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方向等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白酒科技的进步,新思维和新观点不断产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方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的企业为生产工艺方向思索探讨;有的企业跟风效仿;有的企业坚持走自己的路线。必须全面、准确、客观地认识中国白酒的发展方向;努力实现浓香型纯粮白酒不添加外加香的目标;解决基酒中的怪杂味;坚持走以增加己酸乙酯的自然生成量为主的质量之路:正确对待白酒的酿造与勾调工作,才能把握和发展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全面推进白酒业的进步。(孙悟)  相似文献   

2.
有机酸是影响浓香型白酒发酵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整个白酒发酵生产、基酒的贮存老熟和成品酒的勾调过程。主要对浓香型白酒中有机酸的种类和作用、白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有机酸的形成途径、有机酸的检测方法以及有机酸的宏观调控对白酒发酵生产和基酒酒质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有机酸(乳酸、乙酸、己酸)、加浆水中无机阳离子、基酒质量和存放温度四个因素对低度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水解的影响,并找出了相应的降低低度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水解速度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技术在浓香型白酒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德富  张宿义  税梁扬 《酿酒》2009,36(3):9-11
在回顾微生物技术在浓香型白酒业的应用情况基础上,通过对酒体质量及其影响因子的剖析,推论提出了充分利用白酒酿造优势区域的酿酒资源是微生物技术在浓香型白酒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展示了利用前沿性技术开发酿酒资源对浓香型白酒业"提质控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酒基酒等级的准确鉴别是白酒分级储藏和勾兑的重要依据,对白酒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以浓香型白酒基酒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Q-Exacive-MS)技术对不同等级浓香型白酒基酒进行分析,经过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处理,结合线性判别分析(LDA)、支持向量机(SVM)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等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白酒基酒等级判别模型。结果显示,BP-ANN鉴别效果最好,在主成分为8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率均达100%,不同等级的白酒样本全部正确识别;其次是SVM(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率分别为96.25%、95.00%)和LDA(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率分别为91.25%、90.00%)。实验证明,UPLC-Q-Exacive-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能实现不同等级浓香型白酒基酒的准确判别。  相似文献   

6.
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对浓香型白酒在中国白酒工业中的地位及窖池发酵生产技术做了简单介绍,对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窖池微生态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湘产浓香型白酒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浓香型白酒原粮、窖泥、酒糟、酒醅、基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结果:各工艺阶段中,基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平均含量最高,酒头和酒尾EC含量显著性检验P=0.041<0.05,差异显著,且酒头的EC含量高于酒尾;中间段基酒EC含量与酒头、酒尾间显著性检验P值分别为0.516,0.071,不同层酒醅、基酒EC含量显著性检验P值分别为0.770,0.980,不显著。基酒中的EC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绝对增长幅度为酒头>中间段基酒>酒尾。结论:湘产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酒头的EC含量明显高于酒尾和中间段基酒,“掐头”有助于控制成品白酒中的EC含量。  相似文献   

8.
浓香型白酒的技术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宿义  沈才洪  许德富 《酿酒》2009,36(1):8-10
浓香型白酒属于中国白酒三大基本香型之一,目前占有中国白酒市场份额的70%。从上世纪60年代对浓香型白酒的查定总结开始,从制曲、酿酒、勾储等角度对浓香型白酒的技术发展以及对行业产生的贡献等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酒除浊的方法,采用蒸馏与冷却过滤相结合的方式,去除新产出的浓香型白酒内导致基酒降度后变浑浊的物质,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操作简便,节省成本,不受环境因素限制,去除率可达95%,且基酒中主要香气物质含量未见明显降低,不会破坏基酒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0.
王凤丽 《酿酒科技》2007,(8):105-108
对低度浓香型白酒的研究发现,基础酒的质量、除浊工艺、勾调技术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低度浓香型白酒在货架期易水解,增加酒的水味和酸味.采用活性炭吸附法与优质调味酒调味可有效解决低度酒失光、浑浊与酒体寡淡问题;用高酸、高酯白酒及含有丰富微量成分的基酒可提高低度浓香型白酒的稳定性,延长货架期.(孙悟)  相似文献   

11.
白酒产业是安徽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我国白酒行业占有一定地位。该文介绍了安徽省白酒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从安徽省内古井贡酒、迎驾贡酒、宣酒、金种子酒、高炉家酒、口子窖酒、百年皖酒等品牌白酒的酿造工艺特点、制曲工艺、风味成分特征及其相关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安徽省白酒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储存时间和不同储存位置的洞藏迎驾贡酒进行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对微量成分的变化进行测定,并结合感官和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洞藏过程中浓香型白酒物质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陈酿位置陈酿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酯类含量降低,酸类含量升高,醇类含量升高,醛酮类含量降低;不同陈酿位置酒样的酸、酯、醇、醛也存在差异性。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洞藏对浓香型白酒陈酿过程的影响,对浓香型白酒洞藏工艺的优化及酒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白酒不仅是我国特有的酒种,更是世界六大著名蒸馏酒之一,蒸酒作为白酒生产工艺中的一个环节,其蒸馏装置对提高白酒品质及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白酒产业蒸馏装置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传统的天锅甑、传统蒸馏甑桶的结构及优缺点,机械化蒸馏甑桶在传统蒸馏甑桶基础上的改进与完善。最后,对连续化蒸馏装置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不同连续化蒸馏装置的主体结构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以期对中国白酒产业蒸馏装置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白酒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国民健康和白酒行业健康发展,近年来,白酒质量与安全问题日益凸现,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重大威胁,造成白酒行业信任危机。为此,该文从影响我国白酒安全和品质两个方面可能存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概括性控制措施及建议对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白酒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白酒旅游在该区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该文分析了赤水河流域白酒旅游业态现状,在白酒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机制的作用下,白酒旅游在该区域正朝着产业化、集聚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产品类型渐趋丰富,旅游吸引力逐年增强。但同时该区域的白酒旅游还存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建立,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不够,专业人才奇缺,旅游品牌效应尚未形成等影响其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该文为赤水河流域白酒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研究酒旅融合的动因、机制与路径,发挥酒旅融合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与发展驱动等方面的作用,为该区域白酒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省仁怀市为核心产区的酱香型白酒,在中国酒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日渐成为国人酒类消费的一大选择。在认清当下中国白酒市场特征的基础上,探寻酱香型白酒品类的市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酱香型白酒的营销策略,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和产业的发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不同年份的浓香型白酒基酒的快速区分和识别,该研究以5个不同年份浓香型白酒基酒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舌对样品进行判别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对白酒的年份进行分类,将得到的模型分别通过簇状独立软模式法(SMI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白酒的年份进行识别和验证。研究表明,SMICA分析的结果能够准确的识别导入的样品数据是否是模型以内和模型之外的年份基酒,而DFA分析可以准确的对导入的白酒样品的年份进行识别,确定其白酒样品的年份。综上所述,利用电子舌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快速、准确、稳定的对白酒基酒年份进行分类和识别,可为白酒掺假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并促进白酒产业和白酒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白酒产业通过区域集聚转型升级,其对生态环境的永续发展有重要影响。借助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图梳理白酒产业集聚-生态环境系统的内在关系,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计量方法对2003-2017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白酒产业集聚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白酒产业集聚度和生态效率在时序上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各地区集聚水平和生态效率水平不高且存在空间异质性。白酒产业集聚有益于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和对生态的保护力度,同时人口总量、富裕程度、技术创新和环境规制也对生态效率产生作用。从而为白酒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许德富  樊林 《酿酒科技》2002,(1):42-43,42
通过剖析传统浓香型大曲酒发酵过程原理,概述了生物工程技术在浓香型大曲酒中的应用,从生态工程,基因工程角度展望了生物工程技术在浓香型大曲酒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