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烧结矿表面喷洒CaCl2溶液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烧结矿和球团矿的低温还原粉化是影响高炉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改善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措施一般有提高烧结矿的FeO和MgO的含量、生产高碱度烧结矿、添加蛇纹石、硅石等,但这些措施对烧结矿质量和品位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使高炉燃耗增加.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烧结生产者研究开发了能降低烧结矿低温粉化的方法--卤素溶液法.  相似文献   

2.
以烧结矿碱度和w(FeO)为出发点,进行了鞍钢烧结矿冶金性能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烧结矿碱度增加,低温还原粉化性和还原性得到改善;但碱度过高时,对低温还原粉化和还原性的影响不明显,鞍钢烧结矿适宜碱度为2.05~2.14。w(FeO)提高,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但烧结矿还原性变差,综合考虑烧结生产和烧结矿冶金性能,烧结矿适宜w(FeO)应控制在8%左右。  相似文献   

3.
改善低硅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低硅烧结矿强度低、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差的特点,对某钢铁厂烧结矿矿相进行了分析,发现其磁铁矿和铁酸钙含量较少,而强度极差的硅酸盐玻璃质和还原性较好的赤铁矿含量较高。为改善低硅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研究了烧结工艺(燃料配比、碱度)和烧结矿成分(Al2O3/SiO2、MgO含量)等因素对烧结矿矿相和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在该厂的原料条件下,得出最佳的燃料配比和碱度分别为5.0%和2.3;Al2O3/SiO2为0.31,MgO的质量分数为2.02%。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FeO含量对烧结矿冷强度和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RDI+3.15的影响。降低烧结矿中的FeO含量有利于提高烧结矿还原性,但是过低的FeO含量会降低RDI+3.15。本文以济钢400m2烧结机为例,研究了影响烧结矿FeO含量的因素。研究发现,降低料层厚度和混合料水分、提高配碳量和焦粉粒度均能提高烧结矿中FeO含量;另外,降低碱度,提高SiO2含量也可以提高FeO含量。  相似文献   

5.
承钢烧结生产目前主要以钒钛磁铁精矿为含铁物料,但其成品烧结矿强度低、低温还原粉化严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烧结矿碱度、混合料燃料配比、烧结矿MgO含量和混合料水分等工艺参数对烧结矿机械强度和低温还原粉化的影响,得出了承钢在当前原燃料条件下合理的烧结工艺参数为碱度2.6,燃料配比4.5%,烧结矿中MgO质量分数4.0%,混合料水分7.5%。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SiO2 烧结矿的生产率低、强度差以及低温还原粉化高问题 ,采取提高烧结矿碱度和MgO含量、增加钢渣配比以及采用低温烧结技术等措施使烧结生产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其中烧结矿生产率提高了 10t/ (m2 ·d)、转鼓指数提高 7.73% ,低温还原粉化率降低 13.56 % ,也促进了低硅烧结板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影响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通过优化配料结构,合理控制烧结矿中SiO2,Al2O3,MgO,R2,FeO,改进不合理工艺设备,加强操作等措施,最终改善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钒钛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以承德地区的钒钛粉为主料,采用烧结杯实验方法,研究了配碳量、碱度、w(MgO)和澳大利亚FMG矿粉配比对钒钛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配碳量、碱度、w(MgO)以及FMG矿粉配比与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指标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w(MgO)、配碳量、澳大利亚FMG矿粉配比每增加0.1%,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分别提高3.41%、1.76%、0.078%;碱度每增加0.1,低温还原粉化指数提高1.63%,模型误差为3%。随着配碳量、碱度、w(MgO)以及FMG矿粉配比的增加,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改善,模型结果为钒钛矿烧结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烧结矿中的FeO是评价烧结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FeO的高低往往被视为烧结矿强度和还原性的标志。随着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研究的深入,还发现FeO与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率有密切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复杂的情况。FeO与强度,还原性、粉化率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又如何来控  相似文献   

10.
影响烧结矿还原性和低温还原粉化的原因众多,单一的影响因素已由众多研究者得出了定量的结论,但多因素交互后的综合影响研究开展较少。本文通过配矿及工艺参数的调整,得到碱度、MgO含量、FeO含量差异较大的烧结矿,并对其进行还原性和低温还原粉化检测。在此基础上,采用MINITAB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影响八钢烧结矿还原性和低温还原粉化指标的回归方程。该回归方程的提出对八钢烧结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烧结厂可以根据炼铁的需要,通过调整配矿结构和工艺参数,得到还原性能合理的烧结矿,供高炉和欧冶炉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鞍钢烧结矿的冶金性能,本文以碱度和FeO含量两个指标为出发点,进行了鞍钢烧结矿冶金性能的优化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碱度、不同FeO含量的烧结工艺指标和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还原性和高温软熔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鞍钢现有条件下烧结矿最适宜的碱度范围为2.0~2.1,FeO含量约为8.0~8.1%。此时,烧结能耗较低,烧结矿的强度和还原性较高,且高炉炉料的软熔区间较小,适合于高炉的强化冶炼。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产中,烧结矿的FeO含量是评价烧结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FeO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相当复杂,主要原因是试样中的FeO含量是由多种矿物中的全部二价铁换算而来,不同形态的含铁矿物中FeO所起的作用不一样。本文就武钢生产和试验室条件下得到的碱度1.6左右的烧结矿,进行试验研究,以探讨烧结矿中FeO含量与常温强度,低温粉化性能,还原性能的关系,重点是FeO对低温粉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烧结矿中FeO含量是评价烧结生产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它反映烧结过程的动态控制状况,它与烧结矿的转鼓强度、低温还原粉化率、还原性的相关性很大,是影响高炉炉况顺行的一个重要参数。近年烧结生产条件与工艺制度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影响FeO含量的因素进行实验研究,旨在寻求FeO最佳控制范围,提高烧结矿产质量,降低能耗,改善冶金性能。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FeO含量对烧结矿冷强度和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RDI+3.15的影响。降低烧结矿中的FeO含量有利于提高烧结矿还原性,但是过低的FeO含量会降低RDI+3.15。研究发现,降低料层厚度和混合料水分、提高配碳量和焦粉粒度均能提高烧结矿中FeO含量;另外,降低R、提高SiO2含量也可以提高FeO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炉炉料主要以烧结矿为主,但烧结矿在高炉中上部低温还原条件下粉化现象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其粉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碱度、MgO和Al_2O_3等化学成分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同一组分对不同烧结矿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不同。本文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机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可为烧结矿配料改善其粉化性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烧结矿中FeO含量与固体燃料配比之间的关系,分析了FeO含量对烧结矿机械强度、粒度组成、低温还原粉化性能、还原性能、熔滴性能的影响,认为在唐钢目前原料条件下适宜的烧结矿中FeO含量应控制在7.9%~9.2%。  相似文献   

17.
针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传统检测方法时间滞后、过程繁杂、耗时较长等问题,本文以某钢铁厂400 m2烧结机烧结矿的性能指标为研究对象,选用60组训练集进行因子分析,建立以Al2O3、SiO2、MgO、TiO2、FeO质量分数以及R、w(MgO)/w(Al2O3)和w(CaO)/w(TFe)为自变量,低温还原粉化率为因变量的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的主要因素是w(Al2O3)、w(SiO2)、w(FeO)、R和w(MgO)/w(Al2O3);优化后预测模型为YRDI=1.137w(FeO)+5.56w(SiO2)+26.44R-20.19w(MgO)/w(Al2O3)-6.07w(Al2  相似文献   

18.
改善烧结矿质量降低高炉炼铁燃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原浩  冯根生  苏东学 《钢铁》2008,43(12):99-0
 通过试验研究了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国丰)使用的各种进口矿的性能;通过分别配加澳矿、巴西矿和印度矿进行配矿试验,确定了合理的配矿方案。借助试验进一步确定了合理的烧结工艺参数。通过合理控制烧结矿的碱度、MgO含量、Al2O3含量和FeO含量以及采用低温烧结,保持较强的氧化性气氛,烧结矿质量获得明显改善,低温还原粉化率降低,有效降低了高炉炼铁的燃耗。  相似文献   

19.
承钢钒钛磁铁矿烧结面临的两大问题是机械强度差、低温还原粉化严重。从烧结过程、矿物组成、矿物结构、烧结矿强度和低温还原粉化几个方面对承钢高碱度烧结进行研究,得出碱度在2.0~2.3时转鼓强度与低温还原粉化率出现了低洼区现象,生产要避免此区间。  相似文献   

20.
烧结矿中氧化亚铁含量是评价烧结生产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它反映烧结过程的动态控制状况,它与烧结矿的转鼓强度、低温还原粉化率、还原性的相关性很大,是影响高炉炉况顺行的一个重要参数。近年烧结生产条件与工艺制度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影响FeO含量的因素进行实验研究,旨在寻求FeO最佳控制范围,提高烧结矿产质量,降低能耗,改善冶金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