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左毅 《现代建筑电气》2010,1(11):43-45,60
分析了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电压补偿问题,给出了两种相电压补偿方式,并分析了不同补偿方式下动态电压补偿装置的能量消耗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提出的补偿方式能够满足电压跌落补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钢铁企业的无功补偿及其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介绍钢铁企业用电设备与负荷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无功功率的补偿原则及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就地补偿3种无功补偿方式;比较了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和无功发生器(SVG)的性能;多角度分析了无功补偿的节能降耗效果,并对无功补偿技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对矿热炉的补偿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各种补偿方式的利弊。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从投资与回报,入炉功率以及节能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说明串联补偿是目前最好的补偿方式,使用串联补偿可在提高产能的同时,可节约电能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同相供电系统中有源补偿容量较大、成本高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补偿的同相供电系统。首先,分析了该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混合补偿模型;其次,分析了无源补偿容量、负荷大小和功率因数对有源补偿容量的影响,完成了混合补偿容量优化配置;最后,研究了电能质量指标优化补偿原理,推导了电能质量指标参数与有源补偿装置两变流器补偿电流给定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有源补偿容量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寻优计算。同时,根据实测负荷数据仿真验证了混合补偿模型和协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混合补偿有效降低了有源补偿容量,优化补偿后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有源补偿容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高速铁路大容量负荷补偿需求和降低有源补偿装置容量,以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为例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系统结构;然后分析补偿目标与补偿装置容量的关系,并以某实际高速铁路为例,计算了优化补偿和完全补偿条件下各牵引变电所中牵引变压器和潮流控制器的容量;最后通过模拟仿真验证了系统补偿方式与补偿容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串联型电能质量调节装置(series power quality regulator, SPQR)完全补偿策略的最优补偿目标,提出了SPQR在其极限输出电压约束下的2步应对措施,可以使装置在补偿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实现完全补偿策略的最优目标。采用对SPQR最优补偿目标的解析式分析与影响关系曲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装置最优补偿目标受到系统电压幅值、系统电压相位跳变以及装置极限补偿电压3方面因素影响的结论,最后给出了SPQR在极限补偿电压约束下实现最优补偿目标的系统电压变化范围,分析结果将有助于SPQR补偿策略的设计及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的补偿原则、补偿方式和补偿容量的确定方法,结合实际分析了采取无功补偿的效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对暂降电压幅值和相位补偿的同时,减少能量的损耗,延长补偿时间,最大程度减小暂降电压对负载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综合能量最优补偿策略。通过分析综合能量最优补偿过程,得出补偿相量图和解析式,并讨论了该策略的极限补偿问题。分析补偿电压幅值、输出有功与相关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和关联曲线,得出最优补偿条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了不同程度的电压暂降补偿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补偿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首先阐述了无功补偿的原理,接着详细分析了无功补偿的作用,最后介绍了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可知,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是提高系统运行电压,减小网损,提高系统稳定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就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进行无功补偿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各种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优点、缺点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分析了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压直流换流站无功消耗及站内补偿装置配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流站无功补偿、无功平衡对交直流系统正常运行有重要影响,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论述了换流站站内的无功功率平衡,分析了换流站无功功率消耗的计算方法,讨论了交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和运行工况对换流站无功消耗的影响,介绍了交流系统强度及其无功支持能力对高压直流输电无功平衡的作用,结合交流系统无功补偿能力,根据系统强度分析了换流站无功补偿应合理选择的无功补偿装置,并讨论了各种无功补偿装置的类型及其优缺点,最后,总结了无功补偿容量和无功分组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功补偿是保证电网电压稳定与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从无功功率产生的原因、无功功率流动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无功补偿的原则、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等方面对无功补偿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着重介绍了国内目前采用的无功补偿的技术原则,以及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的新型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与优缺点,为实际工作中的无功补偿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N+1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采用N组电容器和1台静止无功补偿器构成的N+1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电容器组采用2进制编码。给出了2进编码电容器组的投切策略和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控制方法。与传统的电容器无功补偿结构相比,该混合补偿结构可实现连续无功补偿;与单独的静止无功补偿器相比,可大大降低成本。无功补偿案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系统和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覃晔  尹惠  邓明  徐志 《电力学报》2014,(6):515-520
为解决矿热炉给电网中其他用户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尤其是电压跌落和电压闪变,提出了一种由FC、SVC和STATCOM组成的混合无功补偿系统。其中FC负责低层低成本无功补偿;SVC负责跟踪补偿无功功率变化,改善三相不平衡;STATCOM则通过快速响应来补偿SVC由于响应速度慢而导致的补偿误差,从而提高整个混合补偿系统的补偿精度。三者通过系统规则判断进行协调控制。对混合无功补偿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分析对比了系统投入前后的电压波形,证明其补偿效果等效于等容量的STATCOM。  相似文献   

15.
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及效益评估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方便、快捷、准确地计算出低压配电网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案,评估补偿方案的效益,协助电网运行管理人员选择经济适用的无功补偿方案,采用Access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Basic 6.0可视化开发工具,开发了一个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及效益评估系统。该系统具有直观、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提供了多种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和无功补偿优化配置计算方法,以及对不同补偿方案进行成本和效益的评估计算。系统还提供了直观的图形接口由电网运行人员输入新规划建设的低压配电网台区信息,并计算出该台区的无功分散补偿优化配置方案。应用该系统于广州市南沙区实际低压配电网台区,表明了系统使用方便,能够可靠获得台区的实用无功分散补偿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TLAB仿真的无功补偿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对保证电能质量和安全可靠运行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选取无功功率补偿容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实际投运结果会因为电压偏移而导致与理论计算结果产生偏差。本文通过分析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结合具体工程实际,运用MATLAB软件,建立无功功率补偿仿真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运用MATLAB仿真系统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补偿量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对无功补偿量的选取及投入方式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厂配电系统中以感性负载—电动机为主,消耗无功功率较大,系统功率因数较低,对电网不利,需要无功功率补偿设备,介绍了以负荷统计方式来计算配电系统中无功功率补偿容量的粗略计算方法及无功补偿设备的选用。  相似文献   

18.
朱觅  刘俊勇 《四川电力技术》2012,35(2):19-23,77
在无功补偿位置、容量确定的情况下,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投入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电气距离"进行分区,运用电压稳定裕度思想,考虑主导节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区域电压距离指标的无功补偿投入参数模型;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下系统的这种无功补偿最优投入参数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流程。IEEE-30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参数有效地改善了系统无功投入的合理性,并相应降低了系统损耗,对系统无功补偿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工厂配电系统中以感性负载—电动机为主,消耗无功功率较大,系统功率因数较低,对电网不利,需要无功功率补偿设备,介绍了以负荷统计方式来计算配电系统中无功功率补偿容量的粗略计算方法及无功补偿设备的选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新疆地区工作的TBM掘进机出现无功补偿系统过热、烧毁和功率因数不高等故障,通过对当地电网、设备负载类型和工地实测数据分析,建立谐波下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补偿系统发生故障的原因,以及配电距离较远的电网即弱电网对系统谐波的影响,依据分析结果提出无功补偿系统的优化方案,优化后的补偿系统投入工程使用后运行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