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氧化锑与三氧化二锑的阻燃应用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氯氧化锑(SbOCl,Sb4O5Cl2)的阻燃性能优异,为推广其工业应用,研究了氯氧化锑在不同材料中的阻燃性能及相关性能,并与常用的Sb2O3性能进行了比较。在软质PVC,PE,PP和ABS等高聚物中,与含Cl和Br的化合物配合使用,SbOCl和Sb4O5Cl2的协同阻燃性能都优于超细Sb2O3,且SbOCl的阻燃性能最优。添加Sb4O5Cl2时,材料的发烟量比添加超细Sb2O3的少。研究结果表明:与添加Sb2O3的PVC薄膜透光率相比,添加SbOCl的PVC薄膜透光率要高1.0-1.2倍,添加Sb4O5Cl2的要高出0.3-0.5倍;SbOCl和Sb4O5Cl2晶体的拆光率分别为1.69和1.74,表明阻燃剂的折光率与高聚物的折光率越接近,其对高聚物的透光率的影响就越小;用SbOCl和Sb4O5Cl2代替超细Sb2O3后,70℃绝缘阻燃PVC电缆料制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GB8815-88,表明SbOCl和Sb4O5Cl2可以替代超细Sb2O3作为该PVC电缆料中的阻燃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把氯化铵和氧化锑按合理比例复合配成添加型阻燃剂(简称复合阻燃剂)加入到聚乙烯(PE)中,经过混炼、挤出造粒、加工成型,生产的阻燃聚乙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当复合阻燃剂用量达到30%时.氧指数(OI)超过28.  相似文献   

3.
Sb4O5Cl2阻燃助剂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氯氧化锑Sb4O5Cl2同卤素配合,具有优异的阻燃协效性能。与三氧化二锑、锑酸钠等相比,它还能降低彩色塑料中的色料用量,对高聚物的透明性影响较小。直接以含锑复杂矿的氯化浸出液为原料,经还原后水解,再进一步除杂,从而制得高纯度、高白度的微细Sb4O5Cl2。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水解搅拌速度可显著减小产品的粒径;混合溶液A(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混合物)对水解产物有显著的除杂效果,能提高Sb4O5Cl2的 白度,细化粉末,增强产品的光稳定性;经除杂处理后的微细粉末,平均粒径为4.35μm,白度为96.0,纯度为99.85%,产物颗粒为椭球形;本工艺简便易行,生产Sb4O5Cl2的成本比生产三氧化二锑、锑酸钠的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3-溴-4-羟基苯甲醛的纯度测定为例,介绍了用氧弹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卤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3-溴-4-羟基苯甲醛的纯度测定为例,介绍了用氧弹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卤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以卤素化合物为第三组分对NdCl3·nTBP/MgCl2-Al(i-Bu)3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卤素化合物的活性顺序为Al2(i-Bu)3Cl3≈ClCH2—CH=CH2>Si(CH3)2Cl2>AlEt2Cl>TiCl4;以Al2(i-Bu)3Cl2或ClCH2-CH=CH2作第三组分,采用Ip-Al-Nd三元陈化,Cl单加或内添加卤素化合物方式,均可以提高催化活性,聚合转化率在Cl/Nd值为1-6的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经IR和13C-NMR测定表明,除St(CH3)2Cl2外,第三组分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软质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质聚氨酯泡沫因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极限氧指数很低,属易燃品,本文综述了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常用阻燃剂以及新型阻燃技术,由于卤素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气体,所以无卤阻燃技术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采用纳米技术添加无机粘土是最近无卤阻燃技术研究成果之一,慢回弹聚氨酯泡沫是一种具有减震、降噪、低回弹等新特性的聚氨酯泡沫,本文指出了其阻燃技术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软质聚氨酯泡沫因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极限氧指数很低,属易燃品.本文综述了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常用阻燃剂以及新型阻燃技术.由于卤素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气体,所以无卤阻燃技术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采用纳米技术添加无机粘土是最近无卤阻燃技术研究成果之一.慢回弹聚氨酯泡沫是一种具有减震、降噪、低回弹等新特性的聚氨酯泡沫,本文指出了其阻燃技术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非卤素阻燃剂YRC-1对涤纶窗帘织物进行了阻燃整理,通过对焙烘工艺的改进和交联剂的使用对其耐久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了阻燃整理最佳工艺:阻燃剂质量浓度120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min。采用该阻燃整理工艺的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且使用交联剂也能提高织物的耐久性。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阻燃处理后的涤纶织物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碳层,残炭量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氧化锑(Sb2O3)和3.5水硼酸锌(2ZnO·3B2O3·3.5H2O)作为阻燃剂,协同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对芳纶水刺绝缘布进行阻燃整理。研究不同含量的阻燃剂以及不同配比的复合阻燃剂对芳纶水刺非织造布的燃烧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阻燃效果显著,热稳定性能基本不变,断裂强力随阻燃剂用量先减小后增加,阻燃剂用量不宜过大,以5g/100mL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正交优化法设计和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找到了能够满足耐105℃的聚氯乙烯电缆料阻燃抑烟的最佳配方,其中包括得到了一种专用于PVC的复合阻燃抑烟剂.用该配方制得的低烟阻燃耐热105℃的SPVC电缆料,其性能完全符合GB8815-88,J-1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pH值7.5 ̄8的条件下,研究了疏水絮凝浮选新工艺处理难选细粒氧化锑工业矿石。研究证明,当细粒氧化锑浮选在给矿品位为1.97%,氧化率为87%时,可获得精矿品位为17% ̄19%,回收率为70% ̄74%的氧化锑精矿,这与现在工厂所用摇床选收比较,精矿品位提高了5%,回收率增加约50%。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高强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采用阻燃与涂料染色-浴法。结果表明,当阻燃剂含量为10wt%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织物强度较处理前增加4%以上。  相似文献   

14.
缩合磷酸酯的合成及其阻燃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用三氯化磷法和三氯氧磷法合成了数种标题化合物。用IR光谱和NMR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预期相符。使用标题物配制成添加型复合阻燃剂,对环氧树脂E-44进行了阻燃处理。氧指数测试结果表明:标题物含磷量高,阻燃效果好;溴、磷等元素的协同作用,使其阻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Sb2O3—ZnSn(OH)6—ZnNH4PO4阻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在聚氯乙烯(PVC)中,Sb2O2-ZnSn(OH)6,Sb2O3-ZnNH4PO4,ZnSn(OH)6-ZnNH4PO4二元体系的协同阻燃性能,以及Sb2O3-ZnSn(OH)6-ZnNH4PO4三元系的阻燃性能。采用混料回归实验设计,导出了三元系氧指数与阻燃剂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经计算机计算并绘制出了氧指数等值图。该体系中Sb2O3-ZnSn(OH)6,Sb2O3-ZnNH4PO4复配图  相似文献   

16.
磷-溴体系对聚丙烯阻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自制的复合阻燃剂,经过试验发现磷-溴体系阻燃剂对PP十分有效,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复合阻燃体系中溴系与三氯化三锑的比例保持3∶1为最佳,进而探讨了该体系的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17.
纳米Sb2O3/云母阻燃微粉的制备及其阻燃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氯化锑和片状云母为原料,通过醇解、水解反应,表面活性剂处理,制备了纳米Sb2O3/云母阻燃微粉.用TEM表征了纳米Sb2O3/云母的形貌及其在云母表面的组装行为,利用XRD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氧化锑形态的影响,利用燃烧法研究了纳米Sb2O3/云母复合微粒的阻燃性能,探讨了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当云母的质量分数为5%,煅烧温度为400℃时,制备的纳米Sb2O3/云母纯度较高,阻燃性能优异;Sb2O3均匀地组装在云母上,在组装过程中不易团聚,Sb2O3的平均粒径约为5 nm.纳米Sb2O3/云母和氯化石蜡协同体系的阻燃机理包括自由基捕获机理和物理作用.在高温下纳米Sb2O3与氯化石蜡分解产生的氯化氢反应生成SbCl3,SbCl3在燃烧区内发生分解, 可捕获气相中维持聚合物燃烧链式反应的活泼自由基,使得链反应终止.物理作用包括隔热、隔氧、降低燃烧反应温度等.  相似文献   

18.
纯棉阻燃织物中磷—氮协同效应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一种国产纯棉阻燃剂,对阻燃织物中磷-氮协同效应的一些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并非所有的含氮化合物都有磷-氮协同效应。对有协合能力的含氮化合物来讲,也并非其用量越多协同效应越 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二(1-氯-2羟基丙基)亚磷酸酯阻燃剂的研制方法,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测试了产品的各项理化指标及对PU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该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所得产品对PU材料具有优良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用磷酸和环氧氢丙烷合成透明阻燃不饱和聚酯的最适宜条件:当温度为110-120℃,适当催化剂,逐滴加入环氧氯丙烷,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