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创新阶层"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高科技园区主体人群——创新阶层自身的特点及其独特的环境需求,结合建筑环境设计的先进理念,探讨了现代高科技园区环境优化应遵循的原则,期望为我国新一轮高科技园区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总部经济下高科技园区的规划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桦  李钊 《建筑学报》2005,(9):48-49
本文通过对国际上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回顾及国外科技园区的案例分析,并结合近年来在国内的园区设计实践,研究科技园区的创新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3.
海淀自古因湖泊"海子"众多而得名,这里有皇家园林的"三山五园",也有"荷花世界稻花香"的江南景色.中关村创新园就位于这风景秀丽的海淀山后地区.作为中关村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中关村创新园规划设计既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园区设计,又不同于现代的高科技园区设计.规划应在为研究人员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交流空间的同时,注重区域和园区自身良好生态本底的保护,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新开发区的发展已从生产导向型进入到以研发导向型为主的高科技园区。为了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科技园区环境,论文提出了高科技园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方面的具体特点和要求,以及其建筑设计如何适应以研发为目的的产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为高科技产业提供优良的创新与发展环境,世界各地纷纷高科技园区,这给城市规划提供出了一个较新的课题,即:高科技园区如何进行规划与设计。本文通过较为系统的分析方法,提出高科技园区的规划依据与步骤,并且以中关村西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探求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正式学习空间日益成为高校校园空间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高校师生喜爱,成为校园活力场所.文章结合作者参编的《新时代高校优秀校园规划图集》及高校优秀校园空间调研案例,从规划、建筑、景观等层面归纳出相关设计策略,以期为高校非正式学习、交流空间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科技园区的不断跨越式发展,景观品质已然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科技绿洲三期高科技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现状分析、总体规划、分区设计、植物种植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总结了高科技园区的景观规划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可为高科技园区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作为地区经济重要增长点的高科技园区发展迅猛。但各地高科技园区在发展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普遍的问题,例如区域生态的破坏,园区功能较单一,环境缺乏协调统筹等。本文以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为例,通过分析其高效的慢行交通体系、优美的整体环境、开放的交流空间以及园区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的策略,提出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人文关怀三者相结合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式高科技园区的思路,希望可以为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世界科技园区的发展,从而提出科技园区的产生是科技园进行高度优化及新时代企业发展的综合成果。通过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基地的社会背景,用地性质,功能特征以及设计手法和原则,认识到科技园区诣在使信息最快捷的流通,在竞争中达到成果最优化,从而提出信息交流在产业园区中的重要性及特殊性。通过进一步分析信息交流形式与特征,提出将科技孵化的模式作为设计母题,利用其实体化的线形作为该设计的组织轴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现代科技园区发展的特点与需求,以公共交往空问为重点和切入点,并结合佛山国家高新区创新中心的设计,探索现代科技园区及其公共交往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邱麟 《城市建筑》2023,(7):189-194
人们在工作中会产生两种交流形式,一种是基于工作需求产生的正式交流,另一种是基于社会交往产生的非正式交流。在办公建筑中,相较于正式交流,人们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是一种很普遍的、更富随机性的存在。非正式交流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及工作状态,但是,由于这种交流方式没有被广泛重视,以至容纳这种交流方式的空间在办公建筑设计中也容易被忽视。本文以两个实际项目为例展开分析,探讨办公园区中非正式交流空间的范畴、特点及一些设计原则和方法,提供了一些空间设计的思路,同时阐述了办公建筑中非正式交流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孙茜 《中外建筑》2014,(5):91-93
本文通过神州数码成都科技园二期办公楼的设计实践和研究,概括了高科技园区办公建筑的生态环保及空间布局灵活性等特点,指明了现代高科技园区办公建筑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现代高科技园区与传统的科技产业园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原有的环境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需求。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科技园区环境存在的问题,利用"智慧环境"理念以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行性研究,期望为我国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陶亮 《华中建筑》2007,25(7):145-149
软件园是知识经济浪潮中产生的高科技园区的典型代表,创新、生态及人文特质是软件园区的核心精神所在.该文将以南京徐庄软件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初步探讨如何在软件园规划中体现和解析这些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5.
高晓戌 《山西建筑》2008,34(18):22-23
回顾了国外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代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当代高科技园区的规划原则,同时强调要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6.
《世界建筑导报》2006,(8):38-41
设计任务:高环境质量研究开发中心,厂房、实验室和办公室.   有助交流的空间:模数化的设计出力创造出了高质量的建筑空间,容纳着不同研发项目的进展全过程;各种非正式的公共空间促进了在不同研究人员之间,在建筑底层和二层之间,在建筑室内与建筑室外之间,在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的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7.
结合哈工大国际会议中心与MBA(MPA)教育中心这一实际工程项目,总结设计经验,提出设计意匠,为我国现阶段大学科技园区的建筑设计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及规模特征的研究,并且以苏州宝时得机械有限公司总体规划设计项目为例,研究科技园区的创新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科技园区又一重点建设项目——“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规划设计方案”国际招标于2000年10月21日开标。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的方案从其他 五个国内外设计单位报送方案中脱颖而出。专家们认为,该方案功能布局合理,道路骨架清晰,营造了独特的景观环境,充分体现了高科技园区的特色。本刊现刊登该中标实施方案,共同探讨高科技园区规划与设计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黄雪梅  王岳 《规划师》2004,20(1):42-44
重庆环保产业园选址位于高科技开发区北部新区,本规划抓住产业特色,布置绿地系统、环保服务区、环保生产区和环保研发区,并注重设计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空间,充分体现“绿色环保园”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