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利用最先进的“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建设四川广播电台全媒体融合生产私有云业务平台,满足传统广播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业务趋势,为广播向互联网+发展奠定一个先进的技术和业务平台.通过四川电台的私有云平台的建设,实现电台从节目采集、存储、管理、发布以及监管的一体化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2.
湖南广播电视台在融媒转型的发展过程中,结合本地市场对视频直播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5G通信及软件技术,在较低成本情况下获得了云导播、云剪辑、云点播、云互动等业内先进的互联网音视频直播能力,创立了广播云视频融媒体网络直播平台,提升了视频直播的生产和发布效率。结合传统广播专业音频直播和扩声能力,湖南广播电视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视画”广播全媒体传播矩阵,为广播融媒体转型蹚出了一条新路。基于此,详细介绍广播视频融媒体直播平台的工程实践与融合创新,为相关单位建设同类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4年,湖北广电成立新媒体集团,整合IPTV播控平台、网络广播电视台、手机电视等资源,建立全媒体运营的组织架构和市场主体。建设了一云多屏业务生产发布系统,实现信息一稿多发,在手机、PC和电视多屏同步呈现。设立长江新媒体创投基金,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建设了新媒体孵化基地。成功举办了首届"长江杯"媒体融合产品创新大赛。推出了首款融媒体平台级产品"长江云",打造湖北第一新闻报道平台、第一政务发布平台、第一广电汇聚平台。大型节目《如果爱》应用"微摇"技术,实现了全国广电行业"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媒体融合背景下网络直播技术的两种模式,对比了两种模式的适用场景、基本架构和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CPU+GPU’技术的软硬结合平台更适合专业传媒机构开展网络直播”的观点,并以新媒体直播节目《心动的盲盒》为例,重点阐述了基于软硬结合平台的网络直播模式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节目版权权利关系越来越复杂,给版权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建立一个统一的广播影视节目版权交易云服务平台,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整个影视文化产业的节目版权管理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形成良性的竞争秩序。广播影视节目版权交易云平台是一个为广播电视媒体专业机构和相应的媒体受众提供节目版权管理和交易服务的云服务平台。该平台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包括云计算、流媒体技术和CDN技术等,为机构用户提供云存储、云视频管理,节目版权管理和交易等云端互联网服务。  相似文献   

6.
新奥特云视再一次携多个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BIRTV2016,全方位展示媒体融合实践与行业价值. 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将为广电行业带来哪些优势与变革?新奥特云视在本届BIRTV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展会上,新奥特云视整合了多个解决方案,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ONAIRPaaS+平台,以“重平台、轻应用、富生态”这一创先性运营理念为导向,结合江苏台荔枝云、国际台中华云、云南台七彩云、湖北台长江云等多个项目案例,向用户展出了融合数据平台、融合运营平台、捷讯云通联、ONSITE互联网直播、星云全媒体内容云五大解决方案,旨在为电视台提供融合生产、融合发布、融合运营等全方位、立体化服务,吸引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第一时间到展位参观指导.随着江苏台、湖北台、国际台、云南台以及安徽台、南京台等多家电视台领导的莅临,新奥特云视的展位可谓当日的“引爆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流媒体、音频技术取得显著进步,电台直播及点播节目的收听、互动、包装、推荐和分享具备了更大的用户体验提升空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载体、传播渠道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主要信息入口,新媒体客户端使用率和重要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通过新媒体客户端获取广播节目。广播节目的创新性,从媒体大融合趋势来看,能否在这一新的入口抢占一席之地,打造优质的自主可控平台,以优质内容吸引用户并获取用户数据,并以数据分析驱动运营创新,事关广播媒体能否将生存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事关广播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广播业务需求、融媒体平台建设、资讯数据的抓取、节目播出效果的分析与节目传播影响力的分析等六个板块进行浅析广播融媒体系统蜕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广东广播电视台通过采用新媒体技术来提高节目的互动性及生产制作的效率,实现传统广播和新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构建集节目直播互动、视频直播、移动汇聚制播、内容共享、跨媒体分发等功能的广播全媒体生产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9.
江阴市融媒体中心首次尝试《吃香喝辣》节目融媒体直播,实现了广播、电视、新媒体(手机、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同步直播,同时报刊、公众号推文起到节目预热和增强后期影响力的作用,实现节目一次采集、多元发布、同步传输,文章主要介绍该直播系统的一些技术方案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于互联网为核心技术的新媒体快速的发展,新媒体与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逐步融合,媒体格局开始发生改变。网络视屏、直播及社交平台给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电视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创新与改进电视节目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本文以大型融媒系列直播节目《飞越广东·全面小康》为例,浅析融媒时代电视系列专题节目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CCBN2016展会上,联汇科技依托最新媒体融合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全新推出的“AlphaCloud Live云里融媒体广播业务云平台”闪亮登场.到访客户对联汇科技推出的这种全域融合媒体的电台业务解决方案纷纷表示关注和赞许. AlphaCloud Live云里融媒体广播业务云平台是基于云技术和社交协同的融媒体全业务平台,满足广播电台采集制作、多渠道发布、实时互动和新媒体运营等全媒体业务需求.提供从采、编、审、播,到归档、管理、运营、分析等一体化服务支撑.帮助电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真正做到全媒体的统一管理、协作、生产和服务.  相似文献   

12.
时涛 《电视技术》2023,(2):110-112
贵州广播电视台首次基于新媒体平台进行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网络直播,设置了一个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根据节目需求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多地信号传输直播方案,其中包括各会场的信号传输方案和总控调度方案。此方案的应用,顺利保障了贵州广播电视台首届网络春晚的成功直播,为贵州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此,详细介绍此次网络春晚直播的传输方案,为其他单位进行网络直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江西广播电视台网络直播交友综艺节目《心动的盲盒》云录制中视音频技术的架构与设计巧思。利用芯象直播软件构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疫情期间演播室现场与若干场外嘉宾的低延时沟通,并为节目提供多种布局的画中画特效,丰富节目表现形式。通过Arcvideo Live在线编转码器结合传统演播室双“二选一”主备架构,实现安全可靠的新媒体直播。  相似文献   

14.
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创新工场系统以"MCN内容制作、电视+广播+网络内容聚合、多空间互动、AR+VR直播、高清+4K"为设计理念,兼备新媒体+传统媒体一体化制作、多信源IP化传输、全媒体发布+多屏互动,为节目生产提供多场景、多功能、高效率、低成本的创作空间,为全台融媒体节目创新和孵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电视技术》2012,(4):154-154
3月22日下午,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子”)在京举办“领秀新媒体智慧播出云——多屏合一融合技术发展趋势及实践交流会”。方正电子总裁杨斌带领广电业务部团队在此次交流会上分享了方正电子“基于云技术的全流程整备和播出平台”以及“服务电视媒体渠道创新的方正畅新新媒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和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全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和新媒体产业发展良好。一、网络广播影视发展情况我区目前具备开办视听节目的网站共有13家,包括内蒙古广播网、内蒙古电视网、赤峰广播网、鄂尔多斯广播网等。各网站主要以电台、电视台为依托,集新闻、图文信息、娱乐、服务为一体,播出各频率频道已播出的节目。内蒙古广播网、内蒙古电视网建成的流媒体互动应用平台,实现了各个频率频道网络直播、网络视频互动直播、异地视频直播功能,成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网络新媒体。  相似文献   

17.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6,(5):127-128
CCBN2016以“云聚全媒体,智汇新视听”为主题,旨在促进广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为云技术、大数据时代广播影视媒体云体系规划提供思路,为广电行业的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作为中国广电行业的云平台解决方案的的资深企业视博云科技再度携其广电创新云平台系列产品参展,成为运营商及媒体热切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长江云融媒体内容生产平台基于广播、电视媒体核心业务,服务于台内外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融合生产,是构建长江云生态的两大子平台之一。该平台以私有云架构基础平台为底层资源支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强化平台本地能力建设和业务流程升级,驱动视音频重载业务和创新性业务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平台架构、网络结构、业务架构、业务流程、运营情况和发展计划等方面对长江云融媒体内容生产平台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论述。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网络》2023,(1):27-28
<正>1.项目概要中国广电湖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电湖南公司”)广电5G智慧云平台项目,构建“一云两端三用”(广电5G智慧云,蜗牛TV智能终端和蜗牛视频APP,政用、民用、商用)的融合传播新体系,通过5G网络,推出有线大屏+广电5G云服务+智能终端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产品。广电5G智慧云平台界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章剑 《电视技术》2024,(1):12-15
以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融媒体技术平台在线扩容升级项目为例,介绍一种在不中断节目制作业务的前提下实现基于“中国蓝云”云服务的融媒体技术平台在线扩容升级的建设方案。该方案无缝衔接原系统数据库,并延续原有使用习惯,在线扩容融媒体技术平台本地非编系统,对云接入系统和多租户能力进行升级,将生产媒资改造为独立媒资并新建了应急备份系统和演播室直播系统。平台各系统之间采用松耦合设计,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又互不干扰,为全媒体内容的融合生产、融合发布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