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国时期,随着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事学术研究的女教师队伍逐渐形成。在学术研究中,她们凭着女性的细心、母爱、诗意和灵气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采:在学术研究中注重细节、融入母性关怀,将诗意和灵气注入学术研究;同时,在医护卫生、人文社会学科甚至在理工学科领域拓宽了大学学科学术研究的领域,有力地促进了近代大学学科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以知识和能力为核心构建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发挥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累积效应,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研究学科开设涵盖不同层次及类型的研究生学位项目。通过基于办学使命构建具有层次性的课程体系,以知识和能力为核心开展课程教学,以及保持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之间的开放与关联,既使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保持一致,也使不同研究生课程体系之间建立联系。总结布里斯托大学教育研究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衔接的经验可以发现,保持不同课程体系之间培养目标的整体性是衔接的前提,坚持本科课程的基础性、开放性与跨学科设计是衔接的基础,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课程评价是衔接的主要载体。这些措施与经验无疑能为中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衔接性设计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1980年,《拜杜法案》颁布后,教师学术创业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运作形式并持续至今。教师参与学术创业后,其角色从学者转变为学术型企业家,原有的学者角色与企业家角色产生了角色冲突。究其原因,主要有学术文化与创业文化不兼容、默顿规范与企业家规范冲突、学者角色与企业家角色的认知差异。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角色认同冲突、整合冲突以及投入冲突三方面。面对教师学术创业中的角色冲突,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过赋能中介组织以缓冲角色矛盾,鼓励跨界协作以增进角色理解,创建角色层次结构以优化角色比重。 相似文献
4.
6.
宋伊冯焱成永军裴晓强冯天佑郭美如董猛魏宁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8):2160-2170
阐述了非蒸散型吸气材料的工作机理,从压制型、多孔烧结型和薄膜型三大类介绍了非蒸散型吸气材料的发展历程,并对各类吸气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压制型合金的机械强度较低、多孔烧结型合金的激活温度较高以及薄膜型合金的吸气容量较低。然后对非蒸散型吸气材料的改性研究进行了概述,改性方法主要有合金化法、表面镀层法以及活性表面最大化法。最后,对非蒸散型吸气材料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指出非蒸散型吸气材料仍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病人非致死性心梗和脑梗一级预防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内分泌科2次以上(住院间隔3个月以上)的40岁至90岁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医院HIS系统查询病人门诊及住院档案,根据患者第一次就诊后1年内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使用组及阿司匹林未使用组,并收集患者第一次就诊时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记录患者实验室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酐、血小板等指标,并记录其就诊过程中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房颤、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等并发症。使用卡方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及第一次使用阿司匹林后5年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结果:4 176例患者中,2 137例为2型糖尿病,417例符合入组条件,其中男性198例,女性219例,阿司匹林使用组为224例,非使用组为193例。与非使用组相比,阿司匹林使用组脑梗死发病率无明显差别(χ2=0.820,P=0.365),非致死性心梗发病率低于阿司匹林非使用组(χ2=10.099,P=0.01),而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非使用组(χ2=5.425,P=0.020)。在阿司匹林使用组的亚组分析中,<60岁的患者比≥60岁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低,风险比为0.428(95%CI:0.255-0.719,P=0.001);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脑梗死发病率较高,风险比为1.574(95%CI:1.018-2.434,P=0.041)。结论:在这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非致死性心梗的发病率,但对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无明显影响,且明显增加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慎重考虑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非致死性脑梗死的潜在获益性。 相似文献
9.
10.
C型刀补需要连续的三段移动指令进行轨迹点的计算,用户CNC程序的执行必须是顺序逐条执行,这就使得在刀补过程中出现非移动程序段时必须对其进行特殊的轨迹点设计.本文对C型刀补在建立、执行、取消时,CNC程序中指定一段非移动指令或连续指定多段非移动指令的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轨迹设计和算法,并且给出实现的流程图,最后把这些方法作了比较,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杨光永吴大飞王林徐天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3,(5):81-84
针对以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作为传动机构的H型运动平台系统位移跟踪控制存在的难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时变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的控制方案。在滑模控制器设计阶段,提出一种新的滑模面幂指数时变方法,以加快系统状态的收敛速度;针对H型运动平台Y向两轴位移同步误差的控制问题,运用同步误差和单轴误差相结合作为控制器输入的方式减小了两轴位移误差。以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时变幂指数方法可提升系统状态的收敛速度,证明了相较于PID控制和一种滑模PID控制方式,采用本文提出的时变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案后,H型运动平台单轴运动误差和双轴同步误差更小、误差波动幅度更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5年12月入组前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30 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治疗,21 d为一个周期。每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用CTCAE4.03版本的标准评价每个周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疾病进展后通过电话随访获取患者的预后数据。结果:纳入研究的6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接受治疗后疗效达到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5例,疾病稳定(SD)21例,疾病进展(PD)27例。该研究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3.81%,疾病控制率(DCR)为57.14%。经过随访预后,63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3.9个月(95%CI:3.1-5.2),中位总生存期(mOS)为9.3个月(95%CI:7.8-10.4)。安全性方面,主要的2级以上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和外周神经毒性,总体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不错的疗效,不良事件可控,有望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前体(pro-BNP)和血压变异性在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抽取86例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血清pro-BNP水平、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结果: 病例组血清pro-BNP水平为(984.63±148.67)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8.44±30.75)ng/L(P<0.01)。两组研究对象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独立于均值的血压变异系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ro-BNP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独立于均值的血压变异系数等呈正相关。死亡组血清pro-BNP水平为(1 326.36±156.85)ng/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910.28±118.4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独立于均值的血压变异系数等血压变异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ro-BNP水平及血压变异性与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与其他临床诊断指标和标记物对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预后诊断。 相似文献