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着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碳酸盐岩薄储层,采用水平井钻井工艺能最大限度地揭示储层、提高单井产能,但如何才能主导水平井轨迹在薄储层中钻进却一直是地质导向工作的难点。在川渝地区第一口地质导向井(M-24井,其目标储层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2l11针孔状白云岩段)的钻进过程中,鉴于随钻测井仅能提供随钻伽马数据,储层的判别须以录井参数为主导,而目前录井储层评价方法欠缺,故有必要对此开展研究。首先对能作为储层有效判别依据的录井参数进行了综合研究,优选出岩屑、钻时、气测值、自然伽马等参数作为储层有效判别的依据;在准确识别出正钻地层岩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钻资料(钻时和气测值),进一步对储层进行识别与划分,并在随钻评价过程中,及时利用录井解释结果提供导向决策,引导水平井在储层中钻进。最后,将随钻录井评价结论与钻后测井解释结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结论基本一致,仅在储层段顶底深度略有差异,证实了随钻录井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录井过程中 ,快速识别轻质油意义很大。阐述了轻质油在岩样录井、气测录井、定量荧光录井、地化录井、钻井液录井中的反映特征及识别方法 ,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 ,对轻质油随钻录井识别技术的研究 ,有助于指导发现轻质油显示和油气层解释工作。  相似文献   

3.
王建梅 《录井工程》2017,(3):122-126
为进一步发挥录井技术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当前的勘探开发需要,进行了录井随钻解释评价系统的研发。该系统共设置7个功能模块(数据接口与导入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自动智能综合解释模块、成果展示与输出模块、邻井对比分析模块、知识库维护工具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实现了现场录井数据的自动实时读取、导入和随钻自动智能综合解释,为油气层评价开拓了新的途径。现场应用和测试验证表明,该系统弥补了野外录井施工人员解释评价能力有限的问题,实现了在现场利用计算机对本井和邻井的录井数据及测井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及快速处理,并能够自动快速、准确地对所钻遇储集层做出评价,不仅有助于现场油气层的及时发现,而且能够为完钻讨论和中途测试等提供依据,提高了录井技术的现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钻井工程中不断应用各种先进的钻井工具,使得钻井速度加快,钻探周期大幅缩减,因而录井对快速、实时、准确的随钻解释评价方法的研究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立足于随钻录井物性评价的实际需求,引入R Teale等人提出的机械比能模型,通过对功指数模型和机械比能模型在随钻录井物性评价应用的对比研究,提出基于综合录井工程参数的机械比能比值模型,并对机械比能的比值模型数据利用梳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分级,使其在随钻录井物性评价应用中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大幅度提高;同时从破岩的机理上将机械比能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建立了功交汇模型和基于垂向功与切向功交汇的随钻评价储集层物性的方法。通过在大庆塔东区块碳酸盐岩储集层物性评价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能够较为准确地在随钻录井过程中提供储集层物性评价数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钻井工艺快速发展,及市场现状对录井行业的发展提出挑战,传统录井技术已不能满足录井施工要求;而随钻录井作业过程中,利用各方资料和数据及时、直观、快捷的进行井眼轨迹的准确导向及定位非常重要,随钻录井技术是录井行业必然发展趋势,文章浅析了随钻录井技术的现状,及随钻录井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由于页岩油非常规油藏特殊的地质特征,常规测井曲线无法对页岩油储集层的含油性和物性进行有效评价,必须依赖核磁测井进行相关评价,而应用核磁测井进行储集层评价费用昂贵,不便于大规模应用.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为例,通过深入挖掘录井资料的潜力,发现录井参数与核磁孔隙度相关性较好,进而以核磁测井为参考标准,利用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渤海海域地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勘探思路转变,渤海深层太古界变质岩潜山裂缝型储集层获得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通过对渤中19-6构造深层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已钻井录井、测井、壁心、岩心、测试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厘清太古界潜山有效储集层录井响应特征,结合太古界潜山储集层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基于录井资料的裂...  相似文献   

8.
李玉桓 《录井工程》2006,17(1):36-38
在简要介绍国内外录井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录井行业技术发展滞后,制约了其他相关行业尤其是钻井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国内录井行业如不能在随钻技术、工艺和装备上有大的突破,将逐渐失去自身的优势,实时性也会变得空洞,难以提升服务质量和地位,市场也将萎缩。当务之急是发展随钻录井工艺技术和装备,以适应勘探开发整体技术的发展需要。提出了开发随钻录井技术的设想,浅谈了随钻录井仪器的技术性能、基本功能,分析了随钻录井仪器研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相及有利储集层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相的分布规律,明确勘探方向,依据岩心、测井、录井、分析化验及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和储集层地质学理论,在该段划分出4种沉积相:扇三角洲相、近岸水下扇相、滩坝相和湖泊相。并根据层序划分结果,对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分析化验数据的归纳、总结,明确了8个有利储集体:罗家鼻状构造带砂岩滩坝、缓坡带扇三角洲前缘、义东断裂带生物礁、缓坡带砂质灰岩滩坝、缓坡带灰岩滩坝、陡坡带扇三角洲前缘、缓坡带扇三角洲平原以及缓坡带前扇三角洲,在此基础上预测出4个有利勘探区,即陡坡带扇三角洲前缘区、义东断裂带生物礁区、罗家鼻状构造带砂岩滩坝区及缓坡带扇三角洲—灰岩滩坝—砂质灰岩滩坝混合区。  相似文献   

10.
以显微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薄片能谱、元素kσ面分布以及阴极发光等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北部雷四上亚段古风化壳储层主要埋藏成岩作用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对储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区雷四上亚段风化壳储层经历的埋藏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压溶作用、破裂作用、胶结作用、埋藏溶蚀作用、自生矿物的形成等。通过对裂缝内充填胶结矿物的分析研究,认为矿物胶结期次有两期:第一期为碱性热液形成碳酸盐岩矿物(铁白云石、铁方解石);第二期为富含F-、Si4+、Sr-等离子的酸性热液形成石英、萤石、天青石等热液矿物。溶蚀作用有四期,依次为:第一期酸性热液-第二期碱性热液-第三期酸性热液-第四期碱性热液溶蚀。溶蚀作用形成的脉内晶间孔、脉内晶间溶孔以及溶蚀缝占埋藏次生孔隙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轻质油、油质轻、易挥发。在录井过程中,快速识别轻质油意义很大。文章阐述了轻质油在岩样录井、定量荧光录井、地化录井、钻井液录井上的反映特征及识别方法。通过对轻质油随钻录井识别技术研究,有助于指导生产和油气层解释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于爱花 《录井工程》2010,21(2):55-57
将勘探决策系统与实时录井数据结合起来应用,开展随钻地质动态分析和评价,是近年各油田力争实现的目标。对胜利油田开发的勘探决策支持系统及录井信息远传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其应用效果,证实此技术在及时发现油气显示,提高录井剖面符合率和准确卡取钻井取心、潜山界面、完钻层位等关键环节上作用明显,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录井质量,提高勘探效率。  相似文献   

13.
《油气地球物理》2015,(1):66-68
水平井与常规生产井相比,其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增加油气层的泄露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单井产量。但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存在诸多难点,如何提高油层钻遇率成为水平井轨迹控制的难题。本文将钻时、岩屑、气测等录井技术与LWD随钻伽马电阻率测井技术相结合,成功应用于水平井地质导向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川东北海相天然气藏储集层是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由于钻井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录井的准确识别与评价,引入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核磁共振录井等新技术,结合综合录井参数开展岩性、物性以及可钻性评价形成录井综合评价技术。通过建立川东北海相天然气储集层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岩性识别响应特征、核磁共振录井和校正的可钻性指数(B)的划分标准,利用与产能密切相关的地质指标(岩性、物性、含气性),建立综合评价系数和综合评价标准,有效解决了川东北海相超深井岩性识别与归位、油气评价等录井难题,为超深水平井长穿有效海相储集层提供了技术保障。实践证明,录井综合评价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支持了该地区天然气藏的勘探开发工作,较好地解决了该地区录井面临的技术难题,为复杂钻井地质条件下的录井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钻测井地层评价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简要地介绍并总结了随钻测井地层评价技术(FEMWD)及其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主要应用,并对随钻测井技术最近几年可望的发展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前,煤层气水平井钻井采用PDC钻头+螺杆钻具的复合钻井方式,造成岩屑细碎、传统录井方式不能有效识别产层、钻头钻穿煤层或丢失煤层,给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提出一种以元素录井技术为主体的煤层随钻判识方法,通过对元素录井原理以及煤层气水平井钻井的特殊工艺需求的分析,建立了一套煤层气水平井煤层随钻判识的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够保证煤层地质导向钻井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随钻测量、随钻测井与录井工具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随钻测量(MWD)、随钻测井(LWD)和先进的录井工具是国际钻井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这些高技术产品可提高大位移井、高难度水平井的工程控制能力和地层评价能力,提高油层的钻遇率。详细介绍了MWD的测量原理、基本结构、传输通道、采集仪器(传感器)、井下电源、地面系统、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LWD的几种地质参数测量传感器和录井传感器的典型结构和功能。认识、了解和掌握MWD/LWD系统的功能、特性和典型结构,对使用好和研究开发此类高新技术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9段储集层地层水矿化度变化范围大,油水分布规律复杂,油水层界限模糊,易造成部分油层的错判或漏判。为解决该问题,应用轻烃录井技术,结合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以长9段已试油的32口井80个试油层的不同储集层轻烃谱图特征为统计分析对象,形成了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谱图特征以及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反映油、水特征的敏感参数分析,通过参数优选,建立了甲苯与正庚烷比值(Tol/nC7)和正庚烷与甲基环己烷比值(nC7/MCYC6)轻烃录井解释评价图板。生产实践表明,轻烃录井谱图特征识别与解释评价图板相结合,可实现该地区延长组长9段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9.
针对胜利油田东部井区受开发方式调整和油藏类型等因素影响,导致录井现场地层划分与对比难以满足精细勘探开发需求的问题,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正钻井进行高分辨率层序随钻地层对比,将沙四上亚段划分为1个长期、3个中期、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从而建立了研究区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实现了地层层序的等时划分与对比。研究表明: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变化控制了砂体的叠加样式及横向展布,有利于录井现场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短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砂体的类型,是预测油气层位置的重要依据。研究结果对胜利油区地层分析和界面卡取等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胜利油田东部探区勘探开发方式的调整和开发对象的变化,现场生产技术决策对录井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以利津洼陷南斜坡L 76井区为例,综合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对正钻井进行高分辨率层序随钻地层对比,将沙四上亚段划分为1个长期、3个中期、6个短期层序,从而建立了研究区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实现了地层层序的等时划分与对比。研究表明:沙四上亚段分为低位、湖扩以及高位3个体系域,分别对应着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它们的变化控制了砂体的叠加样式及横向展布,有利于录井现场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短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砂体的类型,是预测油气层位置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