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获得高产酯化酶的霉菌,实现提高浓香型白酒和大曲品质的目标,为后续将目标菌株应用于白酒生产奠定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研究使用透明圈法从浓香型白酒大曲中筛选得到高产酯化酶的目标菌株(曲霉B),随后经鉴定目标菌株为红曲霉。在此基础上对其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接种量进行探究,以确定最佳产酶条件。经试验发现,目标菌株的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3℃、培养时间96h、接种量为8%。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更准确的测定清香型白酒大曲的酯化力水平,该研究对清香型白酒大曲催化酯化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乙酸、乙醇为反应底物,分别对乙酸添加量、酯化反应温度、酯化反应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测定条件为乙酸添加量0.8 mL/100 mL,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6 d。乙酸与乙醇在此最佳条件下可进行充分酯化反应,应用该方法测得清香型大曲酯化力为898 U。  相似文献   

3.
一株产己酸乙酯酯化酶霉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产己酸乙酯酯化酶霉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为黄曲霉。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6℃、150r/min恒温振荡培养72h,发酵液酶活可达6.75u/mL。对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N源,淀粉为C源,初始pH6.0,36℃下培养72h,酶活可达9.16u/mL。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衡水老白干制酒工房缸花上生长的微生物进行取样、分离、纯化,对主要菌种的菌落特征、菌体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确定主要菌种是Y1、Y2,Y1、Y2,在发酵前期发酵液微有刺激气味,Y1、Y2均有产酸和产酒精能力,并产少量的酯类、醇类和醛类。  相似文献   

5.
五粮液大曲中产酯化酶红曲霉的分离及酯化酶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龙  赵东  葛隐  龚勇 《酿酒》2011,38(3):35-38
从五粮液大曲中分离筛选出三株红色霉菌株,编号分别为M1、M2、M3,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此三种菌株为红曲霉.从这三株菌种选出具有酯化活性的菌株M1进行研究,用超滤法对其产的固态发酵物浸液进行浓缩,浓缩后的固态发酵物浸液比浓缩前的酯化活力提高了2倍左右:然后又确定M1菌株固态培养时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3℃...  相似文献   

6.
任鹿海  孙前聚 《酿酒》1995,(4):22-25
大曲中酯化菌的分离及在黄浆水酯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任鹿海,孙前聚,丁超成,田以清,李学思,翟公先(河南省宋河酒厂)三SY-5麸曲酯化黄浆水生产性应用试验SY-5麸曲黄浆水酯化液在生产上应用有多种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增加酒中总酯的含量,提高酒的质量。应用方...  相似文献   

7.
霉菌液态培养产酯化酶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根霉和红曲霉为实验菌种,采用液态发酵方法研究了不同菌种、碳氮比、碳源、氮源、发酵培养基浓度对产酯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霉比红曲霉更适合作为液态发酵菌种生产酯化酶,根霉液态培养的最适碳氮源比为5,最佳氮源为黄豆粉与蛋白胨的混合物,培养基浓度以5%较好,发酵周期72h,培养至36h时产酶活性最高,适当添加底物如橄榄油可提高产酶量。  相似文献   

8.
用滤纸涂布法从我国食品酿造行业普遍使用的传统糖化发酵剂中分离到耐酸性霉菌,初步确定为黑曲霉菌株.在不同酸度条件下测定其淀粉酶的活性,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黑曲霉菌株AS3.324进行同等条件酶活性对比,结果表明,该分离株的酶活力为1428 mg/h·g,比对照菌株高出近9%.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传统滴定法、有机相反应体系快速检测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曲酯化力的对比研究,探讨各自的优缺点。同时指出,开展大曲酯化力的测定对更好应用于生产、从而实现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鹿海  孙前聚 《酿酒》1995,(3):20-24
大曲中酯化菌的分离及在黄浆水酯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任鹿海,孙前聚,丁超成,田以清,季学思,翟公先(河南省宋河酒厂)“大曲中酯化菌的分离及在黄浆水酯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是根据豫科技字(911080201)号文件下达的“继续提高河南省名优白酒质量关键技术研...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湖北咸宁浓香型黄鹤楼酒霉菌和放线菌的类型和特点,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对夏季和冬季车间样品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及形态鉴别。结果表明,夏季车间空气中分离到15株霉菌,大曲中10株霉菌(104~105 CFU/g),窖泥中1株霉菌和1株放线菌(102~103 CFU/g)。冬季车间空气中分离到9株霉菌,大曲中9株霉菌(104~105 CFU/g),窖泥中7株霉菌(103~104 CFU/g);窖泥霉菌菌落的气丝少,形态与空气及大曲中的主要霉菌差异显著。比较冬季和夏季样品,仅从冬季大曲的曲心和曲皮中分离到青霉,从夏季底泥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冬季的空气霉菌少于夏季,而冬季窖泥中的霉菌多于夏季。  相似文献   

12.
有机酸是白酒的重要呈味物质,也是香味成分的前驱物质。利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出衡水老白干酒中含有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乳酸等6种有机酸。经试验在大曲、酒醅中分离得到69株产酸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醋酸菌1株,乳酸菌4株,丙酸菌2株。对其中一株主要产酸菌进行了16S rDNA鉴定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并对其的产酸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6.5,接种量7%,温度32 ℃,培养36 h时乳酸产量最高,为7.12 mg/mL。  相似文献   

13.
孙晓璐  王明跃  张源 《食品与机械》2018,34(10):40-44,123
以安徽金种子集团中温大曲为原料,从中筛选能够产酯化酶的发酵菌种并鉴定其种类,再以酯化力为目标值研究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从金种子中温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酯化酶的菌株LD06,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及Biolog鉴定确定该菌株为犁头霉。以该菌株发酵产物中的酯化力为目标值,得到该犁头霉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麸皮10g,玉米粉1.5g、酵母粉2.0g、亚麻籽油1g/100g·培养基、硫酸铵0.2g、蒸馏水10mL;培养条件分别为温度36℃、时间45h。该条件下得到的犁头霉产酯化酶的酯化力为9.32g/L,与该菌株初始酯化力相比提高了22.55%。  相似文献   

14.
采用HS-SPME-GC-MS联用的方法对衡水老白干酒的8个品种155个样品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数据采用单向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建立了8个品种的共有指纹图谱,不同品种之间可以很好的区分,同一酒精度的不同品种也能够得到很好区分。实验结果能够对打击高仿假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从高温大曲中分离筛选产四甲基吡嗪(TTMP)芽孢杆菌,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进行鉴定,并优化四甲基吡嗪产量最高菌株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经初筛从高温大曲中分离出20株产四甲基吡嗪芽孢杆菌(编号为WH1~WH20),经过复筛得到四甲基吡嗪产量较高的菌株WH7、WH10和WH20。其中菌株WH7和WH20被鉴定为副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菌株WH10被鉴定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WH1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前发酵温度37℃、前发酵时间72 h,后发酵温度60℃,后发酵时间20 h,初始pH值6.5,铵盐添加量4 g/L。在此优化条件下,四甲基吡嗪产量为728.38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167%。  相似文献   

16.
以分离自扳倒井中高温大曲中的一株散囊菌(Eurotium)CICC 41584为研究对象,经菌落形态观察、理化特征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对菌株CICC 41584进行鉴定。在基础生长培养基上,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及Box-Behnken试验对菌株CICC 41584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CICC 41584被鉴定为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该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蔗糖添加量40 g/L,酵母浸粉添加量27.2 g/L,硫酸镁添加量2.6 g/L,培养温度28 ℃,培养时间10 d,转速120 r/min,接种量2%,装液量50 mL/25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菌丝干质量达到1.95 g/100 mL,较优化前提高了8.29倍。  相似文献   

17.
以洋河中高温大曲为原料,采用热处理平板涂布法分离、纯化出耐高温细菌,通过液体发酵筛选出产香细菌,选择产香效果最佳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分析与16SrDNA同源性分析,并对其固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从洋河中高温大曲中分离筛选出8株产香细菌,其中编号B4菌株产香最浓郁.经鉴定B4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己酸、乳酸、丁酸、乙酸的浓度以及pH值对浓香型大曲酯化酶催化合成四种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乙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曲酯化酶催化合成四种酯的最适酸质量浓度分别为己酸8 g/L,乳酸1 g/L,丁酸9 g/L,乙酸12 g/L;在同一酸浓度条件下,大曲酯化酶催化合成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乙酯最适pH值均为4.5,乳酸乙酯最适pH值为6.0;大曲酯化酶催化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混合酸的试验结果表明,己酸乙酯的合成以酯化酶催化反应为主,而乳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合成以化学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9.
扼要地介绍了红曲霉的生物学特性,红曲霉固体酯酶的培养技术,红曲质量的鉴定及酯酶的酯化力和酯分解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