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IV的传播是个体的行为、疾病的干预措施和个体之间的社会网络协同演化的结果。提出了基于agent的动态加权二部无标度网络方法的异性HIV传播和干预仿真模型。二部网络中的女性人群根据高危行为不同分为普通人群和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男性人群根据高危行为不同分为普通人群和女性性工作者客户(Clients of female sex worker,CSW)。给出了利用配置模型快速生成指数可调的异性二部无标度网络的生成算法,其根据异性二部网络中单位时间内性行为次数的分配算法确定二部网络中边的权值,构成二部加权无标度网络。网络中的伙伴关系有固定关系、偶然关系型和临时关系,二部网络中的边可随边的维持时间的结束而断开和重连,网络具有动态特性。个体/agent模型描述了个体高危行为、病程、个体社会结构与干预措施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仿真实验分析了个体高危行为是否采用安全措施、是否参加自愿咨询检测和是否参加抗病毒治疗等干预措施对疾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个基于Agent动态网络的疾病传播模型,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扩散的动态过程。在扩展疾病传播的SIR模型基础上,利用不同的个体状态描述各阶段病情。在二维规则网络上,通过增加个体自主移动性构建动态社会网络,并考虑个体异质性和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对疾病传播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动态社会网络和个体适应性行为对疾病传播的影响,并与实际情况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
针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大规模人群聚集行为,建立了基于人群中单个个体的Agent行为模型,研究了人群规模对群体行为发展的影响效应。其中构建的Agent行为模型主要模拟了突发性群体事件中个体在人群中的三个典型行为,即非理性情绪的产生、个体之间的谣言传播以及不同类型个体之间的合作与对抗行为。通过仿真分析发现,在一定的环境下如果人群的密度越高、谣言传播的强度越大,则人群从稳定的聚集状态向暴力性骚乱行为转化的过渡过程持续时间就越短,但人群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对群体行为的影响效应将不再显著;此外,增加现场的警力数量能够有效延缓人群的行为向群体骚乱方向转化的速度,但无法阻止群体行为稳定性的恶化。  相似文献   

4.
以网络信息传播为背景,针对网络信息传播群体,对群体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进行抽象和分析。以前期使用经典博弈论来分析传播个体行为的研究为基础,建立符合网络信息传播特性的演化博弈模型来刻画网络信息传播群体的交互行为,采用有限理性Agent来模拟真实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者,使用演化稳定策略和复制者动态对网络信息传播单群体的行为进行静态和动态均衡的分析,并通过计算验证了网络信息传播群体的稳定结构与群体行为的动态均衡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于社会圈子理论的Agent技术构建三语竞争的动态社会网络模型,不仅网络拓扑结构参数更接近实际社会网络参数,而且网络中的个体可以移动、死亡和新生,具有动态特性。将复杂网络上节点Agent的双语竞争模型推广到三语竞争网络节点Agent模型中,网络上的节点Agent代表具有学习和遗忘功能的个体,每个个体均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第二种或第三种语言成为双语者或三语者,也可以通过遗忘重新成为单语或双语者。语言学调研结果表明,在三语或多语竞争社群,语言的扩张和渗透具有方向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弱势语言兼用强势语言和亚强势语言的比例高于强势语言和亚强势语言兼用弱势语言的比例,亚强势语言兼用强势语言的比例高于兼用弱势语言比例,弱势语言同时兼用两种语言的比例最高,三语人群居住格局能影响语言兼用比例,但不能改变兼用的方向性,这与实际的语言调研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王帅  宋玉蓉  宋波 《计算机工程》2021,47(3):131-138
流行病传播过程中常伴随个体意识信息的扩散,然而目前关于流行病与意识信息关系的研究大部分未考虑意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对个体接触行为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个体警觉状态的双层网络流行病传播模型。建立下层物理接触网络描述流行病的传播,构建上层信息扩散网络描述流行病传播中信息扩散,根据个体的行为偏好和警觉性设计警觉个体避免与非警觉个体接触、警觉个体避免与警觉个体接触两种接触行为策略,并在BA-BA、BA-WS和WS-WS 3种双层网络中模拟两种行为策略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中两种个体警觉行为策略通过调节警觉性参数均能有效降低流行病感染规模并提高流行病爆发阈值,从而抑制流行病在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7.
官方信息在现实生活和虚拟网络中的扩散对谣言传播具有双重影响。本文建立多层网络传播模型研究跨境电商新政策错误解读这一谣言传播问题,模型上层为虚拟网络传播层(虚拟层),下层为现实社会传播层(现实层),个体根据各自社交网络和行为习惯接收官方信息来控制多层网络谣言传播。文章根据平均场方法分析该模型的演化过程和传播阈值,采用无标度网络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传播动力学行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官方信息对虚拟层和社会层谣言的控制都具有积极作用,官方信息的掌握程度对社会谣言传播有显著性影响,且当官方信息的网络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能够有效约束现实社会个体行为,进而达到虚拟层和现实层对谣言控制的同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机理,提出一种HIV传播中基于配置模型的动态混合无标度网络生成算法。根据HIV在男性和男性、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传播规律分别构造同性和异性无标度网络,将其放在同一系统中形成混合传播网络,并添加网络的动态变化特性,以反映真实社会网络的演化过程。基于配置模型的复杂网络生成算法可快速、灵活和鲁棒地生成给定网络尺寸和幂律度分布指数的复杂网络,而且网络中的边可断开和重连,弥补了经典 BA 模型的不足。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正确、有效地反映HIV混合传播网络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意见领袖通常是指在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中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个体。针对当前意见领袖挖掘方法中只考虑社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节点的个体属性,缺乏信息传播中交互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扩展独立级联模型,并融入网络结构特征、个体属性和行为特征的意见领袖挖掘模型(extended independent cascade, EIC)。该模型以个体属性、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行为建立加权的传播网络,利用改进的CELF(cost effective lazy forward)算法,挖掘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的个体。通过实验验证,在意见领袖的扩展核心率指标上,该算法优于拓扑结构类算法,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并未降低意见领袖的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10.
王维  黄敏  孙禾 《计算机工程》2010,36(2):252-253
在社会Agent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面向社会Agent的网络监测系统框架。结合软件复用的思想,根据网络监测数据,将该框架分为自治功能层、个体意识层和社会意识层的3层监测系统抽象模型。基于该框架设计的网页内容访问监测软件开发速度快、资源复用率高和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传染病传播动力学行为是复杂网络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现有的传染病传播模型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传染病传播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即易染个体在传染病传播过程中的行为反应。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标度网络中具有个体重视的SIR传染病传播模型。利用平均场理论方法,分析了所提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了在无标度网络中具有个体重视的易染个体的比例和个体重视度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大具有个体重视的易染个体的比例和增加易染个体的重视度,可以有效地改善传染病的传播阈值、传播的速度和爆发的规模。  相似文献   

12.
语言传播网络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网络,语言网络的结构和动态性对语言的竞争与传播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特点,提出以同一地区的语言竞争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Agent的社会圈子网络来构建更能接近实际的语言网络。社会网络中个体网络的结构参数和整体网络的参数都具有良好的社会网络特点。网络中的Agent可以被赋予不同大小的社会圈子,Agent可以在网络中移动、新生和死亡,进而引起社会网络旧关系的断开和新关系的建立。网络中的Agent的语言类型代表了单语X、单语Y和双语Z(单语X和单语Y)三类,语言的传播模型为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在分析了语言地位、吸引因子、横纵向传播的最高比例、语言的人口比例对语言竞争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社会交往半径和社会流动性对语言竞争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静态社会网络模型相比,所提模型更加贴近实际社会,能够有效提高语言之间共存的可能性,为研究濒危语言的保存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基于Agent的网络舆论传播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论传播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舆论传播行为.研究了网络舆论传播中新闻跟帖与BBS传播,分析了网民Agent、新闻网站Agent以及BBSAgent的属性,建立了网民Agent与新闻网站Agent以及BBSAgent的交互规则,研究了网络舆论的可视化表示方法,并与人际传播相结合,建立了基于Agent的网络舆论传播仿真模型,为利用复杂性理论和Agent技术研究网络舆论传播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火灾是我国频发的安全事故,所以应研究建筑物火灾人群安全疏散问题。由于在建筑物火灾中,人群疏散时出现拥堵,存在不安全因素,造成人员伤亡。针对在现有的研究中未考虑人员行为的影响,提出了智能体(Agent)的人群行为建模技术在建筑物火灾中的人群疏散仿真中的应用方法。仿真结果显示基于Agent的行为模型可以仿真出人员特性及决策过程对人群疏散的影响,弥补现有的人群疏散模型的不足。仿真结果证明,Agent的行为建模技术具有仿真火灾全过程中人员疏散行为的功能,适用于建筑物火灾中的人群优化疏散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智能Agent的复合网络演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伟  赵政  薛桂香 《计算机应用》2008,28(11):2771-2773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结构与网络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动态网络演化模型DA,把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建模成一个智能Agent,每个Agent节点具有一定的寿命并根据自己的演化策略进行演化。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涌现出了许多真实网络所具有的特性,准确地刻画了真实网络的演化规律,并且增强了传统模型在受到攻击时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谣言传播中个体模型的研究,主要从个体的主体思维过程出发,采用BDI模型进行建模研究,谣言传播网络中的个体角色完全对等。但是在实际的谣言传播网络中,由于政府部门等公共个体的行为对普通个体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谣言传播中个体的角色并不完全对等。在公共权威(Public Authority,PA)对个体影响的基础上,把公共权威引入BDI,提出基于公共权威的PA-BDI模型,进行不对等谣言传播网络中个体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人群仿真在群体行为表达方面缺少个体间差异、多样化表达的问题,特别是个体的心理差异对群体行为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人格模型对人群进行仿真的方法。首先,引入心理学中描述人格的五因素模型,对Agent进行人格建模,并制定人格与行为参数的映射关系;然后,设计由人格驱动的路径规划算法和动作姿态实现方法;最后,构建三维仿真系统,实现多种场景中人格因素对人群行为影响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表达个体的心理差异对人群行为产生的影响,使人群仿真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8.
冯翔  张进文 《计算机科学》2015,42(9):214-219
五行学说蕴含信息动力学,然而在网络中却一直未被很好地利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五行原理的五行粒子模型方法来求解多Agent系统的分布式问题。五行粒子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和处理多Agent系统中Agent之间存在的随机、并发、多类型的交互行为。基于五行粒子模型内部存在的生克关系,以及五行自身蕴含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对五行粒子模型和多Agent系统分布式问题求解进行探讨,并对多Agent系统中的各个Agent进行行为建模,进而提出多Agent系统分布式问题求解的五行粒子模型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对云服务所涉及的相关要素进行抽象,提取其生态防御特性,并根据人工免疫系统中的病毒传播理论,建立一种具有主动免疫隔离功能的SEIR类传播模型.该模型可以主动采取预防措施,使其免受病毒入侵.根据不同的网络危险程度,采取不同的隔离策略,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云环境中服务行为的安全.仿真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自适应性、鲁棒性、入侵容忍和自愈能力,能有效控制云计算网络中危险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信任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复杂社交关系的桥梁。通过网络分层机制将个体信任水平动态转变策略与社交网络上信息动态传播过程分层研究,从两个网络层节点独立传播和交互影响角度来研究个体信任水平博弈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改进了单层网路研究的局限性。两层网络节点符合层内独立传播、层间相互影响的规则。信任层节点的传播采用博弈演化动力学方法来处理,信息传播层节点传播则符合流行病动力学SIR传播模型,但其受信任层信任因子的影响。并且文中给出了DTM-SIR模型各层元素动态变化的具体分析过程,通过实例仿真表明信任层的引入对信息传播扩大化影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