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氧枪射流流股特性直接影响转炉冶炼效果 ,针对鞍钢一炼钢 90 t转炉四孔拉瓦尔管氧枪喷头 ,进行实验室冷态实验测试 ,研究氧枪射流特性。 相似文献
4.
5.
在转炉炼钢中,氧枪枪位直接关系到造渣、脱碳、升温及冶炼过程的平稳进行,因此对氧枪枪位的合理控制非常重要,基于这一点,本研究通过采集现场操作数据,利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开发参考曲线模型,用计算机绘制实时枪位变化曲线作为对枪位控制的参考曲线,氧枪进出水温差数据可间接反映炉内的过程温度,绘制氧枪进出水温差曲线,有利于控制过程温度平稳上升,最终准确到达终点目标温度。 相似文献
6.
7.
8.
复吹转炉氧枪枪位自控系统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静态控制模型和“枪位——加料”自学模型指导加料,并实行氧枪枪位自动控制,取得冶炼过程化渣平稳、一次倒炉[P]平均降低0.094%,温度偏差减少25℃、合金收得率提高4.62%(Mn)及使转炉操作趋于规范化,提高了转炉冶炼操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Fluent软件对100t转炉超音速氧枪射流流场的速度进行模拟,模拟了普通超音速氧枪的炼钢氧气和钢液两相流动,包括氧气射流对钢水熔池的冲击面积和冲击深度,对实际炼钢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吹炼过程中枪位变化对转炉内产生的不同状态,设计吹炼过程水模型实验,并辅助相应计算,发现枪位变化对炉内的液面波动、飞溅高度、冲击直径、冲击深度有一定影响,枪位1.3 m时液面波动和飞溅影响最小。吹炼过程中枪位变化制造了炉内各种波动和高氧化性炉渣,作用于炉衬发生侵蚀。实验发现转炉内波动分2种,一是低枪位区钢渣“朝夕式”运动、二是中高枪位区钢渣“瀑布式”运动。为提高冶金效果,根据实验结论对转炉枪位控制工艺优化,将过程枪位从1.6~1.5 m降低至1.5~1.4 m、终点枪位从1.4 m降低至1.3 m。工艺调整后,吹炼时间比优化前缩短26 s,炉渣中FeO的质量分数降低7.48%,吹炼终点钢液中残锰质量分数提高了0.052%,炉衬侵蚀比优化前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2.
13.
以北方某钢厂100 t转炉为原型,建立顶吹转炉炉内流场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研究了不同高马赫数氧气射流与熔池钢液速度流场分布之间的依赖关系。研究发现,高马赫数氧枪在Ma(马赫数)为2.0~2.3时,曲线平稳,为最佳供氧压力。在提高供氧压力的同时,氧气射流的最大速度、熔池钢液面的冲击直径及冲击深度也随之增加。模拟结果显示,氧气射流在设计工况氧压小于1.0 MPa时,射流之间相互干扰作用最弱;氧气射流在设计工况氧压力大于1.0 MPa后,冲击直径与冲击深度增幅较小。基于上述研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了高马赫数氧枪后,并结合变枪变压操作工艺,可以改善熔池底部钢液流动状况、稳定转炉吹炼过程、控制炉渣喷溅。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冷态模拟实验,比较酒钢50t转炉使用普通氧枪喷头与旋流氧枪喷头的溅渣护炉效果,结果在气体流量为47.6Nm^3/h(相当于现场流量1300Nm^3/h),渣量为12%,枪位为247mm(相当于现场枪位1900mm),使用旋流喷头溅到炉衬表面的溅渣密度约是普通喷头的2倍;考察到在实际的溅渣过程是非等温过程,对冷态实施得出的最佳溅枪位应该予以修正,修正系数为0.85-0.95,本实验取0.9。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了300t顶底复吹转炉1:10几何相似比的水模型顶枪枪位(150~230mm)和流量(44~48m3/h)对钢液混匀时间的影响。模拟结果得出,最佳枪位为170mm,最佳流量为45m3/h。钢厂300t顶底复吹转炉应用结果表明,顶吹流量60000m3/h和底吹流量1000m3/h时,当顶枪枪位由1900mm改进为1700mm时,碳氧积平均值由原来的27.94降为23.49,提高了转炉内熔池的搅拌效果,吹炼时间由原15.8min降低至15.5min,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从吹炼枪位、加料模式和热量富余三个方面讨论了控制氧枪结瘤的技术措施,从铁水硅含量、铁水温度、金属液面和开吹点火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烧枪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操作,明显提高了枪龄,大幅度降低了氧枪的更换支数,获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确保了生产的稳定与顺行.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