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笔者学习了刘元雪同志的“岩土本构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一文 (载《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1期 )很有收获。刘元雪同志认为 :岩土材料不适用Drucker公设 ,本文就这一观点和刘元雪同志商榷如下 : (1)Drucker公设的建立Drucker公设是建立在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上 ,对于金属材料是简单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对于Mohr -Coulomb材料是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应力应变曲线上 ,处处满足dσ·dε>0 的材料是稳定材料。对于稳定材料 ,在加载曲面外凸的条件下得出Drucker公设。Drucker公设的推论 :塑性应变增量矢量方向沿加载面的外法线方向。用数学式表示  相似文献   

2.
 笔者学习了潘林有等同志的“深基坑卸荷回弹问题的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1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很有收获 ,但有几个问题提出与作者商榷。 (1)卸荷比的计算。原文提出用R =αγD/[γ(D+Z) ] 来计算基坑卸荷回弹的卸荷比 ,式中的附加应力系数 α 是在布辛奈斯克解的基础上得出的。众所周知 ,布辛奈斯克解 (以下简称布氏解 )是在半无限均匀介质空间中得出的 ,对于大部分基坑工程问题特别是深大基坑而言 ,不但不满足“半无限均匀介质空间”这个要求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压应力作用下利用布氏解求得的附加应力系数表 ,对于土体这类只能承受较小拉应力的特殊材料而言 ,其附  相似文献   

3.
岩石连续损伤本构方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连续损伤与裂纹系统弹性体的有效模量这两个分离的研究领域统一起来加以考虑,将损伤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分成实际应力的变化和弹性常数的变化两部分,在Drucker公设基础上建立了损伤演化律和损伤本构模型,初步计算表明,本模型在主要方面能够描述岩石的力学性质,并与一般实验事实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0 前 言 Drucker 塑性公设和 Iliushin 塑性公设是塑性力学的重要基础,由于 Drucker 塑性公设中附加应力功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1]和岩土力学试验不支持 Drucker塑性公设[2],金属塑性力学服从相关联流动法则而岩土塑性力学服从非相关联流动法则,现代塑性力学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针对现代塑性力学的这一缺陷,力学界和岩土界的学者和专家做了大量的工作,黄速建发现Drucker和Iliushin塑性公设是独立于热力学定理之外的假设,殷有泉认为岩土材料的非相关联流动法动可归因于岩土材料弹塑性耦合现象,岩土界的学者和专家则提出双屈服面模型、多重屈服面模型  相似文献   

5.
岩土本构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岩土基本力学性质出发 ,证明了Drucker塑性公设、经典塑性力学原理不适用于岩土材料。对岩土本构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 ,证明了基于经典塑性理论的单屈服面模型无论是否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都是不适用于岩土材料的 ;岩土屈服面不唯一 ,屈服面重数与塑性应变增量自由度一致 ,岩土屈服面存在不外凸情况 ;相关联流动法则不适用于岩土材料  相似文献   

6.
<正> 王国体同志在“应力重塑方法及其工程实现”(《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25卷第6期)一文中提出了应力重塑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实现方法。在学习之后,笔者对该原理与方法的理解与原文作者有不同之处,现提出求教于原文作者。 原文指出:“如果在开挖、卸去或除去土方的重量之后,再设法通过工程措施回复或恢复该土方重量所对坡面处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杨光 《岩土工程学报》1996,18(5):99-103
《岩土工程学报》1994年第2期发表了俞茂宏同志的“岩土类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及其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原文以双剪理论为基础,考虑了作用于双剪单元体上的全部应力分量以及它们对材料破坏的不同影响,建立了一个新的统一强度理论。本文就此提出讨论,与原文作者及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8.
陈斌等同志的“嵌岩桩承载性状的有限元分析”(载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1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对嵌岩桩的嵌岩深度效应和受力性状 ,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笔者感到文章介绍不够完整 ,而且一些结论尚待商榷 ,由于笔者也做了嵌岩桩的有限元分析[1] ,所以讨论如下。 1 关于嵌岩桩的有限元建模问题原文没给出嵌岩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相关的边界条件 ,这无疑影响原文的文献价值。原文只是假定桩身混凝土为线弹性体 (而实际上在高荷载水平下桩身砼表现为弹塑性体 ) ,岩土本构关系服从Duncan非线性弹性E -B模型且服从Mohr -Coulomb破坏准则 (嵌  相似文献   

9.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6期刊登了“以e -p曲线为基础的塑性力学新方法的物理解释及应用实例”一文 (以下简称为原文 ) [1] 。笔者非常欣赏原文作者对求解塑性力学问题所做的新尝试 ,并怀着浓厚的兴趣阅读了相关的几篇文章[2~ 4] 。但对原文的观点存在以下几点疑问 ,现将其提出 ,与原文作者作进一步的讨论。 原文式 (6)列出了求解塑性力学问题的完备方程组 ,认为式 (6)的前三个式子是弹性力学求解问题的基本方程 ,由于前三个式子的求解可以独立于后二个式子进行 ,因此 ,求解塑性力学问题 ,可以先把问题按弹性力学问题求解 ,求得弹性解后 ,再求解式 (6)的后二式 ,如得解并满  相似文献   

10.
<正> 陈愈炯同志对笔者所写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的应力应变分析”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在讨论中提及根据土样浸水前后的压缩曲线,就“认为在三轴试验中,也只需分别测定干的和湿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就可看出浸水的影响”。但我们认为,仅对干态和饱和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比较,是不能反映湿化变形的。湿化变形应从干态土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到达某一应力状态后,并控制应力状态不变情况下,浸水饱和所测得的变形值。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在10cm直径三轴仪上,进  相似文献   

11.
《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第6期发表的“软粘土抗剪强度增长规律”一文(以下简称“原文”)主张采用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强度增长,但需K0+Af(1-K0)作为修正系数。为此,本文进行如下的讨论: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强度增长,国内外均有应用。国内沈珠江(1962)较早提出了Δτf=Δσz′tanφcu(1)  (1)原文讲到据统计资料显示φcu平均约比φcq大11%左右。笔者认为φcq的定义是普通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对应于有效等向固结应力σ3c的强度线夹角(见图1)。它与φcu之间有熟知的关系式:tanφcq=(1+sinφcu)tanφcu,φcq必定大于φcu。用直剪仪测定的φcq偏小是理所当  相似文献   

12.
西安东门城墙是我国的重点保护文物,对其研究意义重大.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对其研究,得到了不同强度准则下的荷载系数位移曲线、塑性区分布、主应力迹线、弹塑性极限等结构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的强度理论(如MohrCoulomb理论、广义双剪强度理论和DruckerPrager准则)对城墙结构分析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程晔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5):723-724
岩土工程学报 2 0 0 3年第 5期发表的“岩溶区含溶洞岩石地基稳定性分析”(以下简称“原文”) [1 ] ,利用弹性理论 ,推导岩石地基中溶洞周围的应力状态 ,对含溶洞岩石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判别。但笔者认为其推导前提和过程似可进一步完善 ,特提出与作者商榷。 ( 1)原文中将地基中溶洞围岩应力分布视作一双向受压无限孔板的应力分布问题 (见原文图 1) ,采用弹性力学解分析其应力分布。该方法在岩石力学教材中多有介绍 ,但一般都注明适用于深埋圆形洞室的计算[2 ] ,而不是对所有情况均适用 ,原文直接应用该公式 ,而没有指明其应用于溶洞围岩应力分布计算的条件 ,考虑到溶洞发育的空间复杂  相似文献   

14.
岩体材料包络型复合弹塑性计算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考虑岩体低抗拉性质的三参数屈服准则。将该屈服准则与Mohr-Coulomb(简称MC)或Drucker-Prager(简称DP)屈服准则联合使用时,形成具有包络型的、基于MC(DP)的三参数复合弹塑性模型,克服了常规的MC(DP)或带截断的MC(或DP)屈服准则不能或只能简单考虑岩体低抗拉性质的缺点。同时,提出了岩体材料屈服后的包络型软化曲线,为岩体材料的非线性计算提出了完整的计算模型。此外,还给出了基于MC(DP)的三参数包络型模型应力积分“向后欧拉”算法及一致性弹塑性矩阵有关公式,使建立在此基础上的Newton-Paphson解法具有二阶收敛性。  相似文献   

15.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1期发表了“非饱和土的应力传递机理与有效应力原理”(作者邢义川 ,谢定义 ,李振。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将Bishop的单参数有效应力原理 ,扩展为双参数有效应力原理 (见原文式 ( 4) )。这一观点很有新意 ,笔者拜读后亦受益非浅 ,很受启发。然而 ,原文在进行理论推导时 (原文式( 5 )~ ( 9) ) ,采取了一些假定 ,似不太合理 ,现作讨论如下。1 原文理论推导采用的假定 ( 1)出发点 原文在给出“平面表面张力表达式”(原文语 ,相当于吸力 ) :(ua-uw) =2Ts/Rs ,及其孔隙气压、孔隙水压平衡关系图后 (原文图 1) ,直  相似文献   

16.
<正> 笔者的文稿“应力重塑方法及其工程实现”(《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第25卷第6期),得到同行的关注与讨论,笔者感到十分欣慰。现对王子辉、张雪东同志所提出的“对该原理与方法的理解有所不同”和相关问题作如下答复。  相似文献   

17.
对“深基坑卸荷回弹问题的研究”讨论的答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常感谢罗战友先生的关注 ,现对有关问题答复如下。(1)关于深基坑回弹问题。原文是利用常规的单向加荷-卸荷试验求得土的卸荷回弹曲线 ,根据该曲线的特征 ,提供一个简明实用的计算方法。由于该问题的精确计算非常复杂 ,原文旨在抛砖引玉 ,引起同行的关注和兴趣。(2 )关于卸荷比计算。原文用R =2γD/[γ(D +z) ] 来计算基坑回弹卸荷比 ,其中系数α由布辛奈斯克解 (以下简称布氏解 )得出 ,这在经典土力学中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在求应力时 ,通常是把土视作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半无限弹性体 ,因此在计算土中应力分布时 ,与土性无关 ,布氏应力系数表只是与 z/b和 l/b 有关 ,硬土、软土、岩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成层地基一维土层地震反应解析解”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学习了高玉峰等同志的“成层地基一维土层地震反应解析解”一文 (《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第 4期 ,以下简称“原文”) ,受益匪浅。原文定解问题的建立是严密的 ,求解思路也是正确的 ,选取的振型函数既简单、规范 ,又满足边界条件及位移、应力连续条件 ,遗憾的是各振型函数中不包含地基土的物理参数 ,从而导致各层的时间响应函数Tn(t)不一样。因此原文有关分析推导需进一步研究 ,现提出与作者商榷。yh(1)由原文式 (19)~ (2 7)知 ,原文给出各层的位移Vi(y ,t)为 :Vi(y ,t) =∑∞n =1Xni(y)Tn(t) ,且各层的自振频率λin 和振型函数 {Xni(y) }  相似文献   

19.
正1引言首先,非常感谢刘德稳博士等对笔者撰写的发表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第31卷第8期的论文"基于Lade-Duncan和SMP两种强度准则的岩石残余应力研究[1]"(以下简称为原文)的关注,同时非常感谢《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给予笔者这样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现针对讨论稿提出的问题做如下答复。2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2.1关于Lade-Duncan与SMP准则的适用性答复岩石材料是一种具有复杂力学性质的非均匀脆性材料。  相似文献   

20.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3期刊登的“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及FEM模拟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系统地分析了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 ,且静载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有如下问题需与原文作者商榷。 原文采用预埋在混凝土内的钢筋应力计测试应变 ,并据之计算出桩身轴力。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存在两方面的缺点 ,即由于钢筋应力计的弹性模量比混凝土大 ,测量时会使应力向钢筋集中 ,使结果偏高 ;此外 ,桩内的受力钢筋和受力混凝土二者所产生的应变相差很大[1 ] 。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致使桩身的同一截面内的应力 (或应变 )不是均匀分布的。故原文计算轴力所采用的等式Qij =Apσ(εi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