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包头铁矿的冶炼特性及由于矿石含氟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起见,我所于1955年11月筹建了有效容积约为1米~3的实验高炉一座及全部附属设备。1955年11月30日至12月8日及12月20日至12月24日进行了二次试炉。经过设备上的改进后,于1956年1月20日至2月11日及4月23日至5月29日进行了二次冶炼试验,获得设计上所要求的的主要数据后停炉。在实验高炉冶炼试验期间并进行了4次物质平衡的试验。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的氟进入炉渣中,进入炉尘中的氟石多,而高炉煤气中的氟极低.  相似文献   

2.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1M~3实验高炉冶炼包头铁矿时所取得的煤气、炉尘和炉料样品的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指出,氟在炉顶煤气中绝大部分系以氟化氢的形态存在。从热力学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得知煤气中的氟化氢与炉料中石灰或石灰石之间的化学反应接近平衡。由于石灰或石灰石对氟化氢的吸收作用,在正常高炉操作条件下,炉顶煤气的含氟量仅约3—13毫克/立方米。因此,可以预料由于矿石含氟而引起的一系列高炉冶炼上的问题,均可以较顺利地获得解决。另外,我们对炉内各平面边缘煤气中含氟量变化的规律,以及氟进入炉尘的机理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次对高炉内氟的变化的研究,系在石景山钢铁厂内11M~3高炉上进行,试验结果证实了前一文中关于1M~3实验高炉内氟变化情况的结论,即煤气中氟与石灰或石灰石间接近平衡,而与温度的分布有很大关系。本次度验取得炉料样品较多,因此对氟从矿石中和熔渣中的挥发机理有所阐明,而对氟在高炉内的变化获得了较为完整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11M~3高炉冶炼包头铁矿时炉料样品包括矿石、初渣、终渣的岩相分析及初渣的化学分析结果,并结合温度测定数据,画出了高炉中等温线及各区域的分市情况,以及各区域炉料中的矿物组成。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讨论了冶炼包头铁矿时的初渣形成机理,并指出初渣的性质与一般酸性铁矿不同,此点对高炉的顺行有利。  相似文献   

5.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含氟高炉型熔渣的的粘度、熔化性和脱疏力的研究结果。所用熔渣包括坩埚冶炼渣与合成渣,含氟化钙最高达40.7%。试验数据指出氟能显著地降低熔渣的粘度与熔化温度,但对硫在渣、铁间的平衡分配影响较小。因此作为初步估计,在计算硷度时可以将氟化钙视为中性。根据本文试验结果,我们从熔渣的离子结构观点讨论了氟影响熔渣性质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1M~3实验高炉冶炼包头铁矿时所取得的煤气、炉尘和炉料样品的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指出,氟在炉顶煤气中绝大部分系以氟化氢的形态存在。从热力学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得知煤气中的氟化氢与炉料中石灰或石灰石之间的化学反应接近平衡。由于石灰或石灰石对氟化氢的吸收作用,在正常高炉操作条件下,炉顶煤气的含氟量仅约3—13毫克/立方米。因此,可以预料由于矿石含氟而引起的一系列高炉冶炼上的问题,均可以较顺利地获得解决。另外,我们对炉内各平面边缘煤气中含氟量变化的规律,以及氟进入炉尘的机理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邹元爔 《金属学报》1957,2(1):19-30
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结果,导出了一个计算校正的SiO_2分子分数N′_(SiO_2)的公式。依此式及CaO-SiO_2二元系中logα_(SiO_2)与N_(SiO_2)的关系可以求得液态高炉型熔渣内SiO_2的活度。然后分析了本系列前一文内所提到的122组高炉渣、铁数据,将[%Si]~(1/2)/(α_(SiO_2))~(1/2)与(%S)/[%S]及[%Mn]/(%MnO)分别画成曲线。从曲线的形状得知矽还原度与脱硫及锰还原度间有着平行的关系,但不论矽-硫或矽-锰反应都没有在高炉炉缸内达到平衡。矽-碳反应即矽的还原反应在碱度较高时可能在高炉炉缸内接近平衡。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白刚玉冶炼的经济技术指标,需在冶炼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氟化铝,致使冶炼烟气含氟量严重超标。本文比较了各种吸附方法,提出采用稀相输送床作为吸附设备,新鲜氧化铝为吸附剂进行干法吸附除氟。作者用排烟管代替输送床,使净化流程大大简化。新鲜氧化铝加入比取20~30g/Nm^3(净化1立方米烟气所需氧化铝量)。试验用电炉容量1250kVA,冶炼时间42小时。经二十炉次试验表明,排放烟气中的氟净化率达93%,粉尘净化率达99.67%。此项技术对于磨料磨具行业绿色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高炉处于低燃料比时的各种现象,日本钢管公司于1981年9—11月间在福山3高炉上进行了大型高炉的极低燃料比试验。该炉容积3223米~3,75年1月投产,试验时炉役已处于中后期。试验中采取以下措施以降低燃料比:1.改善原料条件:炉料中烧结矿比从83%增至97%,提高了烧结矿的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10.
炉喉钢砖是冶金工业中高炉反应器的重要部件,该产品的质量影响高炉冶炼过程能否长期稳定进行,对高炉冶炼十分重要.通过数值模拟和高炉实际生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炉喉钢砖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炉喉钢砖破坏的原因主要是高温侵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炉喉钢砖底部承受较大的热流,致使底部温度较高,温差较大,持续高温使炉喉钢砖上翘、变形、剥落.通过实际考察破损的炉喉钢砖,证实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证实这种被高炉冶炼所广泛采用的炉喉钢砖存在设计缺陷.因此,在炉喉钢砖的实际浇注过程中,应对其设计参数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同时,也证实了带水冷的炉喉钢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日本钢管公司福山钢厂5号高炉是该厂第五期建设项目,是形成年产粗钢1600万吨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设周期为一年零七个月,于1973年11月8日点火投产。这座高炉是在前四座高炉投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其容积为4617米~3,炉缸直径14.40米,采用了2.5公斤/厘米~2的超高压炉顶设备,日本钢管公司的冷却板和四钟  相似文献   

12.
《连铸》1997,(1)
山西长治钢铁(集团)公司第一炼钢厂3、4号连铸机分别于9月18、20日一次热试成功。4号铸机9月18日第一次开机连拉2炉,9月22日第二次开机连拉8炉。3号铸机9月20日第一次开机连拉2炉,9月24日第二次开机也连拉8炉。此次热试铸坯为150×150mm~2的小方坯。长钢一炼钢3、4号连铸机于1996年1月24日动工兴建。总投资6700余万元,主体设备由邢台冶金机械轧辊设备制造公司制造。两台均为二机二流,铸坯规格为150×  相似文献   

13.
赵喜 《金属世界》2016,(4):33-35
高炉的寿命主要取决于炉缸的工作寿命。5#高炉自2001年10月扩容性改造大修开炉至今,已生产十几年,累计生铁产量已达到25284439 t,单位炉容产铁量达到9725 t/m~3,高炉进入炉役后期生产。由于炉缸电偶温度点损坏,为了安全生产起见,新增加炉缸及炉身冷却壁水温差监测系统。稳定生产的同时严密监测炉缸水温差和热量强度的变化,以及炉缸钢甲电偶温度的变化;通过控制炉内冶炼强度,积极调整送风和装料制度,加强炉内及炉前操作管理,针对原燃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操作思路,积极对炉缸进行维护。目前5#高炉炉役后期生产稳定,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使各项指标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导言 1968年11月13日在Inland钢厂的A号高炉上开始了新的快速水冷风口的大规模试验,以判断其效果。高炉炉缸直径为8.08米,全部是新砌砖的,16个风口由普通风口和快速水冷风口组成。至今的试验情况证实了快速水冷的优越性,新风口比普通风口寿命长,耗水少,从炉内  相似文献   

15.
张定永  高海涛 《轻金属》1992,(12):40-42,15
试验是直接利用块状铝矿石、硅石及碳质还原剂在工业硅炉中冶炼含Al为20%~50%的初始硅铝合金。对于影响试验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和参数进行了探讨。得到了直接用块状原料在工业硅炉中冶炼出含Al为30%左右初始硅铝合金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炉冶炼技术水平的提高,入炉风温的提高,高炉焦比的降低,高炉煤气的发热值降低,直接制约了烧炉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热风炉风温,利用富化煤气提高煤气的发热值迫在眉急。安钢2200m3高炉热风炉富化煤气引射器由于原设计存在技术缺陷,开炉(2005年10月15日)至2007年1月一直无法使用,制约高炉的入炉风温。针对现状对热风炉富化煤气引射器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了技术改造,从而达到提高风温、降低焦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重钢620m~3 3号高炉由于受炉体结构、冶炼强度、炉内工况、材料疲劳因素的影响,3号风口区炉皮在1985年3~4月间连续两次发生炸裂,裂纹沿风口上下延伸达9.5m,宽40mm左右(图1),严重影响了高炉的安全运行。根据裂纹情况确定了修复方案,并对其进行补焊处理。  相似文献   

18.
<正> 二重厂用钢包精炼炉冶炼216产品身管工艺鉴定会,在机电部军工司主持下,于1989年8月29日至30日在二重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33人。该厂生产的216产品身管过去一直采用碱性平炉-酸性平炉双联硅还原法冶炼,氩气保护下注,质量稳定,性能良好。但由于酸性炉受炉体状况限制和耐火材料及炉料影响,生产效  相似文献   

19.
豫宣 《中国有色金属》2012,(22):28-35,38
2012年5月9日至6月3日,短短的26天时间,历史不会忘记,豫光为铜冶炼工艺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验炉为双底吹炼铜开创了崭新的时代!懂得感恩的豫光人,给了实验炉最高的荣誉。  相似文献   

20.
为我国中小型电炉车间的技术改造探索道路,我所自行建成公称容量5吨的 VOD-VAD 精炼炉。本文简单介绍了该装置的设备情况、结构特点及二年来冶炼了226炉的资料分析,说明该设备性能良好,超低碳炼成率达100%,有极好的净化效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可以部分代替真空感应炉、电渣炉及自耗炉,铬的收得率平均98%以上,亦减少了其他合金消耗,电炉冶炼时间及电耗均大幅度降低,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