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俊奇 《四川烹饪》1999,(12):20-20
冬至节,古时称之为“亚岁”。每逢此书,人们无论贫富,皆穿新衣,备办饮食,庆贺往来。清朝虽是满人统治,但仍随汉族的风俗,极重冬至书,甚至燕京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徐士在《竹枝词》中写道:“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清代庆贺冬至时最重视节前的一天。每年在冬至前一天,亲朋好友、亲戚邻里就开始以食物相馈遗,以至于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人们称这些食品筐盒为“冬至盘”。冬至节前一夜,又俗呼“冬至夜”。这个夜晚是一个欢庆的时刻,家家必备酒宴,称“更速燕饮”,冬至所饮之酒则称为“节酒”。清代还规定冬至书有夫…  相似文献   

2.
正12月22日为二十四节气的"冬至",我国传统有从冬至开始"数九"的习俗,即从冬至日算起,每九日为一段落,代表寒冷程度的加深。冬至这一日为"一九"的头一天,直至"九九"数尽(共八十一日),寒冷算告结束。这个寒冷季节叫做"数九"、"九九",也称为"数九寒天"。其中"三九"时最为寒冷。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太阳几乎直射到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便逐渐长起来。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生,阴气渐降。  相似文献   

3.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正因如此,使冬至的饮食丰富多彩,到了冬至这一天人们常吃的有馄饨、饺子、汤圆。冬至肉、赤豆粥、黍米糕等不下数十种,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冬至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4.
饮食在冬至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24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5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相似文献   

5.
时令:冬至 “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鹿解;三候水泉动”。  相似文献   

6.
《新食品》2012,(2):157-157
12月22日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气“冬至”,2011年的这一天,一家极富中式风格韵味的会所“台门酒会”.在杭州河坊街大井巷落成开业了。有人戏称,“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式酒吧”。  相似文献   

7.
按照中医理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一个匿藏精气的时节,人与天地相应,调整膳饮适当进补,不仅有益于滋补人体,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当今不仅老年人注意养生,中年人也关注养生保健。冬至前后,上海的参行、中药店前人头济济,或用于自己进补,  相似文献   

8.
陈晶 《美容院》2023,(1):137-138
<正>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三九时节,要想自己健康地度过冬季,来年春天生龙活虎,此时养生进补必不可少。寒冷的三九天应掌握“天人相应”,根据自然规律,气沉降,存阴津。这个“根”很健康“三九时节,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出汗减少,此时人要早点睡,太阳出来后再起床。在中医五脏中,冬季对应的是肾,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精泄多了会伤阳气。  相似文献   

9.
“家家捣米作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这是描写闽台冬至盛况的诗句。冬至本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汉代始以冬至为“冬节”。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如今,庆贺冬至的习俗已渐淡薄,但在台湾、闽南、粤东民间则仍很重视。 汤圆,宋代以后系元宵节令食物。闽台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台湾叫“圆仔汤”或“冬节圆”。 史传周代时冬至是新年元旦,至今闽台人计岁仍以这天为准,说是吃了冬节圆长一岁。这冬节圆是闽台一带必不可少的节俗食品,几  相似文献   

10.
阿笑  姜姜 《食品与药品》2006,8(12B):60-61
冬至是我国农历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古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吃美食是人们过节的传统习惯.这些美食也逐渐演变成了各地的冬至小吃。冬至食俗在南北方有很大不同,但共同的一点是这些食俗不仅常常和流传久远的历史故事相关.还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反映了当地百姓在食疗、健身方面的智髓。冬至小吃花样繁多.大致分为饺子类、糯米类、肉类等几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冬至的故事     
冬至,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到了的意思,它在历法上和风俗上都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冬至发生在中国农历的十一月,大多固定在公元历的12月22日(偶尔有变动),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它与“夏至”是白天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形成对比。以太阳与地球位置确定的历法就是把冬至这一天作为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古代有夏代建寅,以农历一月为正月,殷代建丑,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代建子,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之说,称之“三正”。今天仍在使用的“天干”和“地支”在古代是记日期的像数符号,天干数十,即甲乙丙丁戊己…  相似文献   

12.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正因如此,使冬至食文化也丰富多彩,诸如馄饨、饺子、汤圆、冬至盘、赤豆粥、黍米糕等不下数十种。经过数千年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相似文献   

13.
《饮食科学》2009,(12):66-67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至”、“长至节”、“亚节”等,也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人说:“冬至一阳生”,指的就是阴气到冬至时盛极而衰。阳气则从此开始生发。对于以往身体不好的老年人要小心防范旧病发作,若能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适当调理,就可以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餐饮世界》2022,(12):37-39
<正>时间飞逝,节物相催,转眼又是一个冬至日。“冰益壮,地始坼”,人们在与新冠病毒的抗衡中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是说,从冬至这一天开始,阳气回升,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新的循环开始了,值得庆贺。  相似文献   

15.
冬至.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它究竟在哪月哪日呢?根据阳历推算,较准确的时间应是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到十二月下旬.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当二十二、三这个阳气初前冬去春回的日子,气候变得异常寒冷,故谓之日“冬至”。此节令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那时名“正”;至秦称“岁首”或“过小年”;没称“日至”,百官还于这天举行贺节之仪。沿袭到魏晋六朝称的“亚岁”,同时自官府传到民间,虽不敬天地却要向父母尊长拜节。唐来仍循旧规。北宋益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泻道:…  相似文献   

16.
冬至食俗     
吃红豆粥 冬至日吃红豆粥的习俗,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已经有了,据说是为了预防瘟疫。南北朝时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  相似文献   

17.
“三九九”植物增长素喷施葡萄增产作用大余金水陈月英陈新金(韶关市农科所,512028)“三九九”植物增长素,由潍坊“三九九”生物化工研究所与山东省八达科技发展公司联合开发出的一种改善植物体、物理性状的生长促进剂。具有使植物增产、早熟、抗旱、抗涝、抗病...  相似文献   

18.
樊旭 《饮食科学》2004,(1):46-46
小寒、大寒是冬季最后两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两个节气,俗称的“三九天”也在这两个节气里.是一年中最冷的时间。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是滋生人体阴气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防止人体阳气遭受损伤的关键时机。如果这两个节气不能做好预防,对人体的损伤较大。  相似文献   

19.
近日,网上悄然兴起“上课睡觉专用防老师必备汪峰同款眼镜贴”,售价9.9元到40元不等,有卖家两天之内预售80副。 记者日前在购物网上输入“睡觉专用眼镜贴”,立即出现数十个“汪峰同款眼镜贴”产品,大部分标价19.9元包邮,且商品展示都是以汪峰在《中国好声音》中的节目照为图片。  相似文献   

20.
刚刚迎来“三九”天,气温降到了入冬以来的最低值,本周末还将继续降温。记者昨天从市场上了解到,西单商场等新款羽绒服纷纷打折销售,不少品牌打出了“3折”起销售的广告。让我们倾听一线销售的声音,共同感受今冬羽绒服销售的火热气氛。[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