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极生物膜处理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极生物膜法研究处理含硝酸盐氮的地下水.结果表明,温度过低威过高,对反硝化细菌的活性都有一定抑制;m(C)/m(N)为1时能实现总氮与总碳的同时去除,与理论计算的最经济m(C)/m(N)为1.07相近;电流的刺激作用可以提高异养反硝化菌的脱氮效率,其脱氮率和电流之间有大的关系,同时硝酸盐氮的负荷越大,电流要求越高;HRT越长,硝酸盐的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电极-生物膜法去除硝酸盐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极生物膜法处理含硝酸盐氮的废水,结果表明:在碳氮质量比较低(m(C)/m(N)为1)的条件下,电极生物膜法比单纯生物膜法有更高的反硝化效率;无外加有机物(m(C)/m(N)为0)时,间歇式反应器比连续式反应器有更好的脱氮效果,更能有效地控制亚硝酸盐氮浓度。  相似文献   

3.
电极-生物膜法反硝化脱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胜  张玉先  杜晓明 《净水技术》2005,24(2):35-38,69
电极—生物膜法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水处理技术。在处理低浓度硝酸盐氮污染的地下水和饮用水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文中对水中硝酸盐氮污染概况及其危害和电极生物膜法研究进展概况作一说明,并对其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极-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中,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不易去除。电极-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反硝化功能,能够大大提高硝酸盐氯的去除率,并能有效脱除磷和其它有机物质,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污泥浓度高和便于自动控制等优点。作为新型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傅振鹏 《安徽化工》2011,37(2):68-72
电极生物膜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费用低,去除率高,效果稳定,易于控制等优点,在处理低浓度硝酸盐氮污染的地下水和饮用水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主要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比和电流强度对反硝化脱氮效果的影响,并对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电极-生物膜法在生物脱氮处理中的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以氢自养型反硝化为基础的电极-生物膜法及其在脱氮处理中的优势;着重从电极材料、工艺布置和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利用惰性阳极电解产氧来促进生物硝化,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脱氮工艺提出了新思路:即电解产氧为主,曝气为辅,控制适当的水力停留时间,并主要通过电流调节控制氧水平,实现亚硝酸盐积累;同时利用电解产氢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使限氧的硝酸盐型脱氮在BER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电极生物膜法反硝化是一种新型的将电化学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生物反硝化方法.特别在缺乏碳源时,该法为反硝化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结合国内外对电极生物膜法反硝化的研究发展,系统介绍了电极生物膜法反硝化工艺的影响因素,同时指出该工艺在电极材料的选择、反应器构型设计、电化学和生物膜协同作用的原理与条件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硝酸盐去除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硝酸盐是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污染因子,给饮水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地下水硝酸盐脱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生物反硝化是研究和应用最广的地下水硝酸盐脱除技术。离子交换法具有投资小、运行管理简便的优点,比较适合中小规模供水需求,但其再生废液的处理或处置非常困难。反渗透法具有脱硝效果好、易于自动控制等优点,可满足各种规模供水需求,但反渗透会产生大量浓缩水,必须妥善处理或处置。在我国华北地区,反渗透浓缩水可用于浇灌农作物,其中较高浓度的硝酸盐是良好的氮肥。至于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虽然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现阶段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残留反硝化碳源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二次污染问题,用此法生产的饮用水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硝酸盐去除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以固相有机碳(棉花、纸、稻草和木屑)为碳源和反应介质的生物反应器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结果表明:以棉花和纸为碳源和反应介质的生物反硝化法能成功地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但以稻草和木屑为碳源和反应介质的生物反硝化法效果不好。四个反应器出水的pH值变化不大,纸张和棉花的出水pH值比进水pH值低0.5—0.6个单位,稻草次之,低0.2—0.3个单位,木屑只低0.1个各单位左右。出水中没有检测到铵态氮(NH。.-N)。出水细菌较多,一般在10^5个/mL水平.若作为饮用水,需要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越来越来越严重,过量摄入硝酸盐严重危害人类和家畜健康。反硝化墙是一种建造简单、无需管理维护的地下水硝酸盐原位修复技术。本文总结了反硝化墙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填充碳源种类、使用寿命及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生物膜处理无机氨氮废水及其好氧反硝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油田外排水中富集、分离的自养氨氧化菌经培养、挂膜获得自养氨氧化生物膜。探讨了不同pH、碱度、温度条件对氨氧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氨氧化具有重要影响,在32-42℃的温度区间内,生物膜对氨氧化显现出显著的差异;在进水氨氮160~170mg/L条件下,36℃以下,氨氧化速率低,处理24h后,氨氧化率不到50%,氧化产物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38℃以上,氨氧化速率显著提高,进水氨氮完全氧化,水相中几乎检测不到亚硝酸盐,硝酸盐浓度占已氧化氨氮的70%左右。对生物膜氨氧化过程产生的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氮气比例明显上升,达到94.4%,比对照气体(室内空气)增加了14.9%,说明自养生物膜发生了有趣的好氧反硝化脱氮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生物膜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脱氮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而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发展潜力很大。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生物膜SND现象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生物膜中SND脱氮效率的影响因子,包括溶解氧、pH、碳氮比、ORP和微生物等因素;同时,针对不同生物膜载体选择对SND效果影响的最新研究,以及可降解生物膜载体的研究效果和优势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生物膜SND目前在应用中存在的有机碳源和溶解氧的问题,并指出了其进一步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双极Electro-Fenton法降解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计了一种双极电化学芬顿方法(Bipolar Electro—Fenton;BEF)并对水中的苯酚进行了降解研究。采用热压法制备了多孔气体扩散碳电极。在无分隔槽反应装置中,以多孔气体扩散碳电极为阴极将氧气还原产生过氧化氢,铁板作阳极产生Fe2 ,直接利用两电极产物发生芬顿(Fenton)反应对苯酚进行降解。TOC、COD的检测结果表明,BEF法中所采用的气体扩散电极对苯酚的降解程度较通常废水处理中以石墨为阴极的电芬(Electro-Fenton;EF)更为彻底;而且BEF法对苯酚的降解速率比传统芬顿法更快。  相似文献   

14.
外加化学物质对参与硝化反应的两类细菌的抑制作用是不同的,利用这一现象,可实现不经过硝酸盐产物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外加抑制剂会带来新的污染物质,对抑制剂的选择及用量是本研究的重点。当生化处理系统处于完全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时,研究了维持此过程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去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日趋严重,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物化方法(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等)、生物反硝化、化学反硝化等工艺都可不同程度地去除作为饮用水的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综述了地下水中硝酸盐去除方法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反应器的强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光临  徐楚韶  董凌燕 《水处理技术》2003,29(6):345-347,333
培养大量厌氧污泥污泥中含以氨为电子供体的反硝化细菌。将厌氧污泥包裹于布中,制成无数小球,悬挂在含好氧污泥的好氧反应器中。因小球粒度较大,溶解氧不易穿透,造成良好的缺氧、厌氧环境,好氧反硝化脱氮效果良好。脱氮速率达到8.8~12.4mg/L·h。当COD/N=2.3、DO=1.8~2.4mg/L、好氧污泥与厌氧污泥体积比为2∶1时脱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焦化废水的亚硝化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证脱酚焦化废水亚硝化型硝化及以焦化废水中的氨酚为电子供体实现亚硝酸盐的反硝化的可行性,以模拟SBR法的好氧与厌氧过程,对脱酚后的焦化废水实现了亚硝化型硝化,产生的亚硝酸盐浓度达到117.6mg/L,以未脱酚的焦化废水中的酚,氨为电子供体,实现了亚硝酸盐的反硝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普通阴离子交换树脂(Purolite A 300E)和硝酸盐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Purolite A 520E)处理受硝酸盐污染的模拟地下水,通过树脂床层的水流速度越慢,相应的穿透体积越大;用氯化钠水溶液再生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时,需要的再生液体积随氯化钠浓度的下降而增加,但实际消耗的氯化钠量却随其浓度的下降而减少,氯化钠适宜浓度在3%左右;当地下水中硫酸盐含量较高时,应采用硝酸盐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但该树脂比普通树脂难再生;树脂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可用SBR工艺进行反硝化脱氮,硝态氮浓度为550m#L的再生废液在SBR池中搅拌反应10h,就能实现完全反硝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