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兖州矿区开采沉陷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经彻  高延法 《煤炭学报》1997,22(3):248-252
为控制地表沉陷量,实现农田保护和建筑物下开采,对兖州矿区进行了覆岩高压注浆减沉实验,研究了覆岩与地表移动规律;提出了地表下沉盆地“分割”离层带与冒落带全面注浆,拱基参数控制,注浆材料,农田保护等5项地表沉陷控制综合方案。  相似文献   

2.
深井条带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  闫勇  党红蔻 《煤炭科学技术》2011,39(10):108-111
为掌握煤炭深部开采带来的地表沉陷规律,根据矿区实情并参考以往设站参数建立区域观测站。通过4年多连续不间断的监测,拟合出该矿区地表下沉曲线及水平移动曲线,求出概率积分法所需各种移动变形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深部开采时的基岩厚度增大,影响地表移动变形的因素多,地表沉陷在倾向上最大影响范围超过700 m,相应的盆地边缘移动变形值小。条带开采地表下沉比较平缓,没形成大的沉陷盆地,一次采全高情况下地表沉陷值相对较大,地面出现了塌陷区。采全高与条带开采的边界角相差不大,相同的开采影响范围内,条带开采下沉值较小,地表下沉盆地相对平缓。  相似文献   

3.
黄祥嘉  滕伟福  徐光黎  梅涛 《西部探矿工程》2004,16(12):211-212,216
杨家坪辖区内煤矿资源十分丰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村开始出现裂缝、地面塌陷等灾害,且呈加剧之势。对该村地面沉陷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对沉陷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较符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GPS对兴隆庄煤矿铁路观测站进行开采沉陷观测的实际应用,提出了GPS进行沉陷观测的定位模式,分析了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并通过与常规测量方法观测成果的比较,说明GPS进行开采沉陷观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浅谈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天生 《河北煤炭》2010,(4):42-42,47
针对煤矿开采对矿区地表破坏的影响,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合理应用采煤方法和工艺,来防治和控制开采沉陷。  相似文献   

6.
开采沉陷模拟计算中的层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喀中  马伟民 《矿山测量》1996,(4):39-44,30
基于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了层面的力学效应,获得了层面切向刚度、法向刚度、层面位置及层面上、下岩性对岩层及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在不调整岩体参数的条件下,用考虑层面滑移的有限元进行了地表移动的计算一实测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7.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w method that is introduced into prediction of subsidence using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 with acoustic logging and density logg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acoustic logging, the real and complex rock beds are divided into a set of different bed groups and the equivalent mechanical model is to be built. Based on the modern control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input data (convergence or settlement of the roof) and the output data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system, the static parameters of equivalent rock beds can be derived from back calculation using the optimum method. Then th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ynamic and static parameters can be built. So the prediction of rock and ground movements for other areas in the same district can be done, when using t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coustic logging data and density logging data in situ.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关闭矿井数量多范围广,矿井关闭后,停止排水,地下水位上升,受地下水影响,覆岩及地表将再次沉陷,危及关闭矿井上方和周边建构筑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安全及建设场地稳定性,研究关闭矿井覆岩与地表次生沉陷机理、规律、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在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徐州东西部矿区关闭矿井地面次生沉陷监测实践,系统回顾和分析了关闭矿井地面次生沉陷监测方法、形成机理、时空分布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首先,对比研究了常规地面变形监测方法和航天航空测量方法的优缺点,重点总结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应用于关闭矿井地表沉陷监测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国内外大量实测资料,分析总结了关闭矿井覆岩及地表次生沉陷形成机理及时空演化规律,得到了覆岩及地表下沉的主要诱因为采动破裂岩体、覆岩结构及煤(岩)柱在地下水作用下的变形或失稳;覆岩与地表上升的主要诱因为:随着地下水位升高,作用在采动破裂岩体、第四系松散层内的孔隙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使其产生弹性恢复变形,膨胀岩体遇水膨胀也可能导致覆岩及地表上升;关闭矿井次生沉陷在时间上可分为5个阶段:(1)初期稳定阶...  相似文献   

10.
11.
对矿井开采导致地表沉陷及其对地表建(构)筑物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沉陷数图处理与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少华  朱涛 《煤炭工程师》1997,(4):20-21,38
详细论述了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沉陷数据图处理与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以及数据,图形,文字等信息之间的关系和信息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陵矿区开采已有30年的历史,随着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及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表移动规律在不同的位置进行的细微的变化,本次研究通过对黄陵矿区1号煤矿、双龙煤矿在地表开采沉陷中做过的工作进行总结,优化参数,为保护煤柱的留设及临河开采的安全性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合理的留设煤柱不仅增强矿井的安全开采性,更有力的提高了矿井煤炭资源的回收率,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5.
开采沉陷预计概率积分法动态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在极不充分采动或不充分采动时概率积分法预计结果与实测结果不符的问题,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观测站观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下沉纱数和水平移动系数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6.
17.
开采沉陷影响边界(沉陷边界)是地表建(构)筑物损害鉴定的重要依据。 传统沉陷边界划定方法大都 依赖于矿区地面实测沉降或地下开采进度等资料,对于缺乏地表实测资料的矿区则难以采用传统方法划定沉陷边 界。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可通过存档的 SAR 影像“回溯”矿区高空间分辨率历史变形信息,为不依赖 矿区实测资料的沉陷边界划定提供了新契机。 然而现有的 InSAR 沉陷边界划定方法通常以忽略地表东西向和南北 方向水平移动的矿区 InSAR 沉降为基础,采用下沉 1 cm 等值线作为阈值划定沉陷边界。 该方法未顾及 InSAR 观测误 差差异,导致其划定的沉陷边界可靠性不高,容易“误导”开采损害鉴定。 为克服该局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 InSAR 技术的开采沉陷影响边界划定方法。 首先,仅忽略 InSAR 不敏感的南北向水平移动分量,通过融合升降轨 InSAR 观测值获取矿区历史沉降,提高 InSAR 沉降监测精度;其次,以非形变区监测值为样本自适应评估 InSAR 开采沉陷估 计值的整体精度;然后以不同的置信区间为指标选取等值线阈值,并据此划定矿区沉陷边界;最后通过模拟试验和唐 山某矿区的真实数据试验进行了方法验证。 试验结果表明:以 99%置信区间(约 2. 58 倍 InSAR 沉降标准差)为阈值 划定的 InSAR 沉陷边界与参考边界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8.
浅谈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邢智军 《矿业快报》2006,25(9):54-55
针对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地表破坏的影响,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根据各个矿区应用的采矿方法和工艺,提出了防治和控制开采沉陷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作者根据淮南矿区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的研究与实践,对矿区内不同地质及开采条件下的地表沉陷,划分了四种盆地类型,并选用不同的数字模型表述,由机助绘图绘制了矿区三大片的地表沉陷趋势测图:对地表沉陷引起的对淮河堤坝、国家铁路、建筑物、地下管路与输电线路等的损害进行了阐述,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变化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提出了含预防措施和综合治理二个方面的地表沉陷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宿建民 《煤炭技术》2008,27(6):154-155
通过沉陷区对矿区环境、地表破坏的影响,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经过对其预防及治理技术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降低沉陷区的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