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利用离子渗氮妒对H13模具钢进行了离子渗氮处理,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时间对渗氮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渗氮温度的提高,表面硬度先升高后降低,渗氯层厚度逐渐增加;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表面硬度逐渐降低,硬化层厚度逐渐增加;表面残留应力随着渗氮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升高趋势。另外,生产实践表明,渗氮后,模具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冲击载荷条件下高硬度模具钢的磨损特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三种高合金冷作模具钢的冲击磨损试验,及磨损表面的SEM 形貌分析,联系钢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分析了试验钢的磨损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高硬度冷作模具钢的磨损特性受其基体韧性及碳化物的影响很大;新型冷模具铡GM 的耐磨性优于Cr 12 MoV 和D 2钢,可望在精密、耐磨冷冲模具上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滚压不锈钢钢管成型模具的表面磨损特性和形貌,分析了粘着磨损的形成机理,在Cr12MoV模具钢上电刷镀制备了具有良好自润滑性和减磨性能的In和Cu镀层作为工作层,而基层电刷镀了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Ni-W(D)镀层,形成了In及Ni-W(D)和Cu及Ni-W(D)复合镀层,把这2种复合镀层分别与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磨损对比试验分析,同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这2种复合镀层的表面磨损特性和形貌。结果表明,Cu及Ni-W(D)复合镀层在磨损试验的前150min磨损失重明显,磨损失重率达到0.105%,但仍具有一定的抗粘着磨损能力。而In及Ni-W(D)复合镀层磨损失重很小,磨损失重率仅为0.024 6%,显示出了在加工强度较高的不锈钢件时具有更为优良的抗粘着磨损性能。最终采用电刷镀In及Ni-W(D)复合镀层修复了模具,使模具的抗粘着磨损能力及综合耐磨性得到了明显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机械期刊要文导读常用冷作模具钢的气体渗氮与耐磨性研究《金属热处理》1994.9.P12—16表3图4参8利用低温化学热处理提高冷作模具的耐磨性和抗粘着性,在许多模具上已取得良好效果,但气体渗氮工艺目前仍很少在冷作模具上应用。为此,该文研究了九种常用冷...  相似文献   

5.
针对马氏体球铁,研究了不同残余奥氏体量对两体磨损试验和冲击磨料损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残余奥氏体对耐磨性的影响与磨损机制及加载方式有关:当静载荷时,残余奥氏体对疲劳机制控制的磨损耐磨性有利,而对切削机制控制的磨损耐磨性的影响不大,;当冲击载葆尤其当冲击载荷大时,残余奥氏体的存在对耐磨性不利。  相似文献   

6.
几种耐磨保护层在混合摩擦条件下进行的滑动磨损试验表明,渗氮层,特别是渗硼层的抗粘着磨损性能很好,而镀铬层和镀镍层较易产生粘着磨损而失效。硬的碳化物镀覆层的磨损量一般很低,但如果这些表面层很粗糙,则会使相配的试件受到很大的磨损。通过犁削磨损试验可以进一步了解表面层的磨拉磨损性能。硬的碳化物层抗磨粒磨损性能最好,渗硼层次之。一些表面层的耐磨性,除了与其硬度有关外还和基体材料中的合金元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种冷作模具钢LD、65Nb和Cr12MoV的冲击磨损试验,以及磨损表面的SEM形貌观察,分析了试验钢的磨损行为。同时研究了显微组织,硬度,韧性对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D1的耐磨性优于65Nb和Cr12MoV。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TC4钛合金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对其进行了820℃×10h的低压渗氮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及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表面渗氮层的显微组织与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渗氮处理后,该钛合金表面形成了由表面氮化物层和次表面氮扩散层组成的渗氮层,其物相组成为TiN、Ti_2AlN和Ti_3Al;渗氮层的表面硬度为800~900HV,比基体的提高了近3倍,截面硬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在相同条件下,渗氮后试样的磨损质量损失比未经渗氮处理的小,且随载荷的增加磨损质量损失增加更缓慢,耐磨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材料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模具钢学术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及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模具钢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8月23~27日在兰州召开。会议将就模具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应用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将邀请国内有关院校、研究单位、模具钢生产企业的专家作专题报告。由各委员单位推荐的相关论文将发表在一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机械工程材料增刊上。征文范围包括:①国内外模具新材料发展动态;②国内外模具热处理新工艺、新技术;③模具钢性能研究及工艺试验;④国内模具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⑤模具钢生产  相似文献   

10.
微变形工模钢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中铬微变形工模具钢,如4Cr5MoVSi(Hl1、H13);高铬微变形工模具钢。它们属于莱氏体钢,其特点:①钢的组织中有大量的共晶碳化物。②淬火后常有较多的残余奥氏体。③热处理变形小。④耐磨性高。⑤承载力大。⑥高铬工模具钢与中铬工模具钢相比,由于共晶碳化物多于中铬工模具钢,所以韧性远差于中铬工模具钢。Cr12系列就属于高铬微变形工模具钢。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采用三乙醇胺直接滴入气体法、通氨滴醇法和盐浴渗氮法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对4Cr5M_0V_1Si铝型材热挤压模具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能兼具Sursulf与Tenifer TF—1功能的八十年代先进盐浴渗氮技术,改变挤压模具的渗层结构,保证渗层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模具的耐磨性与抗咬合性,可提高几倍模具使用寿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前,气体氮化已在模具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可显著提高模具的表面硬度、耐磨性、抗咬合性、抗腐蚀性能和疲劳性能。一般热作模具钢(凡回火温度在550-650℃的合金工具钢)都可在淬火、回火后在低于回火温度的温度区内进行渗氮;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在制作塑料模具时可以在调质后的回火温度下渗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内齿圈表面硬度、耐磨性以及疲劳强度不足的问题,在其表面渗氮以增强其表面性能.在对渗氮方式和气体渗氮设备及工艺进行说明的基础上,重点对渗氮温度、氮势、渗氮时间等参数对内齿圈渗氮层脆性和耐磨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后续指导并提升内齿圈渗氮层的性能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38CrMoAl液压柱塞无白亮层低温离子渗氮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8CrMoAl液压柱塞进行低温离子渗氮,研究不形成白亮层的工艺条件。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处理后的38CrMoAl钢显微组织、截面硬度、渗层脆性、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510℃常规离子渗氮工艺,38CrMoAl钢经450℃低温离子渗氮工艺处理后无白亮层产生,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表层无γ'-Fe4N相生成。同时,38CrMoAl钢经450℃低温离子渗氮工艺处理后,不仅截面硬度满足使用要求,而且渗层脆性显著降低,压痕周围均无裂纹产生。耐磨性研究表明,在较大载荷下,450℃低温离子渗氮后耐磨性比510℃常规离子渗氮好。  相似文献   

15.
运用离子镀的方法,在Cr12MoV模具钢表面制备了氮化钛涂层,用磨损试验机进行了涂层的磨损试验和磨损寿命试验,测量了涂层硬度,分析了镀膜工艺参数对涂层耐磨性的影响,发现基体温度和氮气分压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淬火+不同回火工艺处理H13模具钢再经相同气体渗氮处理后的渗层组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渗层横截面的硬度,分析了回火工艺对渗氮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淬火+两次350℃回火的试样再渗氮后渗层较致密,硬度变化较平缓,但渗层厚度低于淬火+两次600℃回火后渗氮试样的;淬火+两次600...  相似文献   

17.
通过SRV试验机考察了乙醇润滑条件下CrN、WS2、渗氮、B4C活塞环材料与气缸材料对磨时的摩擦学性能.通过SEM、EDX、表面形貌方法对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醇的酸度较低的情况下,乙醇对材料有某种润滑作用,磨损以粘着磨损为主;在几种摩擦副材料中,CrN的摩擦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复合材料磨面,磨屑及亚表层的SEM特征分析,研究了3Al2O3.2SiO2f/Al-Si复合材料的润滑衣干滑动磨损机理。润滑状态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大大优于Al-Si合金,其磨损为纤维断裂与剥落及磨粒磨损;而复合材料在干滑动条件下的耐磨性反而稍差于Al-Si合金,其磨损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层离剥落。  相似文献   

19.
参照4Cr5Mo2V热作模具钢的化学成分,制备了钒质量分数分别为0,0.55%和0.9%的试验钢,并进行了表面离子渗氮处理,研究了钒含量对渗氮后热作模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试验钢的基体组织均为马氏体,渗氮层主要由白亮层和扩散层组成;随着钒含量提高,试验钢基体组织明显得到细化,白亮层分布变得连续,扩散层厚度...  相似文献   

20.
冷作模具成型压力大、应力状态复杂,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伴随过度磨损、疲劳失效等问题出现,因此在Cr12模具钢表面进行了软氮化工艺处理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有无氮化处理对材料硬度、表面耐磨性的影响,探讨了氮化处理前后表面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氮化处理后Cr12钢出现由白亮层(厚度约3μm)和扩散层(深度达20μm以上)组成的渗氮层,其中白亮层氮元素含量较高,而在扩散层氮元素沿深度方向呈递减分布;Cr12钢氮化前后表面平均维氏硬度由HV50=504.8提高到HV50=653.4,磨损量由42969.6 μm3减少到3068.1 μm3,表明气体软氮化处理对Cr12钢表面硬度与耐磨性能均有显著提高;氮化处理的磨损表面以磨粒磨损为主,而未氮化处理磨损表面的疲劳剥落特征显著,并伴有强烈的氧化磨损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