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从橘子果实上分离筛选出的2株天然野生菌株和3株商业果酒酵母对柑橘果酒香气成分的影响。5种酵母酿造的果酒的香气成分共检出38种,安琪果酒酵母发酵橘子酒检出最多,有32种。JZ-2酿造的橘子酒中苯乙醇含量较高,乙酸乙酯相对含量也是最高的。野生酵母JZ-2生香效果最好,安琪果酒酵母酿造的橘子酒,香气成分最丰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从橘子果实上分离筛选出的3株天然野生菌株和5株商业果酒酵母的发酵速度、发酵力、感官品质和气相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比较研究,从中筛选出适宜橘子酒酿造的优良生香酵母菌株JZ-3。发酵力为0.20 g/g·d,主发酵速度相对较低,到发酵后期的速度平缓,对于果酒香气的形成和风味物质的积累十分有利,酿造出来的橘子酒品质最佳,酒体呈现出浅橘黄色,较为澄清透明,且酒体光泽度好,具有橘子清新的果香和纯正、协调的酒香,具有典型性,酒的整体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3.
从上海奉贤、上海崇明、上海松江、湖北武汉、浙江绍兴、山东菏泽、辽宁铁岭等地葡萄园土壤中,经过分离纯化,得到4 株酵母。通过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S1、S2、S3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4为异常威克汉逊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一步对4?株酵母菌的发酵香气化合物进行测定,并以商业酵母发酵酒作为对照。结果表明,4?株酵母菌在葡萄糖酒发酵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有所差别,相对于商业酵母,S1发酵酒中独有的香气化合物有十四酸乙酯、2-甲基丁醇、壬醛、癸醛、苯乙酮、1-十八烷烯等7?种,S2发酵酒中独有的香气化合物有十四酸乙酯、十六酸乙酯、丙三醇、正己醇、2-甲基己醇、右旋柠檬烯等10?种,S3发酵酒中乙醇含量明显高于商业酵母,S4发酵酒中苯乙醇和乙酸含量明显高于商业酵母。综合评价,S1、S2发酵酒的花香和果香更加突出,S3发酵酒具有较高的乙醇含量,S4发酵酒的乙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红枣为原料,筛选适合红枣酒发酵的酵母菌种,探索红枣酒发酵的最优工艺。通过比较红枣酒的酒精度、还原糖、总酸及甲醇含量等指标分别初选出1株酿酒酵母和非酿酵母,经过酵母菌株的产气性能、耐酒精、耐糖等耐受性试验以及两株酵母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得到了适宜红枣酒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RV171和H,以此组合为发酵菌株,通过优化工艺,得到了色泽为浅红棕色,澄清透明,具有典型发酵果酒风格的枣酒。  相似文献   

5.
橘子酿造酒发酵工艺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本地橘子为原料,榨汁和调整糖度后,用果酒酵母发酵生成橘子酒,研究偏重亚硫酸钾添加量、发酵温度、接种量等因素对发酵周期和酒度的影响。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柑橘发酵酒最佳工艺:偏重亚硫酸钾添加量为100mg/L,发酵温度15~20℃,活性干酵母接种量7%。  相似文献   

6.
葡萄酒酵母和酵母营养物对蜂蜜酒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礼  李礼  陈尚武  张文  马会勤 《酿酒》2005,32(2):68-71
实验研究了 3株葡萄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D2 4、C19和CHP在蜂蜜酒发酵过程中的特性 ,初步探讨了蜂蜜酒的发酵工艺流程 ,对成品酒进行了理化指标和感官特征的分析 ,确定了酿造蜂蜜酒的优选葡萄酒酵母菌株为C19,并以C19发酵蜂蜜酒作为对照 ,在发酵过程中分别进行添加两种酵母营养物Helper和酵母浸膏的处理 ,观察各处理的发酵过程变化 ,并分析成酒的品质 ,实验结果表明 :以Helper为酵母营养物且添加浓度为 10g/hL时 ,提高了蜂蜜酒的发酵速度 ,使蜂蜜酒获得了最佳的感观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从西藏灵菇茵粒中分离出的一株酵母茵和一株乳酸菌为菌种,通过L16(45)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对影响发酵过程和产品质量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确定出制备西藏灵菇牛奶酒复合发酵剂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茵与乳酸菌的比例为1:4、混合菌种的接种量为8%、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为15 h,在此条件下所得成品牛奶酒的口感细腻、酸甜适口、醇香酯香味浓郁.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酒用酵母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育出猕猴桃酒专用酵母,采用酵母分离和比较发酵的方法,对猕猴桃酒用酵母进行了初步筛选。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及镜检细胞形态,筛选出YZ1、YZ2、YZ33株酵母菌。经发酵试验表明,YZ1菌株发酵彻底,产酒精度达9.4%;产酸能力强,达4g/L以上;对SO2的耐受力为30~40mg/L;耐酸性强,发酵醪酸度高,起酵速度快,且发酵酒的香气和风味均优于YZ2和YZ3的发酵酒。因此将YZ1菌株培育驯化后可得到猕猴桃酒专用酵母。  相似文献   

9.
优良野生葡萄酒酵母的筛选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昌黎葡萄酒产区4个不同品种的葡萄为野生酵母分离源,分离到了58株酵母。以此作为出发菌株,通过酒精耐受性试验、SO2耐受性试验、模拟发酵试验,以发酵力、发酵速率、糖利用率等为标准初步筛得4株具有应用价值的野生酵母。用这4株酵母在酒厂进行了小型的葡萄酒发酵试验,将所得酒样进行理化分析及感官品评,并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最终获得了对这4株酵母发酵性能的综合评价,认为其中2株具有应用于生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石榴酒酵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榴为原料进行石榴酒发酵研究,对6种酒用酵母进行多级筛选,得到3株优良酵母,对这3株酵母进行耐酒精度、耐SO2、耐糖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4号菌株耐酒精度为18%vol,耐糖度为24'Bix,耐SO2浓度为430 mg/L.以初始糖度为20'Bix的石榴汁在28℃条件下发酵7 d,可以酿制出酒体纯正,色泽光亮透明,酸甜爽口的石榴酒,发酵醪液酒精度为9.6%vol.  相似文献   

11.
李锐  冯奎  吴婧  范刚  潘思轶  徐晓云 《食品科学》2010,31(17):206-213
研究不同来源酿酒酵母对柑橘果酒香气成分的影响,以锦橙表皮和柑橘园土壤为酵母的来源,经培养、分离、纯化、初筛和复筛得到适于柑橘果酒酿造的酵母菌株。确定其最适生长温度、pH 值及对乙醇和SO2 的耐受性,并用GC-MS 分析其对柑橘果酒香气的影响。结果显示:筛选得到3 株酵母菌L3、L5、L9,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pH 值在3.5 左右,其中L3 耐低温和高温的能力最强,L9 乙醇耐受力最强,L5 对SO2 的耐受能力最强。3 株酵母所酿柑橘果酒的香气成分有特异性差异,庚酸乙酯、萜品油烯等13 种物质为L3 酵母菌所酿柑橘果酒独有;月桂醇、乙酸异丁酯等8 种物质仅见于L5 酵母菌所酿柑橘果酒中;正辛醇、5- 甲基呋喃醛等4 种物质只在L9 酵母菌所酿柑橘果酒中存在。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桔为原料,对桔子果酒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比较两株果酒酵母的发酵性能,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发酵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初始pH值和酵母菌接种量进行L9(34)正交试验。发酵性能结果表明果酒酵母菌株1为最佳发酵菌株,影响桔子果酒感官品质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初始糖度〉初始pH,结合酒精度和感官综合评分控制主发酵温度为21℃、酵母接种量为6%、初始糖度为20%和初始pH 3.4的条件下选用果酒酵母1发酵新鲜桔子全汁,可以获得口感、香气适宜的桔子果酒。  相似文献   

13.
脐橙果酒酵母的分离及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脐橙果汁自然发酵液和脐橙果园土壤为分离源,从中分离筛选脐橙果酒酵母,并将筛选得到的酵母与对照酵母进行发酵对比研究,进一步确定脐橙果酒酿酒优良菌种。结果表明:从分离源中分离得到26株酵母菌,经过初筛、复筛,获得一株比较适宜酿造脐橙果酒的酵母菌,编号为GJ-4;该菌种具有起酵快、发酵过程缓和、产香好等优异特征,可以作为脐橙果酒发酵用酵母。  相似文献   

14.
一种猕猴桃果酒专用酵母的高效筛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猕猴桃果酒专用酵母的筛选方法,提高果酒品质,以雅安红阳猕猴桃为原料,从自然糖度(150 g/L)和添加白砂糖达到高糖度(350 g/L)的两组猕猴桃汁发酵液中筛选酵母,对其发酵性能进行测定,并通过微生物质谱检测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经一级筛选,各分离出3株菌株,编号分别为ZR-1、ZR-2、ZR-3及GT-1、GT-2、GT-3,其中菌株ZR-1及ZR-3被鉴定为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loechera apiculate),其他菌株均被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GT-2发酵力最持久,产酒精力最强,发酵液中酒精度达9.5%vol,且对150 mg/L的SO2和pH=3.0的酸性环境的耐受性最强;菌株GT-1对12%vol酒精耐受性最强,原酒感官评分最高。说明以高糖启动自然发酵,从中筛选酵母简便且准确度高,可作为猕猴桃果酒专用酵母的高效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新鲜胡萝卜、苹果为原材料,研究了胡萝卜苹果复合酒发酵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胡萝卜汁∶苹果汁、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初始糖浓度对胡萝卜苹果复合酒残糖浓度及酒精度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胡萝卜苹果复合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8 g/L,发酵温度26 ℃,胡萝卜汁∶苹果汁=1∶2(V/V),初始糖度24%。在此条件下,可得酒精度为13.6%vol,感官评分为95分,颜色呈淡橘黄色、酒体澄清透亮、酒质醇厚、口味纯正的优质胡萝卜苹果复合酒。  相似文献   

16.
选择常用商业果酒酵母菌株KD、DV10、Q23、EC1118、安琪和H7Y7作为供试酵母菌株,以川蔗17为原料发酵生产甘蔗酒,通过分析发酵液中糖含量变化情况及酒精度、澄清度,比较不同菌株发酵特性,结果发现EC1118菌株发酵彻底,产酒能力最强,发酵后甘蔗酒的高级醇含量最低;H7Y7菌株发酵的甘蔗酒中酯类物质最高,为其他菌株的3~6倍;安琪酵母发酵液最易澄清,但其发酵后的甘蔗酒中甲醇含量为其他菌株的5倍以上。感官评分结果显示,不同酵母菌株发酵的甘蔗酒感官评分依次为H7Y7EC1118DV10安琪酵母Q23KD。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酵母菌株中EC1118和H7Y7更适宜用于甘蔗酒酿造。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杨梅园杨梅鲜果、杨梅叶和果园土壤为原料,共分离得到172株酵母菌。采用显色法、杜氏管法、糖发酵法和杨梅酒发酵法进行四级筛选,获得3株综合性能优良的菌株;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RY1、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opuntiae)DY5与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pseudoquilliermondii)JW14。通过发酵性能研究发现,3株酵母均能耐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为32%、SO_2添加量为200mg/L、酒精含量为16%Vol、pH为2.0的环境;RY1酵母具有较强的发酵性能及耐受能力,适宜发酵杨梅果酒,DY5和JW14酵母具有较好的产香能力,适宜辅助发酵为杨梅酒增香。  相似文献   

18.
以玫瑰香橙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对主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佳主发酵工艺为SO2添加量100 mg/L、酵母接种量0.12 g/L、果汁pH值4.0、发酵温度20 ℃、初始糖度19%、主发酵时间7 d。在此最佳条件下,主发酵后酒体较丰满、果酒为橙黄色、果香较好、苦味不明显,果酒感官评分为90.4分,酒精度为9.45%vol。  相似文献   

19.
以桑椹为分离源,从其自然发酵醪液中分离得到35株酵母菌,采用杜氏小管发酵法初筛,产乙醇能力复筛,耐乙醇和SO2能力三级筛选,再与葡萄酒活性干酵母的发酵性能和高级醇产生量进行比较,得到1株发酵性能优良且高级醇产生量低的桑椹果酒酵母—S-2。对S-2菌种进行的研究表明,该菌在12 h开始产气,48 h后产生的气体充满杜氏小管,在14%乙醇和120 mg/L SO2的胁迫下仍有较好的发酵表现,该菌在正常情况下发酵产生的乙醇含量高达10.56%,且高级醇产生量为312.41 mg/L。采用18S rDNA对其进行序列鉴定,确定其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同源性最高,相似度达到100%。该菌完全可以取代葡萄酒酵母专门用于桑椹果酒的发酵。  相似文献   

20.
廖林  王珊珊 《中国酿造》2014,(7):157-160
以新鲜香橙、蜜桔和蜜柚为原料,研究混合果酒的酿造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干酵母添加量,初始发酵糖度,发酵温度及偏重亚硫酸钾添加量对混合果酒的酒精度和品质的影响。经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得出主发酵温度18℃,干酵母添加量7 g/L,偏重亚硫酸钾0.16g/L,按1∶1添加白糖和冰糖,调初始糖度20°Bx的条件下可酿制出优质混合果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