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孩子都是家庭的重心,即使稍稍出现了一点点的小病小恙都足够令家长们焦急不已——更别说假如在孩子稚嫩的皮肤上出现红疹子、大片的风团,甚至黄色的渗液了。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怎样才能避免或减少它再次发生?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邹先彪博士为我们逐一解答了有关而儿童皮肤过敏的各种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3.
5.
6.
近年来,肥胖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饮食干预对肥胖症的治疗越来越受到肥胖症患者的重视。燕麦是世界八大作物之一,营养价值高并具有保健功效。研究发现,日常饮食摄入燕麦产品可以有效预防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从β-葡聚糖、蛋白质、油脂和生物碱、抗性淀粉等几方面的减肥降脂功效展开论述。燕麦膳食纤维中的β-葡聚糖的主要通过增强饱腹感、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以及降低消化酶对食物的可及性等手段而达到减肥作用,目前对其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燕麦中的蛋白质、油脂和生物碱主要是通过改善脂代谢以达到降脂作用,但目前对这3种成分的作用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关于抗性淀粉的减肥降脂作用已经得到证实,燕麦也富含抗性淀粉,但目前还未见燕麦中抗性淀粉减肥降脂的研究报道,因而以后研究人员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燕麦芽茶,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燕麦萌发,测定总多酚等7种水溶性成分在不同发芽期的含量,确定最佳发芽期并评价燕麦芽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144 h为最佳萌发期,此时芽长4~5 cm,可溶性糖、蛋白质、总酚、VC、Fe离子和Ca2+含量分别由原来的4.8%,11.63%,5.63%,3.1 mg/g,96 mg/100 g,98 mg/100g增至12.71%,13.04%,9.97%,26.9 mg/g,137 mg/100 g和142 mg/100 g,而β-葡聚糖含量从3.16%降至2.89%;燕麦芽总多酚含量(x)在2.9~17.4 mg/mL,VE(y)在0.174~0.399 mmol/L范围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相当,y=0.015x+0.1437(R2=0.9859);x在0.29~1.74 mg/mL范围与y在0.796~0.811 mmol/L范围对Fe3+的还原能力相当,y=0.0138x+0.7935(R2=0.9814)。可通过发芽技术开发具有抗氧化活性以及富含可溶性糖、蛋白质、Ca、Fe及VC的燕麦芽茶。 相似文献
8.
探究超高压处理和热力处理对发酵燕麦调味汁品质的影响,对燕麦调味汁进行不同程度的超高压处理(UHP,300MPa,15min),和热力处理(80℃,10min),以燕麦调味原汁作对比,测定其理化指标、色泽、氨基酸种类及含量以及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样品的总酸损失率,氨基态氮损失率以及还原糖损失率均较低,能最大限度保持调味汁原有色泽;经超高压和热力处理后,燕麦调味汁的香气物质种类有所减少,总含量均为原汁的66.20%,两种处理方式均对燕麦调味汁的香气成分有较大影响,但二者之间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别不大,调味汁的香气成分中含量最高的为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以及亚油酸乙酯。因此,利用超高压处理燕麦调味汁对其品质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10.
11.
研究燕麦甜醅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燕麦发酵时产生的麦角固醇含量、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测定燕麦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水解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产物pH值明显下降,最低达到pH 3.90;总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明显上升,最终达到0.74%;氨基酸态氮含量在24~36 h达到最大值0.06%,之后快速下降;还原糖含量在36 h内显著增加,达到41.17 g/100 g之后逐渐下降。麦角固醇含量持续上升,最终增加至213.64 μg/g。大分子燕麦蛋白被明显水解,小分子蛋白逐渐生成;其中分子质量为35.08 kD的蛋白水解速率最快,平均水解率为55.57%。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燕麦β-葡聚糖以及蛋白质对燕麦全麦粉中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并对这一影响可能存在的机理进行了探索。燕麦通过磨粉,过筛后,按照颗粒大小分级成了不同的燕麦粉样品。检测表明,不同颗粒大小级别的燕麦粉具有不同质量分数的β-葡聚糖和蛋白质,不同的糊化特性,燕麦的消化速度则随着颗粒的增大而减小。蛋白酶预处理燕麦全粉提高了淀粉的水解速率,但外加β-葡聚糖到消化液中并没有对淀粉原有的消化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燕麦粉中蛋白质、β-葡聚糖和淀粉可能共同形成了一种聚合结构。因此,燕麦粉固有的β-葡聚糖可能与其他成分,如蛋白质交联而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降低了消化酶与淀粉的接触度,从而延缓了燕麦粉中淀粉的消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燕麦油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常规提取和超临界CO2流体提取两种方法提取燕麦油中的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燕麦油的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GC-MS分析结果显示,燕麦油常规提取物中,通过人工解析结合标准图谱数据库(NIST)检索定性确认,共鉴定出6种成分,从常规提取燕麦油脂肪酸酯化产物中共鉴定出13种成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方法提取的燕麦油中共鉴定出16种成分,从超临界流体提取燕麦油脂肪酸酯化产物中共鉴定出10种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4种样品化学成分含量分别占总面积的82.7%、99.65%、64.26%和99.71%,其中含量较高的有N-(2-羟乙基)癸酰胺、顺式-十八烷酸、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等。本研究旨在今后为燕麦油的进一步食用或药用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2 种方式燕麦醪糟的挥发性成分,探讨2 种方式下燕麦醪糟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进而为接种发酵燕麦醪糟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 种发酵方式生产燕麦醪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分别为62、65 种,主要包括酯类、酸类、醇类、醛酮类、杂环类、烃类,主成分分析发现酯类、醇类、杂环类为正影响挥发性物质;接种发酵燕麦醪糟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为醇类(58.31%)、酯类(20.70%)、酸类(16.75%),自然发酵燕麦醪糟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为酸类(61.94%)、酯类(18.89%)、醇类(13.58%);接种发酵燕麦醪糟的酯类、醇类、杂环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自然发酵组,酸类成分显著低于自然发酵组。挥发性香气组分分析有助于明确燕麦醪糟接种发酵的可行性,以期为接种发酵燕麦醪糟的品质评价和定向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以我国裸燕麦为研究对象,以燕麦在发芽前后植酸质量分数、β-葡聚糖质量分数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浸麦温度(11~19℃)、发芽温度(11~19℃)及发芽时间(2~6d)对上述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麦温度对植酸质量分数、β-葡聚糖质量分数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而发芽时间越长、发芽温度越高,燕麦中植酸和β-葡聚糖质量分数则越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发芽温度对其影响不显著。通过优化试验得出的最佳制麦工艺:采用浸麦工艺(浸麦6h→休止10h→浸麦4h→休止7h→浸麦3h→休止1h),浸麦温度14℃进行浸麦,15℃发芽4d。在此条件下制麦燕麦中植酸质量分数下降了42.8%,而蛋白质消化率上升了142.1%,燕麦的营养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研究植物乳杆菌70810与米根霉在燕麦全谷物基质中共固态发酵特性及对燕麦营养价值的影响,利用平板计数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乳酸菌的生长情况和真菌麦角固醇含量,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法和邻苯二甲醛法测定发酵过程中燕麦蛋白质的水解情况。结果表明:燕麦全谷物基质中,随着植物乳杆菌70810和米根霉共同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菌活菌数和麦角固醇含量逐渐增加,72?h分别达到(8.46±0.04)(lg(CFU/g))和(137.04±6.13)μg/g,其中活菌计数结果比植物乳杆菌70810单独发酵时提高了7.14%;pH值由5.34±0.12降低至3.74±0.04,总酸质量分数由(0.23±0.02)%增加至(1.08±0.08)%;蛋白质发生明显水解,发酵至72?h,可溶性蛋白(以牛血清白蛋白当量计)含量为(11.58±0.16)mg/g,分子质量小于10?kDa肽(以胰酪蛋白胨当量计)含量为(366.51±1.30)mg/g。发酵后的燕麦蛋白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氨基酸组成更为合理,赖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必需氨基酸指数提高至75.63±0.10,蛋白质生物价提高至70.74±0.13。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燕麦麸皮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以燕麦麸皮粗粉为原料,探究微粉碎对燕麦麸皮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麸皮粒径的减小,燕麦麸皮中多糖含量先增后减,总酚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膳食纤维含量显著减小(P<0.05)。微粉碎处理对燕麦麸皮的抗氧化能力影响显著,随着麸皮粒径的减小,总抗氧化能力增大,而羟自由基清除率和TBA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燕麦麸皮为74 μm(200目)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2.1%和71.88%,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膳食纤维与抗氧化指标间存在极大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71。多糖、总酚、膳食纤维是燕麦麸皮起抗氧化能力的重要功能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燕麦又称玉麦、铃铛麦,英文名oats,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分为带稃型(皮燕麦)和裸粒型(裸燕麦)两种。国外栽培的燕麦品种以带稃型为主,而中国以裸燕麦为主要栽培品种,习惯上称莜麦,主要为食用。过去莜麦是不被我国农业和加工业所重视的麦类,然而由燕麦制造而成的燕麦片,却是国外传统的方便食品,其销量之大可与啤酒和快餐相比。莜麦的营养价值在禾谷类作物中居首位,蛋白质含量高达14%~19%,氨基酸的含量多而种类齐全,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的含量不仅为稻米和小麦的2倍多,并含有较多的儿童发育不可缺少的组氨酸、赖氨酸。莜麦脂肪的含量也较高,约为6%~9%,所含脂肪中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