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链转移剂调控DMDAAC均聚物分子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工业级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反应单体、甲酸钠或甲醇为链转移剂,选择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得到分子量在800~9000的PDMDAAC.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体系pH值、引发剂用量、还原剂用量和链转移剂用量对聚合产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研究了链转移剂对PDMDAAC分子量的调控作用及其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微量水存在下一步法合成羟基聚硅氧烷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单体,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水作封端剂,在较高温度、排氧加压密闭的条件下,一步合成羟基聚硅氧烷。采用重量法测定转化率,根据聚合机理,导得动力学模型:ee[]ln{1}1[]1[]bkBtAA-=---。在此基础上,探讨温度、催化剂、水量等条件对聚合速率及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到聚合活化能为91.4kJ穖ol-1。研究还发现,反应混合物粘度和聚合物特性粘数随转化率单调递增,这为连续法一步合成羟基硅氧烷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环戊二烯钠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甲苯中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且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发现环戊二烯钠/甲苯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较高的引发活性。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下降;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分子量都增大;发现在0℃和引发剂与单体摩尔比为1/200时,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及聚合物产物粘均分子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丙烯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为单体,采用分散聚合方式合成了聚丙烯酸共聚物,反应以盐水溶液为介质,在稳定剂及其它助剂的作用下,得到的聚合物为水包水的聚合物乳液,平均粒径为几百微米。研究了引发剂、反应时间、盐的用量等对聚合物特性粘数、单体转化率及产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NVF-DADMAC阳离子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N-乙烯基甲酰胺(NVF)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NVF-DADMAC阳离子共聚物。用FTIR和DSC-TG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用胶体滴定法测定了共聚物的阳离子度,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对聚合过程中转化率以及聚合物的阳离子度和特性粘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VF与DADMAC发生了共聚,且该共聚物的热稳定性比NVF的均聚物高,DADMAC的转化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聚乳酸是一种绿色环保高分子材料。以丙交酯为单体,辛酸亚锡为催化剂,N-甲基二乙醇胺为引发剂通过丙交酯的开环聚合法制备了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氨基官能团的双端羟基聚乳酸,然后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作为扩链剂进行溶液扩链反应制备了聚乳酸基聚氨酯,然后再与冰醋酸、碘甲烷、溴乙烷反应,制备了以聚乳酸基聚氨酯为基体的离聚物。并采用特性粘数测定、GPC、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基聚氨酯离聚物的特性粘数高于聚乳酸基聚氨酯,离聚物的热稳定性优于聚乳酸及聚乳酸基聚氨酯。  相似文献   

7.
在5L聚合釜中合成了偏氯乙烯(VDC)-氯乙烯(VC)悬浮共聚树脂,研究了聚合温度、转化率、单体配比和助剂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树脂的分子质量与聚合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其综合活化能为-32.877kJ/mol;聚合物的特性黏数在高转化率阶段基本不变;分子质量随着单体配比中V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分子质量分布也有一定的波动;聚合前加入助剂对共聚树脂的分子质量及分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研究了二甲胺对聚合速度、转化率、高聚物的微观结构、特性粘数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甲胺对微观结构及分子量分布无影响,仅影响转化率及特性粘数;二甲胺的存在,也不改变聚合速度和单体浓度间的一级关系,而出现了“诱导期”。随二甲胺用量的增加,“诱导期”增长。  相似文献   

9.
聚砜酰胺酸和聚砜酰亚胺的微波辐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与均苯四酸二酐(PMDA)为单体进行微波辐射溶液聚合反应,所得的聚酰胺酸进行固相微波辐射亚酰化。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聚合物的特性粘数、转化率的影响,并与热聚合进行比较,用红外及核磁共振的测试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聚酰亚胺的亚酰化度。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不仅能缩短缩聚反应时间,还能提高缩聚物的特性粘数和转化率。固相微波辐射使聚酰胺酸的亚酰化时间缩短,亚酰化度增大。合成的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都具有一定的荧光性能,聚酰亚胺具有一定的磁性。  相似文献   

10.
以茚基钠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四氢呋喃中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与溶剂配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茚基钠/四氢呋喃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下降;当单体用量一定时,溶剂的量越多,聚合反应的转化率越低,而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却越大;反应时间在1 h之内,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粘均分子量都增大;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影响不大,但对聚合产物粘均分子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聚乙醇酸(PGA)通常可通过乙交酯开环聚合和乙醇酸熔融缩聚制得,但乙交酯开环聚合工艺复杂,导致PGA成本高。相较而言,乙醇酸熔融缩聚制备PGA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难以获得中高分子量的PGA。因此,本文基于熔融/固相缩聚路线,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种类与含量、酯化温度、固相缩聚温度等聚合工艺条件对PGA外观形态、特性黏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三氟甲烷磺酸铋对乙醇酸熔融缩聚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优化熔融/固相缩聚条件如下:催化剂含量为0.20%(质量),酯化温度为180℃,熔融缩聚和固相缩聚温度为210℃,固相缩聚时间为12 h。在该熔融缩聚条件下,PGA的最高特性黏度为0.36 dl/g,进一步固相缩聚处理可以将PGA的特性黏度提高到0.59 dl/g。  相似文献   

12.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盐酸盐为单体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其水溶液聚合 ,制得了一种水溶性的阳离子聚合物。研究了聚合条件对聚合物产率及特性粘度的影响 ,并研究了聚合物水溶液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OP-1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1)为混合乳化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考察了产品的转化率、粒径、红外光谱、粘度及其热稳定性并进行了表征.与传统的聚合方法相比,该聚合方法具有乳液粒径小且分布均匀、聚合速度快、所获得的聚合物纯度较高以及合成的聚乳液可以直接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N41丁腈橡胶乳液时,考察了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测定了乳液的粒径、黏度、表面张力和机械稳定性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转化率的升高,乳液的粒径、黏度和表面张力逐渐升高,机械稳定性逐渐降低;当转化率为80%时,乳液的各项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通过熔融共混方法,采用环氧类扩链剂对聚乙醇酸(PGA)进行反应挤出改性,同时添加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来降低熔融加工过程中的热降解。研究了扩链剂与抗氧剂联用对PGA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热稳定性、熔体流变性能以及抗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扩链剂与抗氧剂复配,PGA改性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由原料的44.2 g/10min下降至11.2 g/10min;起始分解温度T-5%(质量剩余95%的温度点)提高22.1℃;熔体黏度提高6倍以上;在提高了熔体强度的同时,改性料热稳定性明显改善,同时抗水解稳定性也有一定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本体聚合过程中比热容、黏度和导热系数等物性参数是影响聚合动力学和体系传热的重要因素.研究了聚合转化率和温度对MMA本体聚合体系密度、比热容、黏度和导热系数的变化,发现随着转化率增大,体系比热容减小,密度、黏度和导热系数增大,并存在黏度发生突变的临界转化率;随着体系温度增大,密度和导热系数减小,比热容和黏度突变对应的临界转化率增大.建立了能描述各物性参数随转化率(聚合物浓度)和温度变化的数学关联式,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建立的各关联式能较好地预测MMA本体聚合中的物性的变化,可为聚合配方及传热的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与苯乙烯(St)共聚物乳液,讨论了单体配比对共聚物乳液的聚合稳定性、转化率、流变性、表面张力、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单体中NPMI含量的增加,NPMI与St混合单体的转化率降低,聚合物乳液的凝胶量增大,聚合稳定性减弱,黏度逐渐增加。所得共聚物乳液粒径为70~80nm,粒径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8.
新水溶液均相法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刚  彭晓宏  李立  陶征宏 《化学与粘合》2006,28(6):394-397,407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与AIBA为复合分段引发剂,在绝热水溶液体系中进行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自由基共聚合。研究了聚合温度、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量、AIBA用量、单体浓度、共聚单体中DAC、AM含量,复合分散剂用量及其HLB值等对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特性黏度的影响。聚合物特性黏度随引发剂用量和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两性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均相制备过程中凝胶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TiCl4/MgCl2-AIEt3体系合成聚1-丁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负载钛体系(简称Ti)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简称Al为助催化剂,加氢汽油为溶剂,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1-丁烯。研究了n(Ti)/n(Bt)、n(Al)/n(Ti)、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转化率、催化效率、聚合物的特性粘数[η]及其全同立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Ti)/n(Bt)增加,转化率和催化效率都不断提高;随n(Al)/n(Ti)增加、反应温度升高,转化率和催化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n(Al)/n(Ti)、n(Ti)/n(Bt)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特性粘数逐渐下降,但其对全同立构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