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戴帅  陆化普  程颖 《规划师》2010,26(1):16-20
自上而下的传统乡村规划模式导致乡村规划与建设存在信息沟通与反馈不够充分、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农村风貌特色丧失以及流于表面等问题,需建立以农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规划为基础的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明确界定乡村规划中政府、规划师、农民的功能定位与作用,构筑物质和制度"枢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2013年,农业部在全国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到拓展和提升建设内涵的新阶段。反思现时乡村规划的自上而下单向模式及村民参与规划的困境,以重庆市南川区古花乡天池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为例,探索以村民为主体的规划过程模式,倡导规划师以协调者的身份引导村民自建自治,引入以村庄发展需求为导向的行动计划方案,试图为乡村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创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林文棋 《规划师》2007,23(2):5-7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规划,应摒弃原有的单一的物质建设规划的思路,以社会整体为重点,关注物质建设、经济发展、社区发展及社会福利等多方面的问题,兼顾效率与公平;在规划方法上,应改变原有的单纯的部门自上而下式的规划控制方法,采取农民直接参与,以农民为主体的,各部门、社会各界相互协调的联动式规划方法;在规划实施上,从注重目标的蓝图导向式转向注重问题的过程协调式,坚持政府引导、专家指导、农民自愿实施、多方参与的方式,促进新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军 《山西建筑》2007,33(15):38-39
对乡村规划建设进行了介绍,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切实加强农村规划,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规划》2011,(5):88-94
为开展和加强乡村规划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深化对新农村规划的理解和实践,进一步推动上海新农村建设,7月27日,上海城市规划学会在世纪公园举办了新农村规划畅想专题学术沙龙。上海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毛佳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小城镇建设》2014,(11):14-15
<正>我国乡村规划已进入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加强农村建设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乡村规划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乡村规划的作用亟待提高。为适应这一时代要求,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需要在乡村规划的理论和工作方法上进行创新。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提出就是这样一个创新。1为什么要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原因一,农村建设主要任务急需规划指导。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大部分农村处在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的后期和环境治理阶段的前期。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模式下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瑜 《山西建筑》2008,34(11):42-43
针对新农村规划中由于农民意愿得不到充分表达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对永川市青峰镇新农村规划编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式规划模式,以提高规划可实施性和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国乡村规划农民公众参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使"三农"问题再次受到高度重视。针对目前我国乡村规划中公众参与不足所导致的农民主体利益诉求被忽视、切身利益遭到损害的情况,本研究对乡村规划中多元利益主体进行梳理,突出农民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利益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提出和构建适用于新时期适合中国本土乡村规划编制、审批和管理客观诉求的农民公众参与模式,强化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多途径的参与模式在决策、规划和实施三个层面来提高农民公众参与的强度和深度,确保农民成为乡村规划的主要受益者。  相似文献   

9.
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的广东省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的规划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中国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乡村政策的梳理,整体分析了国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政策演进的脉络和要求,从广东省的层面剖析了乡村规划建设政策推进的全过程,重点分析了从乡村规划编制到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的实践探索。提出,广东省的乡村建设实践在村庄规划编制、乡村特色挖掘与塑造,以及共建共享共治机制等方面都有重要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新农村“组合抱团”规划建设、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建设、以“道”兴村的模式。同时指出,未来乡村振兴应该结合文化、产业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总结,实现真正的城乡融合和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0.
汤书福  吴彩萍 《建筑科学》2008,24(3):209-211
基于对浙西南山区农村村民建房管理的现状分析,探讨当前农村农民建房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农房建设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村镇规划落实困难,农民建房工程质量无保障等等,提出农民建房管理的主要模式,对以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组织为责任主体的农房建设管理模式在莲都区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介绍,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风貌保护,多次强调乡村建设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乡土特色,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绿水青山,让人记得住乡愁。但我国的乡村规划在多年的发展中却一直逃不开雷同发展模式、建设雷同、规划雷同,问题溯源归结于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规划中乡村居民主体意识的缺失,本次研究以贵州黔南地区传统民族村落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贵州近年来乡村规划中的成功案例从当代青年人对乡村规划建设视角出发,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开展参与式规划在民族地区实践应用研究,希望为未来民族地区乡村参与式规划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村庄规划过程中有关乡土景观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以来,各级政府全力为新农村建设制定政策,并付诸实践,本着“以农民为主体,解决农民最需要的生活生产需要”的原则为工作导向,在过去的新农村建设的探索过程里,有成功试点经验的获得,也有失败教训的总结,二者对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不乏重要的指导意义。日前,温州市规划局召开了“温州市村庄规划设计论坛”,就温州市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成果做了回顾交流,论坛的开展源于温州各级规划部门审时度势、很好地把握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同时期的要务。"本刊特策划“温州市村庄规划设计论坛”栏目,遴选论坛优秀论文刊载,以期反映温州村庄规划的内涵与设计思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李敬 《山西建筑》2011,37(20):7-8
阐述了山西省欠发达地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迫切性,通过分析新农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深入探讨了山西省欠发达地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乡村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长期以来单向需求导向下的建设模式致使乡村规划建设一度遇到瓶颈并流于表面。本文以当涂县龙山村美好乡村规划为实践基础,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人居、生态、公共服务设施、体制和产业五个方面探求政府和本地乡村居民对村庄规划建设的多维期许,并基于总体和详细两个规划层面探讨了乡村规划中双向需求的落实与协调策略,以期能为目前的乡村建设活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以来,各级政府全力为新农村建设制定政策,并付诸实践,本着“以农民为主体,解决农民最需要的生活生产需要”的原则为工作导向,在过去的新农村建设的探索过程里,有成功试点经验的获得,也有失败教训的总结,二者对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不乏重要的指导意义。日前,温州市规划局召开了“温州市村庄规划设计论坛”,就温州市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成果做了回顾交流,论坛的开展源于温州各级规划部门审时度势、很好地把握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同时期的要务。"本刊特策划“温州市村庄规划设计论坛”栏目,遴选论坛优秀论文刊载,以期反映温州村庄规划的内涵与设计思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以来,各级政府全力为新农村建设制定政策,并付诸实践,本着“以农民为主体,解决农民最需要的生活生产需要”的原则为工作导向,在过去的新农村建设的探索过程里,有成功试点经验的获得,也有失败教训的总结,二者对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不乏重要的指导意义。日前,温州市规划局召开了“温州市村庄规划设计论坛”,就温州市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成果做了回顾交流,论坛的开展源于温州各级规划部门审时度势、很好地把握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同时期的要务。"本刊特策划“温州市村庄规划设计论坛”栏目,遴选论坛优秀论文刊载,以期反映温州村庄规划的内涵与设计思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京市达岩村现状的分析,对该村发展规划的方案进行了探讨,从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规划的各个方面提出规划最优方案,为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提供基础.同时,针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议.通过对案例的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分析,总结出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应把产业发展与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生态型新农村的任务上来.  相似文献   

18.
唐程  戴勇军 《中外建筑》2009,(1):125-127
新农村建设中,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首要问题,则如何积极创新农村生产方式实为关键。理论上,以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逐步提高可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样,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服务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两者相叠,集中配置的公共设施和“以点带面”的新型农耕方式似已成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心。本文以望城县彩陶源村和石渚湖村建设规划为例,从经济发展和村容建设的双重角度对如何进行新农村规划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以来,各级政府全力为新农村建设制定政策,并付诸实践,本着“以农民为主体,解决农民最需要的生活生产需要”的原则为工作导向,在过去的新农村建设的探索过程里,有成功试点经验的获得,也有失败教训的总结,二者对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不乏重要的指导意义。日前,温州市规划局召开了“温州市村庄规划设计论坛”,就温州市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成果做了回顾交流,论坛的开展源于温州各级规划部门审时度势、很好地把握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同时期的要务。"本刊特策划“温州市村庄规划设计论坛”栏目,遴选论坛优秀论文刊载,以期反映温州村庄规划的内涵与设计思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胶州市城乡建设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搞好村庄规划建设为目的,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为着力点。通过五个到位。扎实推动该市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