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磊  陈鹤 《建筑师》2014,(3):120-121
2014年"六一"儿童节央视又亮出颇为动人的话题:"假如你回到童年",这让我联想到2014年5月28日刚推出的《建筑师的童年》及召开的首发座谈会。作为该书的主编,我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沈元勤社长共同主持了首发式。我们在共同的主持辞中表示:"乡愁"是每个人心中最难以释怀的情感。而建筑师的"乡愁"不仅是建筑学人的集体回忆,更折射给社会公众乃至中小学生建筑美的启迪。有意义的是出版座谈会选在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内举行,议题定位在"建筑文化的‘乡愁’记忆"上,  相似文献   

2.
试论建筑师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从人类聚居生活的角度出发,才能理解,由各种房屋组成的群落才是真正的建筑。建筑学是与人类同时产生,同时发展的。它关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吸收各门学科一切有用成果以满足人类居有其所的基本需求。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建筑学的这个特点要求建筑师必须是具有全局眼光的复合型人才。建筑师应关注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建筑师》2008,(6):125-128
2008年11月1-2日,在无锡市规划局与无锡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建筑师》杂志编委会2008年会暨“地域性建筑的创新之路”专题学术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郑时龄院士,彭一刚院士,王建国教授在会上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在第二天的编委会年会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王珮云,天津大学教授彭一刚院士,我刊编委及特邀栏目主持和部分理事,以及黄居正主编,  相似文献   

4.
5.
武昕 《城市建筑》2005,(3):91-92
这本书的创意与前面介绍过的其他几本迥异,它不是让建筑师自述生涯和作品,而是让建筑师谈论对自身成长意义深远的其他建筑师的生涯和作品。这样做的妙处,正如建筑评论大家Paul Goldberger在本书《前言》中指出的那样,在于信与实,坦白和明确。我曾在这个《书评》系列首篇中提到建筑设计“说非是”和“说不清”的情况,这里Goldberger亦有言及。  相似文献   

6.
刘彦 《四川建筑》2003,23(1):75-76
分析了策划建筑师的由来,阐述了策划建筑师的职责,素质和专业的创造性优势以及策划工作内容等。  相似文献   

7.
薛求理 《时代建筑》2002,(5):119-119
2002年5月,联合国发布了由1100名科学家联合调查撰写的《全球环境望》,这份报告勾勒出30年后地球遇到的一系列生态和物种延续危机,人口爆炸,普遍缺水,粮食灾荒,矿藏耗尽。  相似文献   

8.
从我开始接触建筑学,并接受正规的建筑学教育和训练,至今已经十五年过去了。这十五年中,建筑文化、观念和环境在世界范围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不用说在日新月异的中国了。传授建筑学的学校增加了,课程内容和形式更加活  相似文献   

9.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1,(9):138-138
在当今建筑学领域,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理卡多·雷可瑞塔、弗兰克·盖里、贝聿铭、多米尼克·佩罗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大家对他们的建筑作品也都耳熟能详,但是他们作为一位建筑师的成长道路却鲜有人知。1998年,时任东京大学教授的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邀请了当今世界上这6位炙手可热的建筑大师到东京大学和师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畅谈他们年轻时的求学生涯和从业经历,本书即是当时的访谈内容记录(本来还有库哈斯,可惜他因病未能赴约)。  相似文献   

10.
《建筑师》2011,(6):97-97
12月4日。当代建筑师系列”图书编写研讨会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召开。该系列图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策划,旨在向国内外建筑同行推广与引荐当代我国优秀本土建筑师的设计作品、设计思想及理念。系列图书以介绍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为主,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面向海内外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11.
《建筑师》2010,(6):138-138
2010年11月1日上午.UIIA建筑师职业实践研讨会暨《国际建协建筑师职业实践政策推荐导则》首发式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召开。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住宅设施》2014,(2):12-33
在当今的建筑事业大潮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建筑师越来越多的显示出她们的创作激情和想象力.从她们的业绩中.不仅看到旦有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而且令人欣喜地看到她们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创新的精神。她们作为中国女性建筑师的代表.突破性别对自身的束缚.并从女性独特的视角审视建筑.运用女性独特的手法重构建筑.成为现代建筑风潮中独特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3.
《曙光》系2000年2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纪念集,它全面展示1999年UIA北京大会前后历时14载的事件之贡献,在告别21世纪10年代迎来21世纪20年代的重要时刻,以曙光为名,迈步21世纪的20年代意涵深远。它不仅为了2020年7月UIA巴西大会,更为了中国建筑师从阅读开启的文化新崛起。据此我写作本文,是我为21世纪20年代开启撰写的第一文,它敬献中国建筑设计界喜欢阅读的同仁。  相似文献   

14.
《建筑师》2012,(4):110-1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建筑师》杂志前主编杨永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7月30日22时,在北京复兴医院逝世,享年81岁。杨永生同志是一位资深的建筑学编审,他一生热爱出版事业,长期关注中国建筑出版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为促进建筑理论和建筑设计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本人也因此在我国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1979年,杨永生同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及《条例实施细则》,我国将于1997年元月1日起实行注册建筑师制度,为实现这一目标,经历了长达八年艰苦探索。注册建筑师制度是工程设计行业实现“三个转变”,扩大对外开放,走向国际设计大市场的必由之路。这项制度的建立对广大的建筑师及整个工程设计行业都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6.
“前卫”建筑师的“符号思维”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成仁 《新建筑》1997,(3):66-68
透过符号学理论层面,分析了“前卫”建筑师运用符号思维进行理论思考和建筑创作的特点和例证,并据此总结了运用符号思维进行城市设计的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7.
《建筑》2005,(1):51-51
中国建筑作品及建筑师人才辈出.由《建筑创作》杂志社倾力策划及编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耗巨资予以全力打造的《中国建筑100》向人们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建成的现代建筑作品.使国内外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的建筑创作.并进而认知从事创作的中国建筑师的群体。  相似文献   

18.
《安徽建筑》2020,(2):174-175
建筑法规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在今后执业资格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为了与社会需求接轨,探索以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对建筑学专业开设的建筑法规课程的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持续学习,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易介中 《现代装饰》2010,(11):122-123
中国建筑没有问题,没有任何问题 有些人总是对我们的建筑吹毛求疵,我觉得很奇怪。因为建筑是从十地上慢慢生长起来的,是一个社会的结晶,你觉得我们的房子盖得比国外的房子差,那是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它还能是什么样子呢?它既没有往前跑一步,也没有往后退一步。  相似文献   

20.
王衍 《时代建筑》2007,(3):53-53
2005年,ABBS上一位网名TOPIC的建筑学老师在他的教学帖“丑陋的建筑师”中发言.在阐述了许多导致现在的学生浮躁的表象和原因以后.肯定了建筑学的基础训练对学生的重要性.扎实的基础才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地从头做起.最终成为适应职业实践的建筑师。同时.TOPIC认为基础训练最重要的就是手绘表达能力.到了中高年级.就是电脑建模能力换言之,TOPIC认为.手绘功夫决定了建筑师的形式感.空间感等.并且认为这些能力是作为建筑师的基本能力.并适用于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