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塘湖盆地在海西运动晚期,燕山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均受到来自南北方向的强烈挤压,形成了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的构造格局,由此可划分三个一级构造单元。即东北逆冲推覆隆起带、盆地中央凹陷带和西南逆冲推覆带,本次研究区块主要位于盆地中央凹陷带的东北侧。自二叠纪以来该区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应力作用,其中以南北向应力为主,形成了工区的总体构造形态,以北西向断层为主,北东向断层为辅的断裂格局。本次研究采用FRS应力分析技术进行应力方向预测,并应用相干体及曲率体属性来预测裂缝发育区分布。  相似文献   

2.
南贝尔凹陷位于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为中生代断陷盆地。该凹陷具有断陷结构简单、多凸多凹、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形成了多物源、多沉积中心的特点。该盆地的发育经历了白垩系盆地发育的全过程,查干组、下宗巴音组沉积时期为断陷期,形成了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上宗巴音组、塞音山达组,巴彦希热组沉积时期为断坳期,形成了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巴彦希热组至今沉积时期为坳陷期形成了河流沉积体系;断陷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砂体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构造和沉积匹配较好的区域形成构造和岩性控制的岩性-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3.
辽河盆地发现多个潜山油气藏,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构造特征表明,多期断裂活动及反复升降造成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形成辽河盆地一系列构造—侵蚀型潜山。潜山的分布特征与中生代燕山期呈NE向展布的基岩块断活动密切相关。以此研究为基础,确定辽河盆地发育四类潜山,即单面山型、向斜山型、地垒山型和平缓古地貌山型。  相似文献   

4.
房葛  王小龙  王小军  杨茜 《当代化工》2021,50(2):414-41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凝灰岩为特殊时代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沉积产生的沉积岩,深入分析并探究凝灰岩代表的古构造环境,对识别盆地在构造演化过程发育的类型、分析鄂尔多斯南部区域与秦岭造山带之间的盆地山脉耦合关系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主微量元素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凝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秦岭城口一房县断裂带是秦岭造山带和扬子板块的分界断裂带,平面上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构成大巴山弧组成构造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口县钟亭乡一带剖面构造特征和显微构造特征,剖面位于城口断层的NE和SW盘。本文对剖面的断层,褶皱和显微构造进行了构造期次和应力分析,大致推测剖面断层带经历三期运动。一期左旋走滑运动,应力方向为Nw—SE。一期右旋走滑运动,应力方向为NE—NW。一期逆冲运动,应力方向为NE--SW。初步研究了剖面断层带变形机制,该研究结果对秦岭造山带构造格架、及其成矿分布远景研究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由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沉积经历多期构造演化而形成的叠合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构造运动各具特色。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濒临秦岭和祁连两大活动构造带,其构造与沉积演化长期以来受秦岭和祁连造山带的影响,油气形成和分布不可避免地也受区域构造演化影响和控制。根据钻井资料、地层资料,对盆地西南部中央古隆起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探究,为区块的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松辽盆地北部深层营城组沉积末期和明水组沉积末期两期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及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城组沉积末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分布与断陷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负向构造内应力集中,正向构造为应力相对低值区,应力集中产生的构造能量为源岩迅速转化排烃提供了动力。明水组沉积末期,应力集中于古龙断陷南部及徐家因子一莺山断陷。构造应力场分布形成的构造应力梯度控制着流体势场的空间分布,使油气自应力高值区向应力低值区运移成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地区的实地工作及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对该地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前人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从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阶段、古生代西伯利亚板块南东缘增生阶段、中生代滨太平洋活动阶段及第四纪地壳差异升降、岩浆活动阶段4个阶段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作了粗略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本文东昆仑成矿带区域的地质矿产概况,从中生代东昆仑主要深大断裂活动特征、区域性深大断裂与主要矿集中区的耦合关系、深源岩浆活动以及岩浆热液矿床等角度论述了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勘察思路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三塘湖盆地构造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碰撞接合部位,经历了前二叠纪基底形成和二叠纪以来盆地盖层沉积形成发展两个重要时期;前二叠纪基底形成过程主要受古生代大区域古亚洲洋域洋盆俯冲、陆块增生拼贴、板块碰撞造山过程的控制,直接受控于准噶尔洋沿克拉麦里俯冲带在泥盆纪的俯冲,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在石炭纪的碰撞造山的构造作用过程,认为三塘湖盆地形成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构造演化划分为褶皱基底形成期(前二叠纪古生代褶皱基底形成期)和盆地形成发展期两个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依据松辽盆地北部的深地震反射资料,研究火山岩与基地的作用关系.结合本区地壳结构和大地构造环境以及深部构造机制,分析壳幔作用与岩浆活动之问的关系.认为本区火山岩是形成于俯冲,裂谷,幔隆等复杂环境的叠加,其结果表现为构造环境南北挤压,东西俯冲,幔隆壳薄,基地火山岩广泛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断裂滑动分析与古应力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蓥山断裂是分隔川东隔挡式褶皱带和川中平缓区的重要断裂。本文通过对华蓥山断裂滑动和古应力分析表明,华蓥山甑裂经历了三期重要的断裂活动:早期近S—N向挤压、中期近E—W向挤压和晚期NE--SW向挤压,分别与三叠纪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碰撞、燕山期雪峰山隆起向北西的推挤和喜山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13.
《云南化工》2020,(2):115-116
长期以来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中生代油气勘探工作,受到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其西缘的地质构造带与鄂尔多斯含油气盆地发展改造息息相关。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对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研究朝阳沟阶地长10区块油气聚集特征出发,通过研究其成藏条件及主干断层各时期的发育特点,系统分析了油源断层和断裂密集带对油气聚集的作用机理。长10区块在明水组末期发生大规模断层活动,受反转的影响,断裂密集带总体呈背斜形态,形成朝阳沟阶地和长春岭背斜带。三肇凹陷生成的油气在超压作用下也于明水组末期沿油源断层下排到扶余油层,后沿河道砂体和断裂密集带匹配做侧向运移到长10区块,形成油气运移的通道,构成扶余油层主要富油气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5.
含盐油气盆地中盐构造控制着油气的生成、运移及成藏。本文提出了文留盐岩深盆浅水成因的观点;沙三中^5沉积期文23盐埋深达300m,盐岩"软化"并塑性流动,文东、文西断层开始发育并控制地层沉积,文留盐构造形成;根据盐岩与油气藏关系,该区与盐岩有关的油气藏类型可分为5种。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中生界储层砂岩成岩作用主要受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的影响,不同构造区带砂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别。研究发现,冲断带近物源区由于杂基和软矿物含量高,压实作用表现较为强烈,砂岩物性较差;但斜坡带远离物源区压实程度较弱,原生粒间孔隙发育。坳陷带比冲断带、斜坡带含有更高含量的富铁方解石,很难遭受后期溶蚀改造,所以坳陷带中铁方解石含量较高的地区储层物性也比较差,其机理可能与黏土矿物转化和长石类矿物发生溶蚀有关。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地区中生代为典型的内陆坳陷型湖盆,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碎屑岩沉积发育,湖相泥岩有机质丰富、砂岩储层大面积展布、储盖组合有利,是发现大型油田的有利盆地。但是,这种低渗透岩性油藏隐蔽性强、储集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勘探难度大。近年来,针对内陆湖盆的地质特点和低渗透岩性油藏的勘探难点,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快速探明了以姬塬为代表的内陆湖盆低渗透大油田,取得了一系列地质认识的创新和勘探技术的新突破:综合地质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鄂尔多斯内陆坳陷湖盆烃源岩生烃能力强;多类型三角洲砂体发育,并首次构建了大型退覆式三角洲沉积模式,丰富了内陆坳陷型湖盆的沉积地质理论;率先提出了幕式排烃、多种输导体系并存是多层系复合成藏的重要条件的新认识。在勘探实践中,形成了黄土塬地表条件下岩性油藏地震勘探配套技术系列,丰富了地球物理勘探理论和技术;集成应用了高精度测井、核磁测井等先进测井技术,首次提出了低孔渗储层的双孔隙结构导电模型,提高了油层的测井识别精度;自主研发了独具特色的适应于低渗透、超低渗透油层的高效压裂增产技术。这些勘探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低渗透油气藏勘探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秦岭地区钼矿类型、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秦岭钼矿带是中国重要的大型钼矿分布区之一,钼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52%。小秦岭钼矿带以其独特的成矿地质背景,丰富的矿产资源,受到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瞩目。然而目前对于小秦岭地区钼矿床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系统总结了小秦岭地区钼矿床的矿化类型,详述了各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并从构造背景、岩浆活动及地层岩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钼矿床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9.
伊敏凹陷是位于海拉尔盆地东部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在系统分析了伊敏凹陷石油地质条件后认为南北次凹南屯组的暗色泥岩为伊敏凹陷主要烃源岩。凹陷内广泛分布铜钵庙组、南屯组及大磨拐河组3套储集层,大磨拐河组泥岩可作为区域盖层,南屯组中的泥岩也可作为局部盖层。凹陷内存在构造、岩性、复合、地层四大类型油气藏,北部次凹孟根楚鲁构造带和南部次凹伊敏构造带为伊敏凹陷的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20.
日本新近系火山岩油气藏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日本新近系火山岩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概况。通过日本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成功实例,分析总结了日本火山岩油气藏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物性较好但非均质性强等基本特征。并且提出了日本火山岩储层受火山活动,成岩作用,构造运动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