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关键工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存在很多关键性问题。针对开发策划、建设时序、运营成本、交通组织、消防设计和防雷接地等多个关键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地铁运营后,考虑车辆段对上盖物业产生的环境影响,重点分析了地铁列车振动、噪声、电磁辐射、废气及固体垃圾等其它因素对上盖物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关键问题研究可为后续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的设计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低碳、节能等城市发展原则的指导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论文以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镇龙车辆段上盖项目为例,从交通设计、消防设计、地下室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要点,希望能为今后相关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铁前海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设计方案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城市均在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系统,本文详细阐述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设计中,如何有效解决车辆段上盖物业的交通组织、建筑消防、噪音防控等三个主要问题。为今后车辆段及其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上方进行上盖物业开发,可有效利用日益稀缺的城市用地资源。然而,上盖开发使得车辆段、场结构复杂,为桩基工程设计带来了较大困难。文章以杭州地铁某车辆段上盖开发为例,分析了桩基工程的技术特点及设计难点,提出了桩基工程优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铁上盖物业的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实例,详细阐述在地铁上盖物业工程设计中,怎样体现地铁上盖物业的特色,建立完善的平面交通和垂直交通体系。并且满足车辆段的限界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塑造丰富多彩的现代都市生活空间,体现现代生活高效率、高品质、快节奏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良好推动力,对国内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在功能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北安河车辆段为例,基于功能定位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影响因素,探讨车辆段上盖开发的功能定位优化策略,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辆段是为地铁车辆停放、检修、维护和保养(整备)的场所。为节约城市土地资源,车辆段往往进行上盖物业开发,盖板高度通常为9 m,盖下为地铁车辆基地,上盖开发往往是公共建筑、住宅及绿地等。车辆段盖下食堂由于通风采光条件较差,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功能良好的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尤为重要。结合工程案例,对地铁车辆段盖下厨房的通风空调系统设计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青岛市地铁2号线辽阳东路车辆段工程设计实例,对双层地铁车辆段及上盖物业从总图、结构以及消防设计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设计思路和工作要点,供双层地铁车辆段及上盖物业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深圳地铁某车辆段上盖28层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及咽喉区水平向车致振动在上盖建筑中的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阻抗理论,考虑弯曲波在剪力墙中的传播特性,以实测数据作为荷载输入,建立了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水平向振动频域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上盖剪力墙结构水平向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振动特点,水平振动随楼层变化不大;咽喉区与试车线由于轨道结构的差异导致建筑物水平振动频率差异较大,相比咽喉区,试车线列车引起的建筑水平振动以高频段为主;提出的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上盖建筑水平向振动规律,可为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在规划和设计阶段提供高效、精确、便捷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城市均在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系统。论文分析了深圳地铁上盖物业的发展情况、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的消防设计、盖板平台的构造措施等;重点分析了前海车辆段上盖物业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1.
所谓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是指在地铁车辆段或停车场上进行综合性物业开发,这种开发方式实质上是对地铁车辆段及基地的土地进行立体化使用,在大的屋盖平台上设计、规划大的商业区、住宅甚至产业园区。在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今天,给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模式带来了机遇,同时,如何利用车辆段上部空间,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在保证各自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有机结合起来,这又给建筑设计和工程设计带来相应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12.
以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为代表的复合开发模式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引领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作用独特.以深圳地铁一号线前海湾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为例,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强调基于TOD模式在地铁车辆段用地上进行高强度、高密度、混合功能的上盖综合体开发,对提高地铁沿线地区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特殊意义.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归纳分析,探讨其中的设计规律和基本方法,以期引起同行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常青花园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设计方案介绍,分析了地铁车辆段建设与上盖物业开发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理解、思考以及应用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各城市建设新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车致振动机理,对杭州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上盖建筑的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环境激励分析了上盖建筑楼板的动力特性,研究了不同车速下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的车致振动特性和传播规律,结合中国环境振动评价标准对建筑物室内的振动舒适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上盖建筑楼板一阶频率在28~46 Hz之间,阻尼比为0.3%~1%; 上盖建筑物的车致振动主要分布于0~140 Hz之间,10~25 Hz以内的低频振动表现为结构的整体振动,沿层高有放大的趋势,不同车速下楼板振动频率分布类似,都主要集中在楼板的自振频率附近; 随列车加载车速的降低,地铁上盖建筑中的整体振动强度呈下降趋势,部分楼板的最大Z振级及分频振级均出现“反弹”现象; 试车线列车以超过35 km·h-1的车速运行时上盖建筑中楼板的实测最大Z振级超过了标准限值,为保证试车线列车功能同时提高上盖建筑的振动舒适度,有必要在已有轨道减振的基础上对上盖建筑物进一步采取减振隔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孙亮明  李国豪 《建筑结构》2021,51(22):90-96
为了研究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列车运行诱发上盖住宅的竖向和横向振动特点及传播规律,针对国内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上盖住宅进行了现场实测,获得了列车以不同车速运行时上盖住宅各层的竖向和横向振动实测数据,并分析了楼板振动在时域和频域内的振动特点及衰减规律,探讨了不同车速对上盖住宅楼板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当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列车正常运行时,上盖住宅竖向振动明显大于横向振动,在上盖住宅5层出现最大振动响应,其竖向和横向分频振动加速度级峰值分别为75.71dB和56.04dB,对应频率均为40Hz;车致振动沿上盖住宅向上传播时,各楼层的竖向和横向振动随层高增大呈放大趋势,但在靠近顶层位置出现振动衰减,且竖向振动在低层的放大效应更明显;列车速度对上盖住宅的振动响应有较大影响,振动响应总体随列车速度增大呈放大趋势,但并非车速越大振动响应越大,建筑物各层楼板振动响应取决于不同车速下振动波的振源荷载特性和建筑物楼板本身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建设高度,对车辆段及其上盖结构体系进行了研究。对多个案例的计算及分析表明:采用柱端加腋可改善车辆段厂房的抗侧刚度;利用层间隔震技术可解决楼层刚度突变;采用全框支转换结构性能化设计、隔震框支剪力墙结构性能化设计等方法可实现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高度提升。另外证明了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条件下,不需要刻意增加基础埋深。  相似文献   

17.
韩晓晶 《山西建筑》2011,37(24):22-23
简要介绍了地铁上盖物业的发展历程、开发模式、规划设计原则等内容,结合某地铁车辆段综合体概念方案设计投标项目,就地铁上盖物业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结合车辆段物业开发概况,对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模式及难点研究,得出上盖物业开发的防火设计难点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全面阐述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防火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江泓  殷小溪 《建筑技艺》2021,27(5):118-120
随着广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深入发展,其相关的配套设施也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基于TOD视角,为促进城市土地与空间的高效利用,鼓励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区设计实践.以广州萝岗车辆段品秀星樾为例,梳理了一系列设计难点,并提出相应策略,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区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隔震技术应用于地铁车辆段上盖结构的减震效果,对北京某地铁车辆基地上盖结构进行了隔震设计。基于YJK软件,建立隔震与非隔震结构模型并对两种模型进行结构动力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非隔震结构,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明显延长,隔震前后各层层间剪力比值不大于34. 77%,各层层间倾覆力矩比值不大于34. 16%,均小于规范限值。因此,隔震技术应用于地铁车辆段上盖结构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可以考虑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