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以陕西关中地区三义村为例,分析其院落景观形态结构演变的过程,并试图研究这种现象的发生条件,以此寻找乡村聚落院落景观结构发展和演变的内在规律,探寻其在演变过程中值得保留和重拾的构成方式,并试图建立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在保护传统乡村聚落原有的院落景观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引导新时期聚落景观的建设,有助于其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贾艳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13)
当下地方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正逐渐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那么用何种形式将地域文化资源合理整合到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使之成为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教学内容,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新疆作为我国西北最具异域文化特色的省份,有着大量的生土建筑。新疆吐鲁番的传统民居建筑更具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具风格的空间形态,是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若加以合理利用既可以发挥地方资源的优势,又可体现本地区之教学特色。鉴于此,本文将吐鲁番传统民居聚落文化引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以探讨地域文化在其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谭志国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39(8)
将土家族饮食文化看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其浓厚的民族特色,指出其文化意义与开发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探究了其发展现状,资源优势等,提出了土家族饮食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土家人有自己独特的酒俗,它在土家族民俗事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土家族的酒歌也蕴含在土家族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朝满日、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种种民俗活动之中。因此,土家族酒歌文化特别丰富而具有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湘西自古地灵人杰。奇异的山水间,诞生了许多技艺高超的传承人,包括民间艺人、匠人及巫师等,他们吸吮着湘西的乳汁传承千年不断,将其所代表的深厚的民间艺术文化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然而,"社会文化导致两性之间各种各样的气质差异"。⑴形成于原始社会的男女分工模式,虽然被继起的文明社会所继承和改造,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成为人类离不开的信息交流工具,手机的外观造型设计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视为是一种设计符号,把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手机设计之中,全面阐释传统文化在手机的形态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之中的应用方法,并预测了传统文化符号在未来手机设计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给予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文化财富,但是随着年代一代一代的更替,在当代中国人的身上,中国传统精神的影子却越来越模糊,民族文化也渐渐为人们所忽视.传统文化逐渐流失,本文就我国文化现状和弘扬传统文化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是国人文化延承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时下社会总体发展要求的时政刚要.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发展观之问,有一种贯穿而相似的文化溯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本人提倡不仅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部分,共同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它有着别的国家不曾拥有的优良的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要传播和发展,必定离不开媒体.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个人博客等新媒体的出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哪些特点?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以及在今后的新媒体传播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播?这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阐述在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博大精兴,儒、佛、道三家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社交伦理和精神信仰、经济等方面起到凝聚、兼容、经世致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元古代板溪群是一套沉积韵律发育的浅海砂泥质碎屑岩及凝灰质碎屑岩,为湘西一带大量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的赋矿地层。对马底驿组下段进行岩石学和地层含金性研究表明,马底驿组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变质砂岩类和板岩类,两类岩石的金含量均分布均一,矿化程度低,受后期地质作用改造程度比较弱;同时,呈单偏峰分布的含金量频率分布型式和呈正态分布的对数频率分布型式表明该地层未遭受后期变质作用叠加,金的背景值总体偏低且趋于均一化,因此,认为产于板溪群中的金矿体成矿物质与马底驿组下段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稳步上升,工业化发展变得更加繁荣,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逐年提高,而我国西部地区有着大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供需形势分析,研究了我国目前对于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式,以及对于西部矿产开发后,使我国的矿业供需情况趋于平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Previous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of correlations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found that East Asians are more likely than Americans to feel dialectical emotions. However, not much is known about the co-occurr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a given situation. When asked to describe situations in which they felt mixed emotions, Japanese and American respondents listed mostly similar situations. By presenting these situations to another group of respondents, we found that Japanese reported more mixed emotions than Americans in the predominantly pleasant situations, whereas there were no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ixed emotions in the predominantly unpleasant situations or the mixed situations. The appraisal of self-agency mediate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ixed emotions in the predominantly pleasant situations. Study 2 replicated the findings by asking participants to recall how they felt in their past pleasant, unpleasant, and mixed situation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both Americans and Japanese feel mixed emotions, but the kinds of situation in which they typically do so depends on culture.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