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供水目标及范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确定合理的供水目标和范围是调水工程可行与否的重要依据。根据西线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总调水规模约170亿m^3,其中第一期调水40亿m^3,第二期调水50亿m^3,第三期调水80亿m^3。在对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缺水形势和性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西线调水的供水范围为黄河上中游的六省(区)及其邻近地区,供水对象主要为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并对西线调水进行了初步配置。  相似文献   

2.
跨流域向黄河调水的必要性与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3,(10):88-90
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在国家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均具有重要地位,但水资源短缺是区域发展的最大制约瓶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国家"四横三纵"水资源配置格局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缓解黄河流域缺水问题、保障流域供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从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维护河流健康、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论述了跨流域向黄河调水的必要性,分析了各调水方案的特点,以及西线一期工程的优越性,从保障区域供水安全、能源安全、城镇化进程、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论证了西线一期工程建设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调水效益是通过用水效益呈现和表达的,为了协调好调用水关系、使用水效益最大化,基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最新研究论证成果推荐的一期工程年调水规模80亿m3和上下线组合调水方案,运用系统观念从流域视角观照受水区用水的有关问题并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顺应流域自然禀赋特征、与调水上下线路有效衔接的"高水高用,洮水东用"用水方案,即:在上线调水进入贾曲进而流进龙羊峡水库后,经西宁、兰州新区、景泰向民勤、乌海等地引水,顺势"高水高用",以解决黄河西北侧缺水问题;在下线调水入洮河九甸峡水库后,就近与甘肃白龙江引水工程对接,向平凉、庆阳、延安及榆林供水,实现"洮水东用",以解决黄河东南侧缺水问题。"高水高用,洮水东用"用水方案,有利于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发展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补齐"北方防沙带"生态缺口、优化黄河上游用水格局、推进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助力黄河上游及西北地区新能源建设,使黄河上中游地区在共同大保护和协同大发展中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性。认为:黄河上中游地区严重缺水、经济发展滞后、生活环境恶劣,都需要西线工程早日实施;调水河流有水可调,施工条件可以得到改善,筑坝及开挖隧洞等工程技术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展情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谈英武  刘新 《人民黄河》1999,21(2):19-2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调水,是从长江上游引水至黄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措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经多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形成了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后续水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效国  席家治 《人民黄河》1999,21(2):16-18,24
编者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调水至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就组织查勘了通天河引水入黄河的线路,断断续续,迄今已...  相似文献   

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黄河流域地处气候湿润-干旱过渡带,其天然禀赋决定了水资源先天不足且时空分布极其不均,无序用水和气候变化等的叠加影响曾使黄河干流发生罕见的断流现象,未来水资源短缺态势将更加突显,缺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为解决缺水问题,揭示了黄河流域作为湿润-干旱过渡带典型流域,其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性,阐释了近年来黄河中游植被恢复对径流和蒸发等水循环过程的影响,评估了基流补给对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重要性,指出如何落实空间均衡理念、实施引水补源(包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科学调水是当前解决黄河缺水问题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四川水力发电》2005,24(4):1-3
在地震高潮地带建坝、修渠、挖洞,必须把地质条件弄清楚才能施工,西线工程建设后,会造成水质恶化、淤积加快;脆弱的森林植被将加剧枯亡;使邻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面临新的致命的伤害.移民安置,对民族、宗教、文化、文物的负面影响和工作的棘手程度难以估量.四川调大渡河水济岷江和恢复若尔盖湿地是两项必须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应纳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建立一个长效补偿机制。专家们认为,如果以减少长江发电来增加黄河发电的办法解决西线工程的投资问题,是得不偿失的。调水影响发电,发电影响调水,如各自为政,就会造成很大混乱。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 :黄河上中游地区严重缺水、经济发展滞后、生活环境恶劣 ,都需要西线工程早日实施 ;调水河流有水可调 ,施工条件可以得到改善 ,筑坝及开挖隧洞等工程技术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对该工程的研究始于 195 2年 ,调水规模约为 16 0~ 170亿m3 ,基本能解决黄河流域 2 0 5 0年左右的缺水问题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分析、方案总体布局、生态和社会影响分析等主要问题的研究 ,结合该工程建设难度巨大、涉及各方面关系复杂的特点 ,提出整个工程要分期建设 ,并建议将从大渡河和雅砻江支流自流调水 4 0亿m3 入黄河作为第一期工程 .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煤粉输送管道影响煤粉流量的因素,论述了电厂煤粉炉燃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微波固体流量计的原理和缺点。采用了一种新型微波固体流量计,克服了传统微波流量计的缺点,可实时在线非接触测量煤粉浓度,有效控制煤粉炉的给粉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风速预报中出现的资料获取困难、预报精度差等问题,文章提出采用临近历史数据的BP-神经网络风速短期预报模型,并重点对BP模型的输入层和隐含层参数进行估计。在一定范围内,枚举输入层和隐含层的参数,并采用大量数据进行模拟,同时采用SSE和MAE两种指标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得到了适合于风速预报的多个不同参数BP模型。同时将多个BP模型用于预报,发现预报结果精度都比较高,表明不同参数的BP模型均可用于预报且BP模型存在异参同效性。  相似文献   

13.
赵龙 《北京水务》2002,(4):37-38
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钢筋砼结构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发展中,存在着逐渐以钢结构、钢和钢筋砼组合结构取代传统的钢筋砼结构的趋势.但是,在我国钢筋砼结构因原材料广泛、技术成熟、造价低廉,有很强的生命力,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4.
15.
2016年7月19—21日,北京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2016-07-20"暴雨降水总量超过"2012-07-21"暴雨,2场特大暴雨在发生时间以及暴雨特征上有诸多相似点。通过对2场特大暴雨和洪水进行对比,分析了在暴雨、洪水和产流等3个方面的变化特点,对有效地监测城市暴雨洪水、科学地指挥防汛和提升防洪减灾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掌鸠河引水供水的输水工程首部其旁通管出口采用底流消能方式,当消力池受地形限制其长度较短,开始试验采用一般的常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消力池的消能问题,后采用了消力池上加设孔扳这一新型消能工形式,试验中经优化孔口直径和孔板起始位置后,较好地解决了下游消能问题。因此利用消力池上加设孔扳这种消能工形式来解决消力池长度不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体型特别适用于中小型工程。  相似文献   

17.
物化-水解酸化-CAST工艺处理制革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陶如钧 《给水排水》2003,29(9):31-32
介绍了物化 水解酸化 CAST工艺在处理制革废水中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 ,进水BOD为 96 0~ 12 5 0mg/L ,COD为 2 2 5 0~ 2 780mg/L时 ,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汤铮飞  杨军利 《人民长江》2008,39(10):44-44
近年来在民用建筑中普遍应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但从应用中也发现现浇板普遍存在深浅不一的裂缝,就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一些分析.引起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体积会发生变化,当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混凝土收缩开裂是与材料性能有关的固有特性.要想完全阻止裂缝的产生是不可能的,只能从施工工艺以及材料等方面加以改进,尽可能地减少和细化裂缝.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节水高效农业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影响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大制约性的因素。山西省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农业用水要从传统的粗放性灌溉农业和早地雨养农业转变为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早地农业,其核心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应重视早地农业的发展,实施水早并举、全面发展的方针。建设节水高效农业是保证粮食供给、改善我省生态环境的基本战略措施,是缓解工农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用水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非均匀沙荫暴作用及起动流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志学  方铎  朱殿芳  何文社 《人民长江》2003,34(6):34-35,48
引入表征床沙位置的泥沙切点公切线与水平面的交角为参数,依据泥沙起动研究床面表层泥沙由静止到运动的临界条件,确定了以公切角变化范围表征的泥沙起动的判别条件。建立了公切角与颗粒暴露度关系式,推导了在平均情况下,以平均粒径代替起动颗粒上游泥沙时的颗粒平均暴露度。把非均匀沙的荫暴作用与其在床面位置和起动粒径相联系,起动力臂以公切角表示,按照指数流速公式形式,根据滚动平衡条件推导、建立了与床面位置相关的非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给出了平均情况下相应于不同粒径的公切角计算式。利用13组共133次实验资料对公式进行了验证,证明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