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时具有随机性。  相似文献   

17.
地浸采铀细菌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新疆某采区铀矿石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研究。利用自行设计加工的生物反应器, 采用经过驯化培养后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 f)进行试验。室内外2年多的试验证明:生物反应器细菌固定效果好、氧化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细菌经过驯化后, 能适应新疆低温条件和地浸采铀溶液环境条件, 在正常连续细菌氧化工艺中, 地浸采铀溶液成分可作为细菌的营养物质, 不需另外补充; 用细菌作氧化剂不但能达到氧化Fe2+的目的, 还能提高浸出液中金属铀浓度和金属铀的浸出率, 且对环境无副作用,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前矿山开采方案评价与优选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导致评价结果易偏离最佳方案。针对该现象,分析了在对铀矿山开采方案进行综合指标多方案比选时所需的各类因素,选取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遗传算法优化各指标权重,进而确定合理的评价方法,构建铀矿山开采方案评价与优选数学模型。以陕西某铀矿床开采项目为工程背景,验证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铀矿开采方案评价与优选方法,该方法更加科学、准确,有利于提高项目投资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用树脂回收铀矿石细菌浸出液中铀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辉  刘亚洁  郑志宏 《金属矿山》2007,37(8):39-41,46
以相山铀矿石的细菌浸出液为对象,用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细菌浸出液中的铀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用抗坏血酸对吸附后与铀共存于树脂上的Fe3+杂质进行了动态淋洗试验。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要提高树脂对铀的吸附容量,细菌浸出液的铀浓度应尽可能高,并应将溶液的pH值调至1.4左右,同时树脂与溶液的接触时间应尽可能长。动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铀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当柱床体积倍数为206时,树脂上的铀吸附量达93.54 mg/mL。动态淋洗试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对Fe3+有较强的还原性,吸附后先用抗坏血酸从负载树脂上洗脱Fe3+,可取得良好的铀铁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技术开发了相山基地环境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环境信息系统的地图管理、业务管理、应用分析、系统管理等基本功能。系统可视化程度高,信息查询与处理方便,实用性强,在加强铀矿冶企业环境信息化水平、提高环境管理效率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