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十个选煤厂浮选入料与原生煤泥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浮选试验对比,探讨了选煤厂浮选入料与原生煤 可浮性差异。指出浮选入料的可浮性,浮选工艺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优于原生煤泥,在精煤产率大致相同时,精煤灰分较原生煤泥低0.2-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氧化煤的可浮性,对氧化煤结构、表面性质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采用物理调节和添加调整剂两种方式来提高氧化煤的可浮性。试验结果表明,浮选前超声波预处理及在浮选过程加入调整剂联合工艺能够很好地改善氧化煤的可浮性,并获得了较高的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浮选试验、接触角测定及单矿物吸附量测量研究了糊精对浮选体系中煤和石英可浮性的影响及抑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糊精用量为200g/t时,灰分为12.1%,与未添加糊精相比,精煤灰分(质量分数)降低了1.53%,浮选效果得到较大改善|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加入糊精后,浮选精煤接触角增大,在糊精用量为300g/t时达到最大值96.26°,显著提高了煤泥可浮性|吸附量测定结果表明石英对糊精的吸附量较煤对糊精的吸附量大。糊精药剂用量增加抑制了大量精煤上浮,导致精煤灰分含量相对升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密度细粒煤对浮选过程的影响,将不同密度细粒煤泥以不同的配比掺入到粗粒煤中进行试验。利用浮选入料和重选精煤作为试验煤样,用重选精煤制备粗粒煤泥和低密度细粒煤泥,利用有机重液,通过浮沉试验将浮选入料样制备成不同密度的细粒煤。在不同的掺配比例下,首先进行了最佳药剂量试验,然后以最佳药剂量对不同的浮选入料进行浮选速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密度细粒煤对浮选影响不是很明显;中密度细粒煤存在时,对粗粒煤浮选速度的影响不如低密度细粒煤明显;高密度细粒煤会通过夹带作用,大幅度降低浮选精煤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 表面活化剂能提高精煤颗粒表面对油类捕收剂的吸附作用,因此能够提高精煤产率。多数煤只用一种起泡剂就可浮选,这是由于煤本身具有疏水性所致。当浮选年青煤种或氧化煤时,经常需要添加捕收剂如烃油等。此外,还有甲酚、甲笨酸和松油等。多数商业性的浮选剂既有起泡性能也有捕收性能,而在精选过程中,另一些浮选剂不是具有活化作用就是具有抑制作用。通常认为煤的可浮性取决于矿物颗粒表面可浮与不可浮化学成分的比例。可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采用常规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时弱粘煤浮选效果较差的问题,对弱粘煤的结构特性和磁化技术在浮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采用磁化技术提高弱粘煤可浮性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磁化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磁化后,弱粘煤与水之间的接触角增加,煤粒的疏水性提高,精煤产率提高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在浮选精煤灰分符合要求的条件下,以GB4757中浮选速度试验所确定的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E_j值,作为评价我国煤炭可浮性的依据,并将可浮性划分为极易浮、易浮、中等可浮、难浮和极难浮等5个等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十个选煤厂浮选入料与原生煤泥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浮选试验对比,探讨了选煤厂浮选入料与原生煤泥可浮性差异。指出浮选入料的可浮性、浮选工艺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优于原生煤泥,在精煤产率大致相同时,精煤灰分较原生煤泥低0.2~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张晓燕 《煤》2019,(11):95-97
为了提高矿物可浮性,改善细粒煤分选效果,选择粒度为0.5 mm以下的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以及窄粒级浮选动力学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叶轮转速对不同密度级细粒煤浮选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煤样的浮选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叶轮转速对不同密度级细粒煤的浮选速率常数影响较大;叶轮转速增加,煤样的精煤产率及可燃体回收率增加,同时灰分也有所上升,叶轮转速太大不利于细粒煤浮选。  相似文献   

10.
以庞庞塔矿选煤厂难浮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浮沉试验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得出其可浮性差的原因是中间密度物含量较高。该煤泥不同程度解离后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煤时间为7 min(平均粒度11.75μm)时,可取得最佳浮选效果,精煤产率达到74.37%,比未经磨煤时提高了6.05个百分点;灰分为9.52%,比未经磨煤时降低了6.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王登月  周杰  王永田 《煤炭工程》2014,46(1):112-114
论文通过Zeta电位和溶液离子的测定以及小浮选试验和自然沉降试验等手段,探讨了六偏磷酸钠在浮选中的降灰效果以及对浮选尾煤沉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浮选中适当添加六偏磷酸钠,能使浮选精煤灰分适量降低并同时提高浮选精煤的产率。但随着六偏磷酸钠的添加,浮选尾煤水质硬度变小,细泥颗粒表面电负性增强,导致尾煤沉降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远洗煤厂入洗原煤煤泥细泥含量高、浮选采用一次粗选流程精煤灰分高的现实情况,为有效解决极细难浮煤泥浮选问题,对入浮煤泥从粒度、密度和可浮性方面进行了煤质分析,并进行了脱泥浮选方案和二次浮选方案的实验室试验研究和比对,提出了煤泥二次浮选的工艺改造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大远洗煤厂采用二次浮选工艺,可有效解决和改善极细难浮煤泥分选和浮选精煤脱水的问题,稳定精煤产品质量,精煤产率可提高1.90个百分点,每年可多回收精煤1.33万t,年可新增经济效益432万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杨晓晶 《煤炭工程》2023,(8):165-169
针对孝义市难选煤泥表面官能团多、可浮性差、产率低和浮选药剂消耗量大等问题,研发了新型捕收剂B-H,并采用两因素多水平浮选试验分别探究了传统捕收剂柴油、新型捕收剂B-H与起泡剂仲辛醇的最佳药剂用量,并对最佳药剂用量做了煤泥可浮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浮选精煤灰分15%左右时,B-H捕收剂最佳药剂用量为700 g/t、仲辛醇用量为250 g/t,浮选精煤产率为80.42%;柴油捕收剂最佳药剂用量为1100 g/t、仲辛醇用量为250 g/t,浮选精煤产率为50.76%。新型捕收剂B-H相比较常规捕收剂柴油,精煤产率提高了30%左右,浮选完善度提高了18%左右,提升了煤泥可浮性,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开滦矿区高灰难选煤泥浮选精煤灰分高、产率低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天然可浮性、实际可浮性分析及浮选速度试验,并对浮选产品进行了粒度组成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天然可浮性最好的为0.25 ~0.125 mm中间粒级;其次为0.5~0.25 mm和0.125 ~0.074 mm粒级;细粒级(<0.074 mm)天然可浮性差,但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在实际分选过程中可优先吸附药剂,可浮性得到增强,浮选速度变快,因而造成了精煤中高灰细泥夹带.  相似文献   

15.
根据煤泥浮选药剂消耗过高的现状,通过分步释放试验分析煤泥的性质,了解煤泥中不同可浮性物料的数、质量的分布规律;并通过煤泥浮选的优化试验,确定浮选过程中的最佳药剂制度,从而提高浮选精煤的回收率,减少尾煤的排放量,提高尾煤的灰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建议煤炭的可浮性评定采用实验室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结果作为依据以取代浮选速度试验,提出浮选精煤灰分邻近物产率的概念,初步探讨能否将其作为评定煤炭可浮性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张鸿波  肖建立 《煤炭技术》2001,20(10):31-32
根据新兴选煤厂煤泥浮选药剂消耗过高的现状 ,通过分步释放试验分析煤泥的性质 ,了解煤泥中不同可浮性物料的数、质量的分布规律 ;并通过煤泥浮选的优化试验 ,确定浮选过程中的最佳药剂制度 ,从而提高浮选精煤的回收率 ,减少尾煤的排放量 ,提高尾煤的灰分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强度调浆对高灰细粒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以高灰细粒煤含量较高的炼焦配煤入浮煤泥为研究对象,在粒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接触角试验、煤泥浮选试验等,对高强度调浆时的煤泥浮选效果、不同调浆强度下各粒级浮选精煤灰分组成及强调浆作用下煤泥疏水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调浆通过提升微细粒与药剂间的碰撞概率增大了低灰细粒级煤泥接触角,促进了浮选过程中低灰细粒级煤泥的上浮,同时能抑制高灰细粒煤泥的非选择性上浮,从而提高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降低浮选精煤灰分,提升浮选效率。该研究可为高灰细粒煤泥浮选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尧 《江西煤炭科技》2022,(1):242-244+248
针对东曲矿选煤厂浮选精煤灰分过高、产品不稳定的问题,浮选试验采用现场浮选入料、调节浮选参数与现场一致,通过改变抑制剂种类、用量进行浮选试验,并且将浮选尾煤进行接触角、红外光谱表征;表征结果说明抑制剂的添加能够增强浮选尾煤亲水性,浮选试验结果说明最佳药剂制度为:以单宁酸为抑制剂,药剂用量为500 g/t时,浮选精煤灰分降低至9.21%,产率为58%。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太西无烟煤氧化后可浮性下降,浮选效果差,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以太西氧化无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内外浮选药剂、机械力表面氧化层剥离改性的方法,进行试验探索。试验结果表明,改变药剂对于浮选效果改善不大,而机械力表面氧化层剥离改性方法则可明显改善氧化煤的可浮选性,使精煤产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