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南极磷虾中提取粗脂肪,分别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溶剂体积比对南极磷虾粗脂肪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正己烷-无水乙醇(3.5∶1,V/V)、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5.4 h。在此条件下,南极磷虾粗脂肪得率为12.32%。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南极磷虾粗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粗脂肪中主要含有棕榈酸(C16:0,28.86%)、EPA(C20:5n3,15.48%)、油酸(C18:1n9c,12.71%)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12.22%)。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高达57.47%,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19.82%,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37.65%。因此,南极磷虾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新来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膳食营养补充剂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4.
5.
为优化南极磷虾蛋白肽脱色工艺,提高南极磷虾蛋白肽产品品质,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脱除南极磷虾蛋白肽溶液中的色素,以脱色率和蛋白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活性炭用量、pH、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脱色温度50℃,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南极磷虾蛋白肽脱色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脱除南极磷虾蛋白肽色素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炭用量4.0%、pH1.5、脱色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脱色率达到82.19%±0.20%,蛋白保留率为90.93%±2.28%。采用优化工艺对南极磷虾蛋白肽进行脱色处理,样品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占比以及样品的分子量分布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研究将为优质南极磷虾蛋白肽产品开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辅助酶法制备南极磷虾抗菌肽,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筛选蛋白酶,得到中性蛋白酶为最佳试验用酶。后续采用超声辅助中性蛋白酶酶解法制备南极磷虾抗菌肽,以抗菌肽得率及抑菌圈直径为指标,考察底物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加酶量六个因素对抗菌肽得率的影响。从中选取影响抗菌肽得率的三个主要因素:底物浓度、酶时间、超声功率,以抗菌肽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为底物浓度>超声功率>酶解时间,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底物浓度21%、酶解温度50℃、超声功率120W、超声时间25min、酶解时间4h、加酶量6000U/g,此条件下抗菌肽得率为51.24%,抑菌圈直径为20.8mm,均显著高于常规酶解法(P <0.05),表明此优化工艺可行。为南极磷虾抗菌肽的潜在开发应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以南极磷虾蛋白酶解液中的氨基氮含量为指标,采用甲醛电位滴定法测定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6种生物酶在其最适酶解条件下对南极磷虾蛋白酶解效果,筛选出酶解南极磷虾蛋白最佳生物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解液中氨基氮含量为响应值,选择酶解温度、时间、pH为自变量,通过三因素三水平Box-Bo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筛选出来的生物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在优化酶解工艺的基础上,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方法分析南极磷虾酶解蛋白肽及南极磷虾蛋白的分子量分布范围。结果表明:胰蛋白酶为酶解南极磷虾蛋白的理想蛋白酶;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Y=51.07-0.83A+1.72B-2.06C+0.25AC+1.15BC-3.06A2-2.77B2-3.69C2,模型p0.0001,而失拟项p0.05,表明模型极显著且比较稳定,通过模型分析得最佳条件:酶解温度44.48℃、酶解时间8.52 h、pH 7.88,考虑实际应用可行性,我们在酶解温度45.0℃、酶解时间8.5 h,pH 7.9条件下实验得到的氨基氮含量为50.96±1.07mg/g,与理论预测值51.57mg/g基本一致。通过电泳分析得到南极磷虾蛋白分子量范围在15 ku以上,主要集中分子量范围为15 ku~45 ku;胰蛋白酶解多肽分子量在25 ku以下,主要分子量分布在5 ku以下。 相似文献
9.
10.
以南极磷虾为原料,酶解制备亚铁螯合肽。以亚铁螯合率为主要指标,水解度为辅助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制备南极磷虾亚铁螯合肽(Antarctic krill iron-chelating peptides,AKIP),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calase 2.4 L是南极磷虾酶解的最适用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7.6 ℃,加酶量5.5%,pH8.8,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酶解液的亚铁螯合率为77.77%±0.72%,水解度为23.22%±0.16%,实测结果与预测值符合良好。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南极磷虾亚铁螯合肽具有良好的亚铁螯合活性位点。AKIP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80~1000 Da之间,约占89.28%。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AKIP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1.92、2.09 mg/mL),且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在食源性螯合肽和天然抗氧化剂领域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白芷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白芷水溶性多糖在波长490nm处的吸光度,计算多糖提取率并以此为实验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利用Box-Bebnken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结果单因素最佳试验条件为液料比100:1(mL:g),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70℃;响应面法优选出白芷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2:1(mL:g),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68℃,在该优化条件下多糖实际提取率7.35%±0.005%。结论本研究优化的白芷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方便、稳定。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铜藻中岩藻黄素的乙醇溶液提取工艺。方法用乙醇溶液作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法提取铜藻中的岩藻黄素,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岩藻黄素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迚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以岩藻黄素的提取量为响应值,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响应面试验得到超声提取最佳条件:料液比1:100、起始温度60℃、超声时间40 min、乙醇浓度70%。在优化的条件下,超声提取岩藻黄素提取量为1092μg/g,和预测值1183μg/g基本一致。结论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了乙醇溶液超声提取铜藻中岩藻黄素的最佳条件,提高了岩藻黄素的提取量。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从毛叶藜芦中提取环巴胺的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为随机因子,以环巴胺提取量为响应值,建立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响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环巴胺的提取量都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液料比9∶1(mL/g),提取时间10.0h,提取温度48.0℃。在此优化条件下,提取10.0g毛叶藜芦得到环巴胺的理论量为9.38mg,实际提取量为9.19mg,相对误差为2.02%。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女贞子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女贞子多酚的工业化提取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乙醇的体积分数、液固比、超声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女贞子多酚类化合物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12.3%、超声提取时间14.2 min、液固比96.5 m L/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酚得率为6.15%。结论该工艺简单、合理、耗能低,多酚提取率高、速度快、得到的多酚提取物无有毒试剂残留,该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为女贞子多酚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提取油脂之后的茶叶籽粕为原料,研究从茶叶籽粕中提取茶多糖的工艺,对提取工艺中液料比、乙醇浓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以考察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利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RSM)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对4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同时对各因素和因素交互作用进行方差分析,从而确定茶叶籽粕提取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1、乙醇浓度64%、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1.25h。实际得率为6.43%。优化后工艺茶多糖浸出得率高、安全可靠,可为茶多糖在食品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