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RFID标签印刷写卡一体机硬件基础上,设计了控制系统和控制软件,能够控制一体机全自动运行。利用Arduino控制板、打印主板、运动控制卡设计了控制系统,通过串口与上位机相连,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软件开发了控制软件。利用串口通讯技术,实现上位机与控制系统的通信;设计了各模块运行界面,实现了上料机构、机械臂、打印机、读写器的独立控制;设计了自动运行界面,实现了RFID标签上料、印刷、写卡、校验、下料等过程的自动化运行。最终制造样机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及软件能够满足一体机功能要求,并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役放电车的缺点,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型放电车,研制了新型车体结构和控制电源,采用了自动恒流技术和PTC热敏陶瓷电阻,设计了检测器。各项试验结果证明,新型放电车提高了单车容量,避免了“红热”,实现了恒流放电、实时监测、防水、防腐蚀、防盐雾功能,与现役放电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与ERP、PLM等产业不同,OA应用发展了多年,产业边界依然不明确、不清晰,用戴珂的话说,过去,凡是没人管的都是OA.什么都做。与此相关,“协同”概念从点击科技开始提出到现在也已经有三、四年了,虽然业界“叫喊”了多年,但是,戴珂说:“由于理念不清,混淆了市场.误导了企业信息化的管理需求,也使得协同软件发展缓慢。厂商众多,“死不了,长不大”,产业积贫积弱。”  相似文献   

4.
设计开发了一种操作简单、改动智能方便的锂电池柔性总成装配线。根据新能源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给出了总体设计方案,完成了锂电池总成装配线装置的结构设计,搭建了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了总成装配线的控制程序系统,同时设计了触摸屏组态界面。集成了新能源锂电池生产装配工序可选、运行参数可控、手自动切换、每日生产结果图表化等控制功能。该设计可根据生产产品的特点,灵活选择需要的工位配置,具有柔性生产的特点,可有效改善传统人工在锂电池箱体搬运、转换、装配等步骤中出现的箱体磨损和效率低下等问题,改进了锂电池装配的工艺。系统已完成调试,应用于实际生产,大大提高了新能源产业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大胆实施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工程”,构筑了基本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吸引的激烈机制,做到了不但要经营好产品,还要经营好人才,促进了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闯出了一条不拘一格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检验标准,设计了一套基于变频驱动的多功能传动试验台,可完成减速器、偶合器、制动器、电机等多种设备的性能实验。为提高设备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创新性地设计和开发了多功能传动试验台的自动检验软件,并开发相应的监控界面,实现减速器、电机、偶合器等试件的全自动检测,中间无需人工干预,主要实验内容有空载实验、效率实验、温升实验和超载实验,并增加了超温保护和负荷波动异常保护措施。现场使用结果表明,该套传动试验台的试验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过程控制可靠,性能稳定,减少了检测人员操作失误和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陈强 《中国机械》2014,(16):18-18
汽轮机作为发电厂重要的部件,对发电厂发电质量、经济效益、核心竞争力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高强灌浆料垫块逐渐取代了汽机台板的垫铁结构,因其具有高强、自流平、早强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使得高强灌浆料垫块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裂缝、气泡、空鼓等质量问题,造成大量返工,为发电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深腔薄壁整体铝锻零件的金属去除量大、残余应力大、易变形、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严重的问题,引入动态铣削方法,设计了装夹方案,应力被释放,得到最优铣削参数,节省了刀具成本,有效地控制了加工后零件的变形,极大提高了加工效率,解决了该工件的加工难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级联多电平中压变频器工作原理,给出了总体设计。阐述了硬件体系结构,又用软件工程方法进行数据字典编写、软件模块划分与调度、数据变量定义,降低了难度,提高了系统可维护性,最后开发出产品。经过实验测试,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具有力学性能优、密度低、耐腐蚀、耐高温等一系列优异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目前,在国外先进机型的机翼、机身等主、次承力结构中大量使用了高强中模型碳纤维,最具代表性的高强中模碳纤维是日本东丽公司生产的T800碳纤维。相较国外的高强中模碳纤维,国内虽有CCF800碳纤维与之对应,但是,国内对高性能碳纤维的研究工作起步晚,研究尚不充分,产品尚不足与国外媲美。因此,本文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机理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国产CCF800碳纤维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选取了粗糙度作为变量,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进行了测试,为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研究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