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运用力学原理研制成功了复合片齿钎头和复合片齿整钎,并批量投入市场。该系列钎具凿岩速度、寿命和硬质合金片齿有效利用率均显著优于片状和球齿钎具。  相似文献   

2.
1923年德国人发明WC-Co硬质合金,首先用于机械切削加工,被称为“工业的牙齿”。二战以来,片状(一字、三刃、十字、X型)和球齿系列硬质合金钎具,相继于1938、1968年前后问世,以其寿命长、钻速快的巨大优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钢钎凿岩,被誉为“采掘工业的牙齿”。凿岩实践中逐渐发现:现有片状和球齿钎具,都存在各自的一些弱点。例如,片状钎头直径受限(≤φ89mm),修磨频繁;球齿钎头抗径向磨损能力低,边齿工作条件恶劣,不适用于极坚韧矿岩,且硬质合金浪费严重。近几年来,具有片状和球齿钎具综合优点的新一代复合钎头(中国专利号:96203054.6、98242026.9)和复合整钎(中国专利号:96203053.8),已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制成功,并开始批量投入市场使用。该系列钎具,其钻速、寿命和硬质合金片齿有效利用率,均显著优于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片状和球齿钎具。  相似文献   

3.
张汉斌  张国榉 《金属矿山》1996,(11):23-26,29
近两年来研制成功的新一代高效、低耗片齿复合钎头(中国专利号:96203053.8)和片齿复合整钎(中国专利号:96203054.6),开始批量投入市场使用,该系列钎具克服了片状和球齿钎具的缺陷,具有片状和球齿钎具的综合优势。本文介绍其研制背景、设计思路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研制成功的新一代高效、低耗片齿复合钎头(中国专利号:96203053.8)和片齿复合整钎(中国专利号:96203054.6),开始批量投入市场使用,该系列钎具克眼了片状和球齿钎具的缺陷,具有片状和球齿钎具的综合优势。本文介绍其研制背景、设计思路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至今,全世界采掘工业冲击式凿岩普遍使用的硬质合金钎具,只有片状和球齿两大系列。这两大类钎具在长期的凿岩实践中,都日益暴露出其自身的许多缺陷,难以更好地满足现代采掘工业高效、低耗凿岩与合理利用钨钴等稀贵自然资源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小直径锥体连接钎头和钎杆存在许多缺点。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早在30年前,硬质合金整钎已成为小直径凿岩(Ф50mm以下)的主导产品。随着我国“钻孔法”、“热挤压法”、“热穿-带芯热轧法”等新型钎钢相继进入市场.以及加压烧结等凿岩硬质合金片齿质量的提高,国产小直径钎头与钎杆的质量、品种.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制订先进的硬质合金整体钎杆国家标准.对推动国产整钎质量、品种的全面升级,扩大整钎的国内外市场份额,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阻碍我国凿岩钎具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修订硬质合金钎头和锥体连接钎杆国家标准的12项建议。  相似文献   

8.
液压凿岩机与气动凿岩机相比具有扭矩大、冲击力和推力大、频率高等特点,一般气动凿岩机所用的钎具已不能适应液压凿岩.机的要求。为研制液压谐岩机合理的配用钎具,长江工具厂在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钢厂的协作下,进行了技术攻关,“七五”期间先后完成了D42~D44十字、球齿波形螺纹钎头、钎杆、钎尾和钎套的研制项目,并分别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其中波形螺纹钎头和钎套获得能源部优质产品奖。本文从科研攻关的角度出发,就提高钎具技术性能等方面的有关问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面对我国加入WTO在即 ,提出了“实施四大技术改造 (‘钻孔法’新型钎钢 ,‘一步法’等优质凿岩硬质合金 ,复合片齿系列钎具 ,DZ系列全液压凿岩设备 ) ,建设凿岩机具强国”的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锥体连接复合片齿钎头在使用中要采用精车钎梢连接 ,并保证其插入锥孔的深度 ;拆卸时应逐步推广使用卸钎器 ;修磨时建议使用修磨机进行机械修磨 ;采用复合片齿钎头可使矿山钎头费用降低 ,并节约硬质合金资源。  相似文献   

11.
淘汰一字钎头 废除手锤卸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破碎坚强磨蚀性岩石中,由于破岩效率低和几个形状稳定性并,导致眼孔不圆,钻速慢,寿命短,修磨频繁,重磨费用高,合金利用率低,机械故障多和辅助工时增加,工人劳动条件恶经,因此,国外从70年代中期开始,就用锥体连接的十字和球具钎头取代了一钎头。建议用更具优势的复合片齿钎头(例如φ38-3P1C,φ40-4P1C,φ42-P1C,φ42-4P2C钎头)逐步更新目前广泛使用的一字钎头。同时建议推广使用DY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采矿钎具消耗大,每年有几十亿元的柱齿合金钎头投入使用,在柱齿钎头的使用方法上,主要采用一次性破坏使用,造成巨大的资源、成本浪费。通过凿岩现场的试验与考察,分析了柱齿钎头科学使用方法的重要性,并找到了国内难以推广的种种原因,据此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柱齿钎头批量修磨的工艺方法,以达到采掘作业"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周晔 《矿山机械》2003,31(3):11-12
对硬质合金复合片齿钎头的破岩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它对复合片齿钎具的几何结构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历次对钎具质量抽查的结果,阐述了我国小钎头和中空六角形钎杆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我国钎钢钎具行业的生产与发展历程,叙述了钎具用中空钢材和钎杆、钎头的生产状况,并指出了当前行业中发展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面对我国加入WTO在即,提出了“实施四大技术改造(‘钻孔法'新型钎钢,‘一步法'等优质凿岩硬质合金,复合片齿系列钎具,DZ系列全液压凿岩设备),建设凿岩机具强国”的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年耗一字、三刃、十字、球齿、复合型系列锥体连接钎头约5000万支,年耗锥体连接钎杆约8万吨。由于采用旧式锥体连接的苏式老一字型钎头的传统影响,使许多钎具生产厂和采掘部门,持续半个多世纪对钎头锥孔和钎梢的工作与受力状况存在着误解,因而对国内科研部门早在1980年就提出的以新型锥体连接为特征的钎头、钎杆研究成果,以及以瑞典、日本产品为代表的先进锥体连接技术,长期视而不见,不能科学、严肃地对待国际标准(ISO1718—1974、1991)关于钎头锥孔和钎梢小端直径极限偏差值、钎梢插入深度、孔底直壁间隙区、以及锥孔深度的严格规定,使国产小钎头长期高度偏矮、锥孔7°锥面到底、孔深偏浅、钎梢偏短,致使钎梢插入深度不足,梢孔之间不能形成全面均衡接触(钎梢端面在锥孔锥面之内),梢孔表面接触应力过高,钎梢工作形成严重的前紧后松的“钻牛角尖”现象,由此造成频繁的断梢、断腰和裤体胀裂与钎头丢失事故,工人劳动条件恶化。浪费触目惊心。现在应当引用国内外先进钎具科研成果,严格贯彻执行最新的钎头、钎杆国家标准(GB6480、GB6481)和国际标准(ISO1718—1991),提高我国锥体连接钎具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钨资源大国,也是钨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钨矿保有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8%。虽然我们在技术、品牌方面与国际同行业强国有差距,但是,中国已成为世界钨产品深加工产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硬质合金凿岩钎具的内销价,仅为国际市场同类、等效钎具流行价的1/10-1/3。我国应逐步限帛以至停止钨矿砂和钨初级产品(含硬质合金片齿)出口,以优质的硬质合金切削刃具和硬质合金凿岩钎具等钨工业成品供应国内外市场。这是加入WTO后我国独具战略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一、钎头钎头是凿岩设备的一部份,承担破碎岩石任务。与岩石接触的头部是由硬质合金制成的球齿或镶片。一般是把带螺纹的钎杆拧进钎头,一直拧到底。冲击能量是由钎杆末端和钎头底部螺纹来传递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钻凿炮眼的重要工具,球齿钎头具有许多片状钎头无法比拟的优点,在矿山、铁道、水电、地质等部门应用日益广泛。球齿破岩,最早应用于牙轮钻头。70年代以来,随着液压凿岩机和液压台车凿岩的流行,要求钎头能承受大的冲击功,穿孔速度快,修磨周期长(或不修磨)辅助工时短,于是球齿钎头得到迅猛地发展。波特硬金属欧洲有限公司(Boart(?) Europe Limited),采用热压固齿工艺,从生产大直径潜孔钻头开始,逐步发展到生产一系列中小直径球齿钎头;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的瑞典Atlas Copco Sandvik Coromant钎具厂,采用热嵌固齿工艺,生产出一系列大、中、小直径球齿钎头。能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型凿岩机用球齿钎头的寿命指标,见表1。我国球齿钎头的研制,也是从大直径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