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颗粒阻尼用于鼓式制动器减振降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颗粒阻尼用于鼓式制动器减振降噪的可行性,并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某鼓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在考虑摩擦衬片和制动鼓之间摩擦接触的情况下,计算了当制动鼓周缘具有填装颗粒的孔洞时在制动工况下制动鼓的应力状况.向制动鼓周缘的孔洞填充不同材料、不同填充比的颗粒,通过试验获得静态下制动鼓模态阻尼比随颗粒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器可有效提高制动鼓的模态阻尼比,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研究了颗粒直径的大小对颗粒阻尼器减振性能的影响。搭建了简支梁试验装置,将颗粒阻尼器安装在简支粱上,通过激振器给简支梁不同频率的正弦激振力,用加速度传感器测出了简支梁在不同频率振动下的加速度幅值。试验结果表明:在一阶固有频率时,颗粒阻尼器最大减振效果可以达到50.00%,但也会加剧振动;在其他频率时,最大减振效果可达到94.74%,也会加剧振动;颗粒阻尼器都对高频振动减振效果好。这为颗粒阻尼器减振机理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由行驶车辆冲击造成窨井盖周边路面的松散破坏,会影响交通安全和增加道路维护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颗粒阻尼器的减振型窨井盖,研究了该新型窨井盖的冲击减振特性。首先设计出带有颗粒阻尼器的新型窨井盖结构;其次理论探讨了新型窨井盖的结构耗能机理和影响参数;最后通过实验来研究新型窨井盖的冲击减振特性。结果表明带有颗粒阻尼器的窨井盖具有较好的冲击减振特性,颗粒阻尼器的阻振体尺寸、颗粒大小和填充率对窨井盖的冲击减振特性都有较大的影响,这为新型减振窨井盖的进一步优化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有益指导,同时也为延长路面破损周期和降低道路维护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典型连接形式长叶片的围带阻尼减振特性进行理论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典型结构连接形式长叶片进行瞬态显示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外载荷所做功、摩擦力消耗功等动力学特性,并定义了摩擦阻尼减振量化因子,给出围带摩擦阻尼特性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典型结构连接形式长叶片阻尼减振特性,通过分析比较,围带长叶片的减振效果较好,自由叶片没有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参数对颗粒阻尼器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和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了悬臂梁安装颗粒阻尼器后的联合仿真模型,计算得到了阶跃激励下不同参数的颗粒阻尼器对悬臂梁的自由振动控制效果;采用时域衰减法和半功率带宽法得到了悬臂梁前两阶模态阻尼比的变化情况,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利用联合仿真方法来对颗粒阻尼器进行仿真研究是可行的,并且该方法考虑了颗粒阻尼器与受控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受控结构的柔性变形情况,能较好地模拟出颗粒的运动以及受控结构的实际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7.
平板叶片型线设计及叶片造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先俊  李志明 《风机技术》2002,(1):15-17,52
对平板叶片型线的数学表示作了探讨,并利用Pro/E的曲面功能进行平板叶片造型。  相似文献   

8.
赵永成  马飞  闫长罡  黄宏彪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21):1827-1829,1855
在精镗孔加工中采用挤压液膜阻尼技术,静态激振试验,动态试验和现场切削试验的结果表明,挤压液膜阻尼器在精镗孔加工中能够明显改善加工条件,提高精密孔加工质量。同时,通过试验确定了精镗孔挤压液膜阻尼器部分结构参数,为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柔性带状颗粒阻尼器及其减振机制,为工程设计中的减少振动和降低噪声提供了有效途径.根据在振动控制领域利用外加耗能装置以耗散结构振动能量的设想,讨论了柔性带状颗粒阻尼器的构成并通过桁架模型的减振试验,验证了柔性带状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得出颗粒阻尼技术及柔性带状颗粒阻尼器是一种具有较大研究和开发空间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型阻塞性活塞式颗粒阻尼器,建立该颗粒阻尼器阻尼力理论模型,并运用LMS Test. Lab软件进行实验,研究颗粒尺寸、激振频率及初始载荷对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验证所建立的理论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随着初始载荷的增加,阻尼器的阻尼力单调递增;粒径为0. 7 mm的颗粒在高频激励下减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均匀化理论提出了一种周期开孔约束阻尼板的有限元建模方法,以提高动力学分析的计算效率.采用8节点实体单元建立粘弹性阻尼胞元的有限元模型,基于均匀化理论对粘弹性阻尼胞元的等效特性进行分析,得到均匀化本构矩阵.通过均匀化分析,周期开孔的粘弹性阻尼层可视为横观各向同性均匀材料,基于此建立周期开孔约束阻尼板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粘弹性阻尼层的剪切模量、粘弹性阻尼层的厚度和开孔率对结构阻尼特性的影响,为周期开孔约束阻尼板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船用钢板多点成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多点简易模具对不同材料、厚度的各种规格船用钢板多点冷成形过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船用钢板能够通过多点冷成形的方式成形;船用钢板在多点成形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为压痕和起皱;船用高强钢板比低强度钢板更容易产生褶皱缺陷。在钢板上面加垫聚氨脂弹性垫,在钢板下面加垫B级钢板可有效抑制压痕及起皱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颗粒阻尼器损耗因子外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溧  唐喆  徐贤  杨啟梁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5):2005-2009
对稳态能量流法测量阻尼损耗因子的原理进行了推导,采用稳态能量流法对某型颗粒阻尼器的阻尼损耗因子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粘贴有该颗粒阻尼器的钢板进行了振动仿真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验证了稳态能量流法测量损耗因子方法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颗粒阻尼器的阻尼损耗因子随加速度变化呈现明显的“分段表征”特性,随频率变化呈现明显的“山脊”特性。对颗粒阻尼器表现出该特性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颗粒阻尼的回归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回归设计的方法对颗粒阻尼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建立了其减振特性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回归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得到颗粒阻尼减振特性与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非线性优化的方法对颗粒阻尼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衬板用铸态Fe-24Mn-7Al-1C耐磨钢的应变硬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衬板用新型铸态轻质Fe-24Mn-7Al-1C耐磨钢进行准静态条件下不同变形量的压缩试验,分析应变硬化行为,揭示出该铸态耐磨钢的加工硬化机理。根据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和对数真应力-对数真应变曲线分析压缩变形特征;并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不同应变量的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形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屈服阶段的加工硬化曲表现出双加工硬化指数行为;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时既未发现形变诱发马氏体存在,也没有发现位错胞和形变孪晶,变形后仍为奥氏体单相组织;在不同变形量变形后的奥氏体显微组织中依次可以观察到位错堆积(1%)、高密度位错墙(5%)、泰勒晶格(10%)、具有高密度位错的畴界(20%)和微带(50%),说明轻质Fe-24Mn-7Al-C耐磨钢钢微观变形机理是平面滑移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减振刀具,并建立了减振刀杆的力学模型。在减振刀杆空腔内添加颗粒,并进行锤击及切削试验。得到以下结论:(1)刀杆空腔中添加颗粒后,刀杆的减振效果明显;(2)填充率相同时,密度较大的颗粒会产生较好的减振效果;(3)填充率与减振效果有着很大关系,在填充量为70%左右时减振效果最好;(4)刀杆中添加混合颗粒的减振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在铸钢表面制备铸铁复合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光廷  郭慧华  王一三  黄文 《机械》1999,26(1):40-42
应用铸渗技术,在铸钢表面生成厚度为5mm的铸铁层,该铸铁层由表向里的石墨形态分布为片状石墨、粒状石墨到球状石墨。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小阻尼板质量并提高减振性能,研究了结构动力学优化技术。构建了以移动常数与模态损耗因子差值为目标、阻尼层单元密度为拓扑变量、阻尼层体积用量及振动模态频率为约束的阻尼板优化模型。利用序列凸规划法构造目标函数的凸性逼近式,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解算逼近函数,以获取全局优化的阻尼层布局。利用模态损耗因子与模态应变能的本构关系推导目标函数关于拓扑设计变量的灵敏度,基于K-T条件构造拓扑变量迭代式。引入双线性插值函数惩罚拓扑变量并使其值聚集于0或1,编写并实现了悬臂阻尼板优化程序。当阻尼层体积用量控制在50%时,1阶模态损耗因子增大52.29%,灰度单元占比1.78%。阻尼板谐响应分析表明优化构形具良好减振特性。双线性插值优化既能充分发挥阻尼层的耗能效力又可大幅减少灰度阻尼单元数。  相似文献   

19.
基于碰撞理论的颗粒阻尼计算模型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由自由空腔梁为研究对象,填充阻尼性能好、密度小的粘弹性颗粒。从碰撞力学的角度来建立颗粒单元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并计算损耗因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采用随机激励,并通过大量的试验进一步对颗粒阻尼的减振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恒明 《工具技术》2019,53(11):26-29
构建了内置多段分层式颗粒阻尼器,改进了颗粒阻尼镗刀结构。在试验条件恒定的情况下,通过锤击试验对比分层式与整体式颗粒阻尼镗刀的阻尼效应,并利用切削试验比较相应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颗粒阻尼器层数的增大,镗刀的减振性先增强后减弱;三层式颗粒阻尼镗刀的抑振性最佳,其阻尼比达到了5.28%,较整体式提高了20.83%,且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R_a值为1.392μm,较整体式减小22.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