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恒  陈沛  陈鸣 《录井工程》2016,(4):45-48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甲烷碳同位素资料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海上同位素分析采取现场取样送回陆地实验室分析的模式,耗时长且延误了同位素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为解决该问题,斯伦贝谢子公司——法国地质服务公司根据石油勘探技术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了一种现场连续、实时检测钻井液中甲烷碳同位素含量的录井技术——实时甲烷碳同位素录井,于2014年在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乐东凹陷YC 1-1-1井现场应用。根据现场甲烷碳同位素的测定分析,可快速提供有关天然气成因、类型、烃源岩成熟度等多方面信息,并为油源对比、多井对比及断层封闭性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实时同位素录井技术特点突出:实时分析甲烷碳同位素,数据点丰富;使用近红外吸收原理,数据精度高;设备可以和geoNEXT录井系统整合在同一个录井房内,非常适合现场录井作业。对以往采用该技术所钻20多口井进行分析,发现实时同位素数据结合录井色谱仪实测气体数据,即可对天然气成因、成熟度、母质类型进行分析判断,还可以帮助录井综合解释识别复杂油气藏以及对潜山储集层有无油气显示进行识别,从而为扩大实时同位素录井的应用范围、拓展其应用思路,在油气勘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实时同位素录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油钻探过程中的同位素检测资料是成岩、成矿作用、天然气成因研究与分类,烃源岩成熟度评估等地质综合研究中的重要依据,但以往该项资料的分析、检测因受技术及环境条件的限制,资料的获取相对滞后,影响了其应用价值,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法国地质服务公司开发了实时同位素录井技术,它具有现场连续、实时检测钻井液中稳定同位素含量的特点。该技术主要采用近红外吸收原理测量甲烷碳同位素(δ13C1)、乙烷碳同位素(δ13C2)、丙烷碳同位素(δ13C3)以及氘同位素(δ2H),同时采用光腔衰荡光谱原理(CRDS)测量甲烷含量。目前,现场作业主要提供随深度连续的甲烷碳同位素和甲烷含量数据。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探讨了该项技术的原理、特点和测量参数及资料应用问题。随着研发工作的全面推进,将实现连续实时测量甲烷碳同位素(δ13C1)、乙烷碳同位素(δ13C2)、丙烷碳同位素(δ13C3)和氘同位素(δ2H),从而为现场快速评价油气藏性质和成因提供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同位素资料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宋祥  魏兵 《录井工程》2017,(2):95-98
虽然近年来国内外逐渐重视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在油气勘探开发现场的应用,但是国内在用的气体同位素录井仪无法在录井过程中提供甲烷同位素数据以外的其他烷烃同位素数据,这样就不能根据碳稳定同位素"反序"特征进行页岩气"甜点"预测及相关地质分析。为了推动国内气体同位素录井仪器研发进展,介绍了英国CSS(Compact Science Systems)公司研发的、能够在线分析C1-C5同位素数据的Isologger气体同位素录井仪的结构组成、原理及性能特点;其由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IRMS)、气相色谱和燃烧炉组合单元组成。重点分析了利用该同位素录井仪提供的碳稳定同位素数据进行页岩气"甜点"预测的甲、乙烷同位素组成的"反序"特征法和用于天然气、页岩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分析的伯纳德图板法;提出气体同位素录井的取样方法、参数检测数量、软件解释及仪器稳定性应作为国内研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现场岩性迅速识别、地层可钻性判断、及时卡准取心层位、油气水层判别、钻井风险监测、数据信息实时发布等是录井技术在随钻过程中的突出优势,也是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显著特点,录井采集的现场第一性资料,经过分析处理后能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分析油气勘探开发需求与录井中面临的如岩性识别、物性判断和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方面的困难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数据采集、资料处理、解释评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录井行业在资料采集智能化、数据处理模型化、解释评价随钻化和信息发布多样化等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琼东南盆地松涛凸起A3构造天然气成因及来源存在多解性,加之周边区域钻井稀少,给成藏研究带来了挑战。与传统的井场取样+实验室同位素分析方式相比,实时同位素录井技术具有分析周期短、数据点多且连续的特点,可以追踪天然气运移痕迹、重现天然气成藏过程。利用实时碳同位素录井技术对松涛凸起A3构造A3-1和A3-1Sa井进行了气源对比和天然气成因及来源分析,结果表明:两口井目的层三亚组及A3-1井陵水组气测异常段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主要为-50‰^-35‰,为成熟—高成熟热成因气;北侧的松东凹陷烃源岩成熟度低且没有成熟—高成熟天然气运移迹象,南侧的松南凹陷烃源岩成熟度高且成熟—高成熟天然气运移迹象明显,表明A3构造天然气来源于松南凹陷。这一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松南凹陷的生烃能力,而且提升了松南凹陷的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详尽地分析不同深度段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的碳同位素特征以及页岩气的成藏富集规律,选取川东南地区3口典型页岩气评价井开展了页岩气碳同位素录井工作。在钻探现场连续取样并检测泥浆气的碳同位素值,并以DY5井为例检测了岩屑释气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变化。基于碳同位素录井数据,综合分析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的碳同位素平面分布及纵向变化特征、碳同位素倒转特征和岩屑释气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碳同位素值由盆地周缘向中心逐渐变轻,这一变化规律主要受控于页岩的热演化程度;川东南3口井的泥浆气碳同位素的纵向变化及倒转特征具有一定共性,表明其具有相近的页岩气富集规律;DY5井的岩屑罐顶气越靠近地质甜点区域同位素分馏越明显且岩屑释气量越大,反映该段页岩气具有初始地层压力高、含气量大、纳米孔隙更发育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研究油气充注对于寻找勘探目标和落实井位部署都十分重要。为此,以渤海湾盆地民丰洼陷北斜坡为例,选择盐斜233井、永斜932井及盐22井区开展现场碳同位素检测工作,并基于全新的碳同位素测量仪器在钻井现场获取的大量碳同位素数据,比对该区生产井天然气的碳同位素数据、组分数据,结合烃源岩演化、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储层沉积环境与物性特征,分析天然气在单井的充注特征和区域上的充注范围,探讨利用碳同位素现场检测手段来判识油气充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盐斜233井沙四纯下亚段发生了深层油气的充注,天然气为深层原油裂解气与本地烃源岩热裂解气的混合气;②永斜932井沙三、四段天然气为本地烃源岩的热裂解气,但个别井段存在着深层天然气充注;③盐22井区油藏伴生气碳同位素值在该区中部重两侧轻、南重北轻,与储层物性分布特征一致,反映高成熟天然气的充注受储层物性控制;④盐22井区原油为本地烃源岩成熟阶段产物,而天然气则是在本地原油伴生气基础上存在着深层高成熟产物的充注。结论认为:①民丰洼陷北斜坡西北向存在着一个高成熟油气充注区,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②碳同位素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能够提供大量连续的立体碳同位素数据,可以快速分析油气充注特征、判断油气来源与成因,为油气开发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所面临的地质对象越来越复杂,为更好地解决勘探开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该文从录井技术发展现状及当前油气生产中所面临的难题入手,探讨了录井技术应向分析评价综合化、数据信息定量化、检测方法多样化、资料采集及时化和作业决策现场化等方向发展,提出了录井技术必须满足勘探开发形势、钻井技术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需要,才能发掘其广阔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0.
试论录井技术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所面临的地质对象越来越复杂,为更好地解决勘探开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该从录井技术发展现状及当前油气生产中所面临的难题入手,探讨了录井技术应向分析评价综合化、数据信息定量化、检测方法多样化、资料采集及时化和作业决策现场化等方向发展,提出了录井技术必须满足勘探开发形势、钻井技术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需要,才能发掘其广阔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1.
王建梅 《录井工程》2017,(3):122-126
为进一步发挥录井技术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当前的勘探开发需要,进行了录井随钻解释评价系统的研发。该系统共设置7个功能模块(数据接口与导入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自动智能综合解释模块、成果展示与输出模块、邻井对比分析模块、知识库维护工具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实现了现场录井数据的自动实时读取、导入和随钻自动智能综合解释,为油气层评价开拓了新的途径。现场应用和测试验证表明,该系统弥补了野外录井施工人员解释评价能力有限的问题,实现了在现场利用计算机对本井和邻井的录井数据及测井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及快速处理,并能够自动快速、准确地对所钻遇储集层做出评价,不仅有助于现场油气层的及时发现,而且能够为完钻讨论和中途测试等提供依据,提高了录井技术的现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原油轻烃单体系列GC/C/MS在线碳同位素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系统介绍了GC-delta S型气体同位素质谱仪的GC/C/MS在线碳同位素分析方法。该方法可获得良好的精度和准度,从各类混合烃类样品中获得大量单体烃的碳同位素数据,为油气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3.
志留系页岩气录井解释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页岩气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要在勘探上取得突破,从认识上取得进展,有必要搞好页岩气的基础研究.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基本的技术,现有的技术已基本满足了页岩气录井的要求,针对页岩气藏的特点,采用配套的综合录井技术,利用现场录井资料,快速发现和解释钻井中页岩气显示,进而发现和评价生油层、储层,为安全钻井和试油层段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综合油气地球化学录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地球化学洋井技术是在钻探过程中,应用现代测试技术直接获取油信息的勘探方法。在分析当前油气地球化学录井技术现状后认为,应加强气测录井技术、井中化探录井技术,有机地化(热解)录井技术的综合研究,克服单项技术的局限性,形成适合于钻井现场的同气地球化学录井技术,为钻井过程中快速判别油气水层、快速评价储集层气属性及油源岩和预测未钻达地层油气提供重要信息,从而提高钻探成功率、缩短油气田(藏)的发现周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已成为松辽盆地主要勘探对象。通过对GY 3井钻井液气及岩屑罐顶气碳同位素随钻检测,钻井液气碳同位素δ13C113C213C3为有机油型气特征,δ13C113C213C3有机不同成因烷烃气鉴别图板投点显示古龙页岩油为Ⅱ油型油气;钻井液气不同烷烃碳同位素分馏模拟计算表明,本地烃源岩演化程度介于1.3~1.5之间,属于高成熟阶段;甲烷碳同位素(δ13C1)含量随纵向深度的反向变化说明青二段为外来补给型页岩油,青一上半段为原地生烃滞留型页岩油;根据不同时间岩屑罐顶气(1 d、3 d、7 d)碳同位素分馏特征分析表明,青一下半段含油气压力最高,其次为青一上半段,青三段底部也具有较好的含油气压力。碳同位素录井不仅可用来分析油气...  相似文献   

16.
综合录井实时信息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国内录井数据远传提供参考的实施方案,该文对近年来综合录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总结,从数据远传作用、综合录井数据截取、数据远传通信方式、远传体系结构、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井场录井数据远程传输实时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设计思路。从而实现将油田勘探开发过程各阶段的数据实时传回后方基地,可以在公司总部实现对现场施工的远程监控、动态管理、科学决策,并建成涵盖整个作业区的勘探开发数据库的信息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录井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数字化录井技术层出不穷,在录井现场利用岩屑数字图像采集仪实现了岩屑图像信息采集。要充分利用岩屑实物录井成果为用户决策提供更好的帮助,急需实现岩屑实物录井图的网上实时浏览。通过研究现场录井图片采集、图片传输、图片信息批量处理以及岩屑实物录井图网上浏览,最终实现用户网上实时浏览岩屑实物信息。该项应用实现了岩屑实物录井成果的实时浏览和信息共享,在为用户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直观的录井体验的同时,为地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录井技术是多学科、多技术集成的高新技术集合体,是勘探开发的眼睛,能够及时发现岩性和油气水信息;录井技术是油气钻探的参谋,能够及时提供工程信息和工程事故预报;录井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之一,为勘探开发提供最及时和最原始的资料。总之,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本书以录井工序、工作经验、工作原理和基础知识为重点,系统介绍了地质录井、综合录井、地球化学分析、解释评价等技术,同时对一些地质、钻井等专业相关知识进行介绍。最后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国内录井数据远传提供参考的实施方案,该对近年来综合录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总结,从数据远传作用、综合录井数据截取、数据远传通信方式、远传体系结构、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井场录井数据远程传输实时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设计思路。从而实现将油田勘探开发过程各阶段的数据实时传回后方基地,可以在公司总部实现对现场施工的远程监控、动态管理、科学决策,并建成涵盖整个作业区的勘探开发数据库的信息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领域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只增不减,促使石油开采量逐步增大,油气勘探开发规模必然随之扩充。录井通过不断创新优化,从原有的传统石油产业化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而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勘探难度增大,对油气层识别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勘探技术快速发展,这些均迫使录井技术要不断改进与创新。录井队的主要工作是对数据传输,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到的技术与设备均要符合最新标准,通过建立可视决策系统,能够将现场数据实时传输到陆地,在三维地质油藏模型中显示出井眼轨迹与随钻测井资料,为地质油藏专家判断与综合分析提供了准确依据,更好的对施工现场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